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年轻人在火车下铺挂帘子”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网传视频里,一位阿姨拍摄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说年轻人不让70多岁的老人坐下,呼吁网友们给评评理。但大多数网友认为阿姨有倚老卖老、道德绑架之嫌。面对争议,中国铁路12306客服回应称,“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不影响其他旅客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协商好”。
其实“下铺之争”早已有过。媒体去年8月就曾报道过类似事件。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购买到下铺车票时,常有其他铺位乘客坐在自己的床上,自己不喜欢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当时,12306客服回应称,乘客在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
律师也从法律上肯定了下铺旅客的权益。媒体调查后还发现,通过这次事件,不少网友还被种草了卧铺遮光帘。在一些网购平台上,不少相关产品都销量过万。
上游新闻刊发评论称,铁路部门和律师肯定了下铺旅客的权益,但是中、上铺旅客的落座需求也客观存在。在长时间的火车旅途中,大部分车厢中上铺的旅客有4人,但过道仅有两个位置,总有人是站着的。另外,上面的空间也局促,人不可能长期睡在上面或坐在上面。面对“下铺之争”,相关部门也不妨思考如何优化车厢设计,以满足旅客需求。在下铺挂帘子,是对隐私的保护,对边界感的体现。但同时,社会公共设施、交通工具也需要重视和满足旅客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车厢内的管理和服务,增加更多的休息、活动空间,提升卧铺乘车体验,才能真正减少旅客纠纷,防止“下铺之争”再发生。
新华社也援引重庆市委党校教授方旭的观点指出,“‘卧铺挂帘’引热议,本质上是群众出行观念的变化,即更重视个人空间和使用权利,折射出对出行体验的更高期待。我们还应该看到,‘卧铺挂帘’被吐槽背后是双方的权益与诉求,也是老百姓对出行体验的更高期待,但下铺数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公共服务应当看到并尊重这种新趋势,从资源分配的源头上,拿出智慧来解决‘座位’问题,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冯子轩认为,长远来看,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道路交通领域法律法规,加强对旅客的引导,铁路运输企业可结合乘客新需求,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改善运输设施,通过为卧铺乘客提供足够的座位、设置爱心座等方式来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