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都江堰玉堂街道的二孃,将近九十岁高龄了,不仅腿脚灵便,上下六楼不费劲儿,记性还很好,对年轻时候的往事如数家珍。我最喜欢听她讲故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讲的关于岷江船工的故事。讲到高兴处,二姨还会喊几声号子:“哎……哎着……嘿着……嘿着……兄弟伙啊……加把油啊!嘿着……嘿着……”从她喊号子的神情里,我仿佛看到了她年轻时的模样。
麻溪乡曾经是一个矿产丰富的地方,特别是煤炭。方圆几百里的壮劳动力,都会去麻溪讨生活,或下矿井,或做船工。船工包括舵手、挠手、纤夫。那时候不通公路,从麻溪到灌县(今都江堰市)的路是一条非常难走的羊肠小道,再加上岷江两岸绝壁耸立,到都江堰的平原地带,还需要翻越几十里的陡峭山路,所以煤炭就用船从岷江运到灌县伏龙观的回水沱下船。
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三面悬绝,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但在右侧,却有一个回水沱,正好方便船只停靠。当时岷江上的船只,其实就是漂排(竹筏),但运煤的竹筏造工非常精良,是由一百多根毛竹绑在一起,底部还有三层,上面钉上木板,四周也用竹子绑成半米高的围栏。前面还横着绑一根大的杉木来保持平衡,中间穿进一根长木头作舵杆。一只大船能载十吨煤,边上还要坐十几个人。
掌握舵杆的被称为舵爷,遇到浅滩和转弯的水面,他就会根据弯道的大小和水面的深浅和前面是否有暗石等适时转动舵杆,船便会借着风力水力避过险处顺利抵达灌县。而回程的时候,需要靠纤夫把船一步一步地拉回去。
当时麻溪乡人去灌县,坐船最方便,有熟悉的人和舵爷打个招呼,便可以搭个顺风船。有一年清明节,二孃给大孃送棉花草馍馍。大孃嫁到了灌县城郊,大姨父在伏龙观管着过磅和记账的事儿,和舵爷也很熟。二孃坐舵爷的船下去,舵爷对二孃客客气气的。舵爷是外地人,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头儿。他中等个儿,瘦瘦的,眉毛比较长,眉心还有一颗黑痣,特别好辨认。
拉船的纤夫基本上是外地人,大多是安岳、射洪一带的。王头儿开的船有十几个纤夫,纤绳是用布条做的,很宽,先套在背上,再挎上肩膀。纤夫们背朝着天,脸朝着地,一步一声“嘿着”,一步一把血汗。特别是到了沙金坝那一段,他们的胸脯几乎贴到了卵石上。旁边有树木的话,就一只手抓住树枝,另一只手摁在石头上,在喊号子时,满脸的皱纹裂成大缝,仿佛被他们抓扯过的树枝,都能镶进脸上的“裂缝”里。
后来,岷江河对岸修了公路,用更先进的木船运载着煤炭摆渡到对面,再用汽车进行运输。随着213国道的建成,岷江里的摆渡船逐渐消失。王头儿被安排到灵岩煤矿工作。当时的那架船篷,被我父亲买了下来,经过修补翻盖后,就成了一个家。我从出生后直到十几岁,一直都住在那里。
时至今日,麻溪乡已经变成了风景绮丽的紫平铺水库。水库的水清澈透明,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闻名遐迩的都江堰景区上游。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上闪耀着蓝粼粼的光斑,一阵风吹过,仔细听,阵阵波纹里仿佛还回荡着纤夫们的号子声:“哎……哎着……嘿着……嘿着……兄弟伙些加把劲哟!嘿着……嘿着……半个花生米下一杯酒啊!嘿着……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