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苏两国谁的士兵更勇敢,据说曾经有过一段趣闻,真实性不得而知。但其中透露的逻辑与思维倒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一位前苏联将领和美国将领在船上打赌,看看谁的士兵更勇敢。苏联将领一声令下,命令士兵爬上十几米高的桅杆跳下,一名苏兵二话不说,毫不犹豫,登上桅杆,一跃而下,当场丧命!苏联将领因此无不得意的对美国将领说,你看看,看见没,这就是我们勇敢士兵!不惜用生命作代价,无怨无悔听从命令,哪怕丧命也在所不惜!
美国将领没有回答苏联将领的自我夸耀,同样命令美国士兵爬到桅杆上跳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士兵竟然当着美国将领破口大骂:长官,你脑子没坏吧?凭什么让我干这种傻事?美国将领这才转身慢慢对苏联将领说:看到了吗?这才叫真正的勇敢!
苏联将领对此大惑不解,士兵不服从领导命令,还敢于大骂领导,岂不是乱了套!都说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小小士兵不服从命令也就罢了,居然顶撞领导,这跟勇敢岂不是八杆子也打不着吗?
按照苏联将领的思维,美国将领何以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批评士兵的贪生怕死,还大为称赞士兵言行为勇敢?
原来,在美国将领和士兵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理念。那就是:是否拥有批判性思维,才是勇敢与否的标准。在苏联官兵眼里,绝对服从领导,哪怕是错误的命令也必须无条件执行,纵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不得违抗。而美国的官兵则认为,勇敢与否的标准是有胆量对领导错误的发号施令提出批判。
显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引导出的事物判断截然不同!在苏联的语文课里,所谓思想教育成为主流,引导学生思维的是绝对服从领导,不能对领导质疑甚至违抗。
反观美国的课堂教育,他们则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看得无比之重,体现在语文课里,也就是把简单的服从盲从抛在一边,把独立思考放在首位。即使对方贵为老师或长辈以及领导,都不盲目崇拜和服从。
因此,在美国每个小学生入学前都要学习三句话,也就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为小学生撰写的入学誓词——“当我正式成为一名美国小学生以后,我保证使用我批评的才能、我保证发挥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好好学习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做出独立当思考和判断。”
基于上述美国的教育理念,我们就可以理解,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奥秘源自何处。他们总是自己骂自己,不像苏联入爱国就是骂美国。美国人不同,他们的爱国,既骂苏联也骂自己国家。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入学那天开始,就没有老师给出的唯一的所谓正确标准答案,也不会屈服于师长权威无条件服从。他们不像苏联教育,注重筛选和灌输。比如苏联语文课强调背诵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引导的是应试技巧。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的所谓优秀者,往往只是会背标准答案,会做题,恰恰不具备美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更具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教育孩子们拥有丰富的世界观,最终做出独立判断,不唯上唯书,不唯命是从,不人云亦云,泯灭自我。
从苏联美国将领打赌谁的士兵更勇敢,引出两国教育的异同,是不是也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借鉴与反思?相信读者能够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