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感,往往是扼杀力量感最快的东西,价值感,才能真正给到孩子滋养。
而给孩子价值感也不难,父母活出自己,活得快乐,活出榜样即可。
杂志《人物》曾报道一对母女。
妈妈胡永平说:“做母亲,需要付出,但不能牺牲。”
她一直秉持一个原则:先是自己,然后才是母亲。
她不会因为女儿,就对生活妥协,委曲求全。
她对女儿的养育,也很随性:
不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
女儿高中毕业要去英国留学,女儿说不用送,她就真的跟朋友去越野了。
母女间,没有牺牲和奉献,也没有控制与束缚。
但受妈妈的影响,女儿成长得特别独立有主见。
女孩表示,是妈妈让她懂得,要敢于追求自己想干的事,不要被世俗束缚。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优先滋养自己,父母内心富足了,才能带动孩子成长。
这就是活出自己。
莫言小时候,家里过得很辛苦。
尤其是母亲,不仅是家里挨饿最多的,也是干活最多的。
他一直以为母亲会一边劳作一边哭泣。
但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母亲的这份乐观豁达,教会莫言在挫折和苦难面前,不抱怨不诉苦,而是乐观面对,积极处事。
与其谈牺牲,说辛苦,不如笑着去面对,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这就是活出快乐。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
“先学爸,后学霸。”
他从不对孩子说“你要努力”,而总是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他曾每天四点半起床写作,写6000字,36年从不间断。
女儿好奇他为什么这么早起。
他说:“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这样一天就非常轻松了。”
在这样的身教下,女儿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作业再做其他事。
女儿说:“我只有成为全校第一,才算真正的郑渊洁的女儿。”
后来,女儿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被6所名牌大学录取。
所以,与其绑架孩子成长,不如闭上嘴、抬起脚,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这就是活成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