白塔的1至5层为石砌体结构,每层有斗栱、腰檐、平座。而6至9层为砖砌体结构,只有斗栱与叠涩腰檐,无平座。
正是因为上下两部分的材质不同才导致白塔不白,在传统的建塔方式中,石塔通常不会涂色,会保留本来岩石的质地和色彩,所以1-5层的石砌层为石头本来的颜色。
而6-9层的砖砌体结构则用传统的红白彩裱。砖块仿木构的梁、枋、斗栱等部分用红色彩裱,其余为白色,因此远远看上去白塔并不是全白。
为何上下不一致?
其实,古代的塔很多采用砖石混合的材料,因为石料块大且笨重,在古代开凿和砌筑实属不易,而砖材加工更加容易、成本更低、砌筑更方便。所以大多数塔是用石料做塔基、台阶、楼梯等,剩余部分用砖块砌成。
但是,像广安白塔这样1-5层用石料,6-9层用青砖,并且上下采用截然不同的材质、结构、样式、装饰等,在川渝地区宋代及以前的塔中,目前所见为孤例。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特别的情况,有专家学者猜想可能和它登临的方式有关。1-5层的塔内建设为“穿心绕平座式”,一进塔门即是塔梯,塔梯斜着向上穿过塔心,直上直下,随后需要绕到塔外的平座从另一门进入上一层,增加了上人荷载,带来潜在危险。
所以有专家学者认为原设计者可能整体设计为石砌,但是,待建到第五层时,一是发现塔的高度越高,石材的垂直运输越困难;二是可能已发现石砌出挑存在结构隐患,故而上部四层改用砖砌,并且将上行的楼梯改为回廊式,不需要在塔身外部行走,绕塔室向上。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白塔呈现出的两种材质、多种色彩,让它更加独特和宝贵。目前白塔片区正在修建白塔公园,预计2024年2月将会正式亮相,在提升周边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将让这座稀世罕见的宋代宝塔再现昔日光彩、重回大众视野。(广安区微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