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966|评论: 1

怪才李调元(长篇历史小说)第二部48-51章 袁竹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怪才李调元(长篇历史小说)第二部48-51章
袁竹著

48丁忧会友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的深秋,天际挂着一轮淡月,银辉洒落,给京城顺天府北路同知的府邸披上了一层薄霜。红叶如火,映照着李调元坚毅的脸庞,他站在庭院中,望着这片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父亲生前的谆谆教诲,与他共商政务的日夜,仿佛就在昨日,而今,一切事务已尘埃落定,唯有思念如潮水般汹涌。
随着秋风轻拂,李调元缓缓转身,目光穿越过层层叠叠的屋檐,投向远方那条即将踏上的归途。家中温暖的灯火,妻子温柔的笑容,还有孩子们稚嫩的呼唤,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他深吸一口气,将这份不舍深埋心底,踏上了返回四川的漫长旅程。
1769年11月21日回到四川丁父忧,李调元并未急于融入世俗的喧嚣,而是选择了隐居于醒园之中的环翠轩。这里,四季常青,竹影婆娑,溪水潺潺,仿佛世外桃源。他每日晨起读书,午后则亲自授课于子弟,谭元、鼎元、骥元、朝础以及族侄朝杰,皆围坐其旁,听他讲经论道,传授治国安邦之策。李调元深知,父亲虽逝,但遗志犹在,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延续这份家族的荣耀与责任。
寒冬渐渐退去,云龙山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山峰之上,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披上了一层新的华服。山间的野花竞相绽放,红的如火,白的如雪,黄的如金,将整座山装点得五彩斑斓。草木间,鸟儿欢快地歌唱,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一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翰林院的文友吴省钦,此时正在四川担任官职,得知李调元在罗江守孝,便特意前来拜访。他策马疾驰,踏过尘土飞扬的古道,穿过郁郁葱葱的竹林,终于抵达了醒园。
那扇古朴的大门缓缓打开,李调元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旧友的欣喜,又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人相互寒暄,走进了醒园的客厅。客厅内,陈设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书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古籍。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李调元亲自为吴省钦斟茶倒水,茶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
两人围坐在茶几旁,品茶聊天。窗外的云龙山如诗如画,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宏大的画卷之中。而在这画卷之中,两位文人墨客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为这春天的故事增添了几分色彩与韵味。
吴省钦,字冲之,号白华,乃南汇(今上海市)之杰出才俊,与其弟省兰,双双进士及第,才情横溢,名震江南,人皆称颂为“江南二吴”。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文坛。和坤,那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对“江南二吴”的才气赞不绝口,对省兰更是器重有加,将他留在京城担任讲筵经官,为乾隆帝讲学解惑,同时也为和坤出谋划策。
此刻,省钦奉旨回京,路过罗江,特来拜访李调元。只见园内花香扑鼻,流水潺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处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古朴典雅的气息。
他步入园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之中。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近处,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垂柳。一阵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和江水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他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不时欣赏着周围的景色。突然,一阵悠扬的古琴声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一座古朴的亭子里,一位老者正闭目弹琴。琴声悠扬动听,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忘却一切烦恼。他走近亭子,静静地聆听着这美妙的琴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和钦佩之情。
这就是醒园,一个充满了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的地方。在这里,省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动。他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言谈间得知李化楠的死因真相,愤慨之情如波涛汹涌般在胸中激荡。李调元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伯父乃万岁爷都敬重的'强项令',为人刚正不阿,如峻岭般屹立不倒,宦海虽深,却难容他这般的清流。仕途不畅,原在情理之中,然为此辈群小所迫,落得如此结局,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般的悲壮,如同断崖之上,风雨飘摇的孤松,令人痛惜,又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话语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几句话间,李调元对父亲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愁肠百结,心如刀绞。他弃杯置箸,眼前的酒食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滋味,再也难以下咽。
此时,吴省钦见状,自知失言,脸上露出懊悔之色。他急忙上前,轻声安慰道:"伯父一生做人堪为师表,正直无私,实为我辈之典范。不才虽才疏学浅,但愿为伯父敬撰墓表,以记其生平之伟业,传颂其高风亮节。愿伯父在天之灵得以安息,也愿李兄能早日走出悲痛,重振家业。"
周围的氛围仿佛被李调元的情绪所感染,变得沉重而肃穆。风从窗外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英雄的故事。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仿佛在为李化楠的逝去默哀。
吴省钦慨然应承:“晚辈绝不食言。”他端坐于书房,灯火如昼,照耀着他那坚定的脸庞。四周的环境,如同他此刻的心情,既庄重又肃穆。
窗外,夜色如墨,星辰点点,仿佛是天上的文士们也在静静观望着这一场人间的文学盛举。而书房内,纸张与墨香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仿佛能闻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
吴省钦的笔触在纸上疾驰,每一个字都如同精心雕琢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文字如同洪流一般,在笔下汇聚成河,流淌出一篇篇宏伟壮丽的篇章。他笔下的《李石亭公传》,不仅是对李化楠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深刻反思和领悟。
在这篇传记中,吴省钦用不足一千字的篇幅,将李化楠的为人从政、宦海仕途、生年死因描述得详实公允、精当准确。他的文字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李化楠的一生。
书房内,灯火摇曳,仿佛在为这篇伟大的作品喝彩。而吴省钦,也在这份庄重与肃穆中,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的这篇《李石亭公传》,后来被李调元收入《梓里旧闻》,嘉庆二十年罗江县令李桂林修纂《罗江县志》也全文纳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
次日,调元坐在书房内,手中紧握着吴省钦亲笔撰写的《李石亭公传》。书页翻动间,墨香四溢,仿佛能穿越时光,触及那位文人的灵魂。他读罢,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与感激,连连称谢不已。
而此刻,京城之外,天空呈现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蓝色,云朵似群羊般悠闲游荡,但又能感受到其背后蕴藏的深沉力量。吴省钦,这位奉旨入京的文人,他的使命已完成,如今需北上归京。
调元决定为吴省钦设下一场盛大的送别宴。宴会上,美酒佳肴,宾客如云,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两位即将分别的友人。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彼此的深深不舍,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宴毕,调元亲自将吴省钦送到金山驿。这金山驿,坐落于山川之间,古道蜿蜒,松柏参天。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离别之地增添了几分悲壮与苍凉。
两人并肩而立,望着远方那条蜿蜒北上的古道。风,从山间吹来,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离别的哀愁。吴省钦转过身,深深看了调元一眼,然后毅然踏上了归途。
随着马蹄声的渐行渐远,吴省钦的身影也慢慢消失在古道的尽头。调元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而这宏大而震撼的送别场景,也将永远镌刻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的四川,春风吹拂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带来了一年的丰收与希望。这一年,李调元的故乡罗江裁知县,以绵州入驻。是科举之年,四川的乡试吸引了无数的才子前来应试。翰林院编修祝芷塘,与李调元同年进士,被任命为乡试的正主考,而副主考则是与他相交多年的翰林院检讨邓笔山。
考试结束后,榜单揭晓的那一刻,新科举子们纷纷涌向祝芷塘和邓笔山的住地,以表达感激之情。在众多的谢恩者中,祝芷塘的目光被一位气质不凡的年轻人吸引,他正是李调元的从弟李鼎元。祝芷塘心中一动,他记得李调元曾经提起过这位从弟,于是上前与之攀谈。
在交谈中,祝芷塘得知李鼎元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心中更是欢喜。他想起李调元曾邀请他前往罗江的醒园一游,便托李鼎元转告李调元,待他回京之时,务必前来拜访。
不久,李调元收到李鼎元的消息,心中激动不已。他深知祝芷塘与邓笔山的才情与地位,能得到他们的邀请,实乃荣幸之至。于是,他立刻启程前往成都,与祝芷塘相见。
在成都,祝芷塘与李调元相谈甚欢。他们回忆起当年会试的点点滴滴,那些挑灯夜读、挥毫泼墨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祝芷塘对李调元的才情与品性赞不绝口,而李调元也对祝芷塘的儒雅与风度深感敬佩。
随后,祝芷塘与李调元一同游览了成都的名胜古迹,其中最为难忘的便是杜甫草堂。他们漫步在草堂的竹林中,追寻着诗圣的足迹,品味着那千年的诗韵。在草堂的庭院中,他们畅谈诗词歌赋,共同感受着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庚寅试毕后,祝芷塘与邓笔山一同回京。途径罗江时,他们特意绕道前往醒园拜访李调元。醒园内的景色令他们陶醉,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李调元热情地款待了他们,醒园的美食与美酒更是令他们赞不绝口。
在醒园的夜晚,祝芷塘与邓笔山与李调元品茗论道,赏花赏月。他们谈论着诗词歌赋、人生哲理,彼此间的友谊在夜色中愈发深厚。在这个夜晚,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次日午后,阳光斜洒在醒园的青砖黛瓦之上,为这古朴的园林增添了几分宁静与雅致。祝芷塘与邓笔山即将告别,李调元心中满是不舍。他思索片刻,决定将心爱的醒园银针马送于祝芷塘。这匹马是他多年来的珍爱,毛色如雪、身姿矫健,宛如一位优雅的绅士。李调元抚摸着马背,轻声道:“愿你随芷塘兄驰骋四方,见证我们的友谊长存。”
祝芷塘接过马匹的缰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动。他深知这份礼物的珍贵与李调元的心意。他轻轻拍了拍马背,感慨道:“调元兄,你的心意我领了。这匹马我将好好照顾,让它成为我们友谊的见证。”
在醒园的亭台楼阁间,祝芷塘与邓笔山与李调元依依惜别。他们相约未来再聚首于醒园之中,共赏美景、共品美酒、共话诗词歌赋。
日后,祝芷塘回到京城,将《醒园留别用杜工部游何将军山林韵十首》送至李调元手中。李调元收到诗作后,心中满是喜悦与感动。他仔细阅读着每一首诗,仿佛能够感受到祝芷塘在醒园中的点滴回忆与深情告别。于是,他挥毫泼墨,作下《和编修祝芷塘同年留题醒园用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韵十首》回寄给祝芷塘。每一首诗都寄托着他对祝芷塘的思念与祝福,也表达了他对醒园的眷恋与热爱。
与此同时,李鼎元也被这份深厚的情谊所感染。他回忆起在醒园中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于是,他亦作下《祝芷塘邓笔山座主枉驾醒园同用杜子美游何将军山林韵十首》寄呈给两位座主。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两位座主的敬仰与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他对醒园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这三首诗作在京城与四川之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他们之间友谊的见证。而醒园,也因这份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记忆
49 鼎元中举
转眼间,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到了,科举之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谭元与鼎元,两位才华横溢的弟弟,踏上了前往成都参加庚寅科乡试的征途。这夜,月光如洗,李调元独自漫步于醒园之中,心中既有对弟弟们未来的无限憧憬,又夹杂着丝丝忧虑。他深知科举之路荆棘密布,非坚韧不拔者难以企及。
回到书房,李调元提笔蘸墨,思绪如泉涌。他回忆起父亲当年送自己赴举时的情景,那首激励人心的赠诗至今仍回响在耳畔。于是,他挥毫泼墨,两首饱含深情与期望的诗篇跃然纸上。一首赠予龙山(谭元),愿他如龙跃云霄,勇攀科举高峰;一首致墨庄(鼎元),望他笔墨生花,文思泉涌,不负所学。字里行间,既是对弟弟们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他们未来的殷切期望。
醒园独坐寄龙山墨庄二弟
自婴尘世累,每为物所覊。
看花虽独往,何曾不相思。
相思亦无厌,夙与文字期。
龙山才颇豪,蝼蚓杂蛟螭。
青红浮大海,其色难磷缁。
墨庄最嗜古,落笔尚若迟。
每造幽淡处,芳兰茁阶墀。
二子虽远我,其实各有之。
秀密乃吾文,雄放似我诗。
倘能相观善,岂不成全奇。
吾衰无所用,钝拙徒自知。
日从童仆后,背手看花移。
但愿汝曹志,似此扬芬时。
桂子虽月中,何难摘一枝。
持此满我志,曷用空思为。
次日清晨,李调元亲自将这两首诗交予仆人,叮嘱他务必专程送至成都旅舍,亲手交予谭元与鼎元。望着仆人远去的背影,李调元的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他知道,这两首诗不仅是对弟弟们的鼓励,更是他们心中那份对父亲、对家族、对国家责任的传承与延续。
岁月流转,科举之日的钟声终于敲响。李调元在醒园之中,静坐冥想,心中默默为弟弟们祈祷。他相信,只要他们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定能不负韶华,光耀门楣。而他自己,也将继续在这片清幽之地,默默耕耘,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鼎元收到长兄李调元的诗后,心中涌动着激动与感慨,他随即挥毫泼墨,复《和雨村醒园独坐二首》。两兄弟虽身处异地,但心却紧紧相连,诗歌成为了他们传递情感、交流思想的纽带。
此时的醒园,一株绣球花正静静绽放。这株绣球花本应在春天盛开,却在这秋意渐浓的时节突然绽放,令人称奇。李调元望着这朵异时盛开的绣球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他觉得这或许是大自然在向他们兄弟二人传递着某种吉祥的预兆。
不几日,乡试榜单揭晓,堂弟李鼎元以廪生的身份中得举人的第三十二名,这无疑是对他多年苦读的最好回报。而弟弟李谭元虽然监生身份,却遗憾地落第了。面对这样的结果,李调元并没有过多的失落和沮丧,他反而更加坚定了对弟弟的鼓励和支持。
他望着那朵盛开的绣球花,心中豁然开朗,《绣球已春放矣而秋后独发殆墨庄乡闱佳兆乎》吟咏道
春初已见雪成团,又得凌秋一朵看。
不为园中增景色,知从闱里发祥观。
蕊含琐碎星初摘,香缀㻏珑露未干。
莫道广寒宫尚远,仙娥早赠玉珊珊。
这首诗歌既表达了李调元对堂弟李鼎元中举的喜悦和祝贺,也寄托了他对弟弟李谭元的鼓励和期望。他相信,只要他们兄弟二人继续努力、不懈追求,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而那朵异时盛开的绣球花,也成为了他们兄弟二人心中永恒的记忆和美好的象征。每当他们回想起这段经历时,都会感到无比的温馨和感动。
堂弟李鼎元《绣球秋荣和雨村韵》云:
玉为粉骨粉为团,记得残春带月看。
忽报秋闱开满树,好同仙桂斗奇观。
翩翩队蝶枝头活,落落繁星岭外干。
举子正忙槐正蘂,一杯相贺洒阑珊。
50出对选婿
在四川汉州,有一位名士名叫张云谷,他的二儿子张怀,自幼聪慧过人,九岁便能吟诗作文,且对字学颇有研究,被邻里乡亲誉为神童。
一日,张怀在学堂中好奇地向塾师发问:“矮字委矢也,宜音射;射字寸身也,宜音矮。古人反以矮为射,以射为矮,何故也?”塾师被这个九岁小儿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心中却暗暗惊异于张怀的敏锐思维和求知欲。自此,塾师对张怀格外器重,时常出题考较,以激发他的才情。
这天,塾师决定出一道难题考验张怀。他捋了捋胡须,缓缓道出下联:“清风徐来。”张怀一听,便知这是借用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句子,心中暗自琢磨如何巧妙对出上联。他闭目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妙对上联道:“明月正上。”此联一出,塾师大为赞赏,连夸奇才。张怀的对联不仅选句工妙准确,而且与出句天然合璧,仿佛天成。
塾师心中欢喜,决定再出一题试探张怀的才情。他略一思索,吟出半联:“树怜平仲绿。”张怀听后,微微一笑,轻展秀眉,对出妙句:“草爱寄奴青。”塾师闻句欣喜非常,觉得张怀的才情实在难得,急忙将此事告知其父张云谷。
正当两人谈笑间,与张云谷交往甚深的在家丁父忧的李调元来访。塾师趁机将张怀的才情向李调元一番学说。李调元听罢也感到惊奇,决定亲自出题考较这个神童。此时正值春花烂漫季节,李调元便以花为题出句道:“雨过花始放。”张怀面对名士出句,毫不怯场,他眼珠机灵地转动着,思索片刻后,一比下联如同流玉吐珠般脱口而出:“春来鸟自鸣。”李调元听后连连夸奖,对张怀的才情赞不绝口。
李调元心中欢喜,觉得张怀非同一般,将来必定有所作为。他遂转身拱手向张云谷作揖道:“我李某高攀贵府,愿将小女许配令郎,乞张兄允诺。”张云谷与李调元乃是莫逆之交,两人一拍即合,当场谈定了这桩婚事。
自此,张怀的名声越发响亮,他不仅才情出众,而且谦逊有礼,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在塾师的悉心教导和李调元的关照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而他的故事也在汉州传为佳话,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秋初时节,稻谷飘香,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是大地的金波在荡漾。丁父忧的李调元辞官还乡在家过着田园生活。
一日,他信步而行,顺着田间小路,不知不觉来到一个静谧的农家小院。院前,稻场坝上铺满了金灿灿的稻谷,几个农家妇女正在忙碌地翻晒。李调元被这田园风光所吸引,不禁加快了脚步,朝坝场走去。
其中一位农妇,眼尖地认出了李调元,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忙搬来一张条凳,请他坐下休息。农妇一边为他倒上自家酿的茶水,一边热情地与他攀谈起来。
“李大人,你可知道,我们村里人可都佩服你的才学呢!刚才我们几个还在谈论你的对子呢!我们也有个半副对句,不知李大人愿不愿意和我们对一对?”农妇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调元一听,不禁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这些农妇也懂得对对子。他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和兴奋,连忙答道:“愿意,愿意。大嫂,你且说来听听!”
就在这时,突然从场院侧边窜出一群鸡,它们趁农妇们不注意,拼命啄食晒场上的稻谷。那位大嫂见状,顾不得礼貌,一边吆喝一边跑上前去赶鸡。可还未等她走拢,从屋檐下跑出两个玩竹筒的幼童,他们挥舞着竹筒,把那群鸡赶得四散而逃。
这一幕突如其来的小插曲,让李调元不禁笑出声来。他看着那位大嫂,只见她一拍巴掌,走到他跟前,出半联道:“饥鸡盗稻童筒打。”
李调元一听这半联,心中暗自赞叹。这半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和叠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他知道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对联,需要用心去琢磨才能对出好句。
他背着双手,低着头在稻场坝上来回踱步,思考着如何对出下联。过了好一会儿,他仍未想出满意的句子。他皱着眉,望着那古老陈旧的农家小屋沉思。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屋梁上的瓦片下,有一只老鼠伸出头来,小眼睛四处张望。一阵旋风吹来,带着灰尘扑面而来,呛得李调元一阵猛咳。老鼠似乎受到惊吓,顺着屋梁惊窜而去。
这一幕触动了李调元的灵感,他灵机一动,指着惊窜而逃的老鼠吟对道:“暑鼠凉梁客咳惊。”
他的声音在稻场坝上回荡,农妇们纷纷围拢过来,听着他对出的下联。她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纷纷称赞李调元的才思敏捷和对联的巧妙。
那位大嫂更是被李调元这来自生活、通俗易懂但又妙趣横生的对句所折服。她连声赞叹道:“李大人真是名不虚传啊!这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真是让人佩服!”
李调元听了农妇们的夸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到自己仿佛与这些朴实的农妇们拉近了距离,他们的朴实和真诚让他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和温暖。
从此,李调元与这个农家小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时常来这里与农妇们聊天、对对联,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联也成了他们之间友谊的见证,流传在乡间的小路上,成为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51章编纂《醒园录》
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是一位美食家,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品尝各种美食,并记录下它们的做法。他留下了一本厚厚的饮食笔记,里面记载了各种珍馐美馔的制作方法。李调元决定,他要整理这些笔记,将其辑成一本完整的著作,以纪念父亲。
于是,在守孝的两年多时间里,李调元除了课训子弟外,便埋头于书房之中,精心整理父亲的饮食笔记。他逐字逐句地校对、修改,甚至亲自下厨尝试每一种菜肴的味道,以确保书中的记载准确无误。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名为《醒园录》的书稿。
与此同时,李调元还着手完善醒园的景观。他根据父亲的遗愿,在醒园内修建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和景点。他在山凹处筑起了三楹厅堂,临溪而建的小阁中设有箭道,竹林深处则建有一座雅致的轩室。半山上建起了回廊和花厅,种植了各种名花异卉,还设有庖厨、浴室等供游人宴饮休憩之所。在象山的顶峰,他建造了一座望江亭,可以远眺江景;而在西岭之上,则栽满了万松,并筑有放鹤亭,供人欣赏松涛鹤舞的美景。
在醒园的下一层,李调元设计了贮风和延月两间船房,以及一个壮观的大观台。出了蓬莱门往北走,又有一座木香亭和酴醿架,下面是鱼池、纳凉亭和非鱼亭。再往下走,则是清溪草堂和洗墨池,北边则是雨村书屋、石亭和临江阁。整个醒园布局精巧,景色宜人,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每当夜幕降临,李调元便会独自漫步在醒园中,欣赏着园中的美景。他想象着父亲若是在世,看到这焕然一新的醒园,一定会感到欣慰和自豪。想到这里,他心中的悲痛也稍微减轻了一些。
终于,在李调元丁忧期满回京之际,他将《醒园录》的书稿带回了京城,准备交付出版。同时,他还写下了一篇《醒园图记》,详细描述了醒园的布局和景色,以供后人欣赏和缅怀。
李调元的故事在乡间传为佳话,人们不仅钦佩他的才华和品行,更感动于他对父亲的孝心和对家族事业的执着追求。而醒园也因其独特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和瞻仰。
乾隆三十六年,岁在辛卯,天下太平,文风昌盛。李调元历经数载寒暑,呕心沥血,终于在这一年完成了巨著《函海》的编纂。这部鸿篇巨制,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函海》之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上下四十卷。这部著作详细记载了建炎年间朝廷与民间的种种逸事,既有帝王将相的庙堂之高,也有黎民百姓的江湖之远。李调元在编纂时,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历史事件,使得这部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更有着深刻的历史洞见。
《州县提纲》四卷,则是李调元对地方治理的独到见解。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游历经历,对州县治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对于当时的地方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便是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
除此之外,《诸蕃志》二卷记录了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世界视野;《省心杂言》一卷则是李调元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与启迪;《三国杂事》与《五国故事》则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那些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编纂《函海》的过程中,李调元不仅广泛搜集各种文献资料,还亲自进行了大量的考证与整理工作。他的书房中,常常灯火通明,直至深夜。他的笔下,流淌出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感悟。
终于,在乾隆三十六年的一个秋日,李调元完成了《函海》的最后校订。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落叶纷飞,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知道,这部书将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也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一份深厚贡献。
《函海》的完成,不仅让李调元的名字更加响亮,更让他的作品流传千古。他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都在这部巨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函海》本身,也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