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革命光有革命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孙中山从1894年在广州起事,到1911年辛亥革命17年之中,共发动了大大小小十余次起义,大多数都是筹钱买军火,拿钱雇人发动起义。所以,孙中山一生都为钱奔走,通过演讲、发行债券、债券和华侨捐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支持革命活动,甚至为钱而不择手段。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两年了,德国逐渐不支,便暗中四处活动,拿钱收买俄国和中国的反政府势力在本国捣乱,企图使俄国对德停战,阻止中国参战。
当时,列宁等人正流亡瑞士,德国人用密封的军用列车将列宁等人送回俄国,同时给予了巨额资助。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拿着德国用金钱在俄国发动革命,“十月革命”成功,俄国果然退出大战,德国成功了。
在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是中国主张对德宣战最坚定的人物之一。他虽然有留德经历,但他认为对德宣战是中国复兴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且,当时段祺瑞估计,德国虽强,但在日、美,特别是美国参战之后,寡不敌众,一定失败。所以,段祺瑞是德国必须首先攻克的目标。
1916年3月2日,德皇威廉二世的老朋友、国际著名的大间谍、德国驻华公使辛慈通过中间人向段祺瑞表示,如段延缓中国参战,德国将给予段本人100万元,段认为参战符合国家利益,则以笑言相拒。
段祺瑞怕钱扎手,但有人不怕。德国人想起了非常缺钱的孙中山。何况他还是北京政府和段祺瑞的对头。
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与德国断交,令辛慈出境。辛慈指令德国驻沪总领事黑尔·克尼平联系孙中山。辛慈表示,最多可以给予200万元,以支持其倒段。
于是,而克尼平邀请孙中山的密友、时为德方工作的曹亚伯作为孙中山与德方中间人。为了阻止中国发布对德宣战布告,德国要求孙中山推翻段祺瑞政府,钱不是问题。
1917年,德国人给了孙中山一笔巨款,他花了30万元收买了海军总长程璧光,于是,海军脱离北京政府,转向孙中山营垒。为了给段祺瑞捣乱具有合法性,孙中山决定在广州另立政府,还可以打起护法的旗号。
但成立政府就得有国会,于是他就花钱招揽民元国会的议员到广州护法。但孙中山折腾半天,只有十几个议员南下。孙中山要求这十几个人,把自己的亲友、同学、同乡都拉来,硬要组成非常国会。于是,就这样硬是拼凑了一百多人,非常国会成立,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的大元帅,就算是开张了。
但是,德国人给的钱有限,很快就见底了,但坐镇广州的陈炳焜也不大情愿养这些人。而非常国会这帮人原本就是一帮食客,不愿干坐着。所以在陆荣廷和唐继尧的支持下,这些食客背着孙中山,投票改组了军政府,把大元帅给取消了。孙中山就去了上海,愤怒地发表声明: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一个好东西……
1917年7月,段祺瑞在赶走了张勋,斗败了黎元洪,重新掌权,孙中山在广州捣乱也没有成功,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顺利发布对德宣战文告。
然而,对于他接受德国金钱一事,孙中山却矢口否认。他在1918年3月18日回答美国驻广州总领事海因策尔曼的信中写道:“我趁此机会毫不犹豫地宣布,我从未从德国取得款项。”
不过,孙中山接受德国人的钱,是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事。不但德国档案有记载,中国也有文字记载。中方首先记录这段历史的就是孙中山的“小兄弟”——14岁加入兴中会、年龄最小的熟悉革命党人历史的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写道:
“ 民六六月,总统黎元洪被督军团逼胁,解散国会,国人大愤,孙总理在上海力图起兵护法,而绌于经费,会有素与曹亚伯相识之美籍某国医生告亚伯曰:如孙公有起兵护法之决心,某国愿资助百万。亚伯以告总理,总理大悦,惟嘱亚伯坚守秘密。亚伯曰:吾乃基督教徒,当指天为誓。自是每当夕阳西下,亚伯恒偕女友吴某乘马车游行各马路兜风,顺道至虹口某医士寓所携去大皮箧一具,其中累累皆各国钞票,外人虽侦伺严密,无疑之者。未几遂有程璧光率海军南下及广州召集非常国会之事,亚伯之力为多焉。”
其实,1917年7月,孙中山到达广州不久,广东督军陈炳焜就告诉美国驻广州总领事海因策尔曼,在上海的德国人给了孙中山150万马克,其中50万送海军,30万送国会议员,余数通过荷兰银行和台湾银行汇到广州。陈炳焜说的数字也许有误,但可以说明孙中山拿了德国的钱。
据蒋介石在日记里披露,德国的款项是孙中山命令时在上海的他秘密办理的。后来军政府的领导人之一唐绍仪暗示陈炯明查问此款的来历,孙中山不愿直说,答以“问介石自明”。陈炯明再问蒋介石。蒋介石为维护孙中山的形象,只能谎答:系卖掉自己在上海交易所的各种股票所得。
后来,蒋介石在《杂录》栏内补充说:“民国六年,中德绝交,中国加入协商国参战,本党竭力反对。当时德国公使下旗回国,以其在华留余之资金约二百万元贡献于本党总理,资助革命。总理命余极秘密经理此事,即以此款运动北洋舰队,由总理交程璧光率领南下,赴粤组织军政府,而留余在沪主持一切。当时唐绍仪暗示陈炯明向总理追问,此运动海军之款从何而来,总理只答其可问介石自明。及余抵粤军时,陈即向余追问。余乃设辞曰:卖却交易所各股票之所得也,陈乃信以为真。今日世人以余在交易所投机百万元所得资金贡献总理,作军费之说,其或亦由此以误传误而来乎?”
现在看来,段祺瑞带领中国向德国宣战,确实英明伟大。而中山先生为了革命,居然不择手段,遗憾、遗憾!
其实,这种让人遗憾的事情不仅仅此一件。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革命党成立了临时政府,但其财政状况十分拮据,临时政府最艰难的时候,金库仅存十洋。这种情况,不仅难以支付北伐所需的巨大军费,甚至难以支付日常的行政管理费用和各部总长们的薪金。为此,孙中山便向外国人借债,以解燃眉之急。
这次,孙中山找的是日本人。1912年2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与日本三井物产公司的代表会谈,企图以“租让满洲”为代价取得1000万元借款。
1912年2月11日凌晨1时55分,与孙中山谈判的日方代表急电国内,要求对革命党人的借款要求“火速给与明确回答”。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认,为日本理应享有“满洲”的一切权益,无须金钱收买,不予回音。
这些史料是我从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教授的《孙中山新探》一书中看到的。革命是为了打倒满清,但怎么能为了1000万元“租让满洲”,当年幸亏日本没有答应孙中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