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巷因明代状元杨慎在此居住修《邛州志》而得名。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载:“杨慎曾于邛州兴贤街置有舍宅。”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祖籍四川新都。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因朝庭“议大礼”事件激怒世宗,被发配云南永昌(今保山市)充军。明代著名文学家,著书400多部诗2000余首,《全蜀艺文志》《云南通史》等是其代表作。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冬杨慎第四次返川,与挚友邛州太守梦德、大邑县令吴兴、邛州举人王葵偕游白鹤山和大邑雾中山,做诗多首。他的《游鹤林寺》诗和《坦上翁传》,曾刻石鹤山祠(今文昌中学内),惜毁。他还应开署邛州的上川南道兵巡陆稳之请,作《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刻石于邛州上川南道署衙前,记述了西蜀宪司整饬兵备,设置东达、叙泸、安绵、松蕃、威茂、建昌六个兵备道的情势,指出上川南道曾在邛州“建节开府”的这段史实。
在邛州寄寓期间,杨慎受知州之请主纂《邛州志》,范宣卿观察新裁,这可能是临邛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开邛崃地方志编志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