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省军务筹谋与进剿事宜》:直接点明围绕四川地区的军事谋划,包括进剿的部署、兵力调配等关键内容,“筹谋” 和 “进剿” 概括了核心的军事行动与决策过程。《清代四川平乱:兵事粮饷全记录》:“清代四川” 明确了时间和地点,“平乱” 体现了军事行动的目的,“兵事粮饷全记录” 涵盖了出兵、调兵、作战以及粮饷筹备等各方面内容。《庆复纪山等川省用兵诸事奏报》:以主要人物 “庆复纪山” 为切入点,表明是他们关于川省用兵的各类事务奏报,让读者一眼明晰内容主体和相关人物。
四川巡抚纪山说,总统应该在中间调度,这样对打仗才好。雅州府四周都是少数民族的地方,地势险要,位置也还算合适,离木坪土司又比较近,可以在这儿驻扎。
等川东的官兵催到省城成都了,我就把四川巡抚的印信交给四川布政司的李如兰保管,我自己就搬到雅州去,再看情况慢慢往前头走。新任四川提督武绳谟乾隆十二年四月初能到省城,我这巡抚印信既然让布政司管了,四川提督的印信好像应该晚点交给他,方便调遣。提督该办的事情,就暂时用中军参将的印信,这样两边都方便些。我把这个事儿奏给皇上了。
皇上喊军机大臣些赶紧商量。大臣们商量后说,打仗最要紧的是看清楚地势,才好行动。现在纪山仔细看了那个地方的情况,觉得应该分路夹攻,把川西川南分成两路,每路都派总兵、副将这些大官儿,带着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兵,要么直接去端大熊猫的老窝,要么前后夹击。还要在木坪驻兵,给这两路当声援。在绰斯甲派兵把隘口堵到,分散金、绰两个首领的势力。这样看地势和各路配合联络的安排,好像还挺合适的。纪山奏说,要么等大军都到齐了,要么等有机会了就马上进剿。我们想,用兵要快,机会难得,敌人的气势被震慑住了,我们的力量正强,一下子就能取胜,干啥都能成功。但一定要知己知彼,计划周全,才能顺利。这个时候庆复已经到四川了,应该让他和纪山好好商量,把事情办好。川西川南两路应该各派一个总兵,现在松潘总兵宋宗璋奏请出边境,新调的建昌总兵许应虎又奉令听督抚安排,那就应该让他们赶紧到两路去上任。
又说统领应该在中间调度,请求搬到雅州去督师进剿。我们查了下,今年二月,因为纪山奏请让马良柱当统领,我们怕他不一定能干好,就说让纪山亲自去。现在庆复奏说三月十五就出发了,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到成都了。
那所有的军务既然有总统大臣,纪山就应该在省城调度粮饷,不用去前线了。提督印信还是交给新任的武绳谟就行。
皇上同意了这个奏请。又喊军机大臣给庆复传话说,纪山奏说雅州是个地势险要的重要地方,现在庆复和张广泗到四川了,商量进剿的事儿,要么一起驻在雅州,方便谋划调度;要么庆复在雅州驻扎,张广泗再往前头去,占个要害地方,方便调度统领这些大官儿,看咋个进剿合适,都由庆复和张广泗商量决定。要是他们都驻在雅州,也可以让提督武绳谟带着往前头去,在附近策应。不过武绳谟刚当提督,才到四川,不晓得他是不是马上就能熟悉军情。官兵进剿既然用宋宗璋和许应虎当统领,也可以让武绳谟专门办提督的事儿,不用去前线,这也由庆复和张广泗看情况,好好商量。总之要互相声援联络,计划周全,快点成功。当天,纪山又上奏说谋划粮饷的事儿。
皇上又喊军机大臣赶紧商量。大臣们商量后说,纪山奏说汉人和少数民族官兵的口粮要分别酌情给。营汛离得远近不一样,官兵的口粮、盐菜本来就该分别看情况给。以前的规矩是,在内地只给口粮,出了边境才给盐菜。现在纪山定的是,川南从打箭炉出口的,在清溪、邛州这两个地方开始给口粮,到了打箭炉出口那天开始给盐菜。川西以杂谷闹为界,在灌县、保县开始给口粮,到了杂谷出口那天开始给盐菜。要是从黄胜关出口的,就在黄胜关开始给口粮和盐菜,从松潘方便存贮的军需银米里开支。
这些都是纪山根据路的远近,区分口内口外,照着以前出兵的例子办的,都应该照他奏的来。调的土兵从离开老窝那天开始给口粮,到了营地那天给盐菜,除了行装银三两,再额外赏二两。要是真的能勇敢杀敌,就照规矩酌情奖赏,也应该照他奏的办。纪山又奏说筹办粮饷应该全面核算。军营里粮饷是最重要的,当然要全面谋划,让运输有保障,源源不断。之前纪山奏请在成都附近的州县准备军粮,我们商量后让在离军营比成都更近便的州县先调运,等成都的送到了再补上。现在纪山说南路在打箭炉现有的一万石军米里开支,西路在温江这些地方,从常平仓的谷子里碾出五千石米,再把保茂两处军粮案里剩下的二千石青稞做成炒面运过去,都应该照他奏的来。说到军需银两,说库存不够用,官兵出发的行装、运输、借支,还有盐菜、奖赏这些费用,都耽搁不得,应该请皇上让户部在四川附近的地方,酌情拨四十万两银子,赶紧送到四川备用。
纪山又奏说要酌情设台站,好快点运输。以前瞻对那个事儿里,运粮饷是用乌拉和蛮夫一起,口外和内地不一样,必须设台站,才能接连不断地接济。现在说川南一路照瞻对的例子报销,川西照雍正九年郫灌等地运番猎桥军米的例子给。到了杂谷闹往后,和内地不一样,每个兵出边境除了带二十天的口粮,后头的接济非得设台站不可。从杂谷闹往西到党坝大概有十二站路,应该在党坝设一个管粮务的地方,中间设十一个台站。从杂谷闹往南到沃日大概有七站路,应该在沃日设一个管粮务的地方,中间设六个台站。运夫的脚价,每个台站每人给八分银子,一升米面,米面运输的损耗照松炉两路的老规矩报销。这都是根据情况分别定的,应该照他奏的办。纪山又奏请分别设管粮务的人,好专门负责。粮务很重要,必须有专人管,负责收发。运送、看守、支给这些事儿,也得先定好规矩,这样大家各有各的责任,检查起来也严。现在奏说这次打仗,打箭炉这一路是建昌道管,杂谷闹这一路是松茂道管。打箭炉以外,应该以炉同知为主办,照磨当协办,以后在两河口合适的地方再设正协粮务。杂谷闹这一路是新开始的,又是分道的总口子,必须专人办,应该请茂州知州为主办,再派两个佐杂官协办。沃日、党坝这两处都设一个正协粮务。党坝这一路有十一台十二站,应该设三个管台的文官。沃日这一路有六台七站,地势比党坝还险,也应该设三个管台的文官,催运粮米,检查文报。
松茂道既然管西路粮务,驻在茂州太远了不方便,应该搬到旧保县,在中间调度。打箭炉、杂谷闹、章谷、沃日、党坝是运粮的总地方,看守要严,每个地方设一个防粮外委,十个兵丁。沿途押送的兵丁,都听总理的,从征的兵里挑着派去。这样收发有专人,运送、看守也都考虑到了,都应该照他奏的办。又说这次进兵,在两河口、沙普隆这两处没有夷塘,应该照瞻对案里在里塘设蛮塘的例子,添设塘马,好让军务快点进行,应该批准添设。军前的所有赏号,还有汉人和少数民族官兵防守、堵截用的口粮、盐菜这些银两,都照规矩给,按实际情况报销。以上这些都是军营里重要的事儿,都得提前安排好。现在纪山已经先办起来了,应该让他经常留意检查,一定要办好。
皇上同意了。当天,四川松潘镇总兵宋宗璋上奏说,三月初七从茂州出发出边境,到杂谷闹去料理军务。
皇上就说,要以之前的行为为戒,啥子都要实实在在办好,勇敢成功。要是这次真的出了力,立了功,那就不光能弥补以前的过错,以后也会一直受恩,要努力哦。
乙酉这天,庆复上奏说,我乾隆十二年四月初五已经到成都了。看纪山原来奏的把川西川南分成两路进剿,好像还挺合适的。就是西路只调了四千兵,党坝这一路离大熊猫的寨子很近,老窝又险又牢固,防守很严,必须要很多兵才能攻下来,只派一千官兵去,有点单薄了。土兵调的数量也还少,现在在附近接着调。等张广泗到四川了,就把所有情况仔细商量,四路一起发兵,快点把大熊猫剿灭。奏给皇上了。
皇上说,用兵要快,不能耽搁时间,一定要以班滚那次战役为戒,快点成功,消灭真正的大头头,我就高兴了。当天,庆复和纪山一起上奏说,我们商量了,以后进兵的路,从革什咱走比较方便。但是革什咱的寨子好多都被大熊猫占了,他们的兵虽然厉害,但是形势很危险,多次请官兵去帮忙攻打。里塘土司汪结带着土兵去了,革什咱土司丹津罗尔布发誓要灭了大熊猫,把兵都派出来了,愿意当前锋。我们现在就传令让游击陈礼等带一千三百个兵,到革什咱的官寨去驻扎,壮壮他们的声势。噶达这一路,走沙普隆能通绰斯甲,走板厂沟能通毛牛,也是重要的地方,已经传令让游击王世爵带原来领的安台兵一千名,在噶达驻防,当声援,还和驻防大盖山的游击保怀智这三处联络起来。等土兵调齐了,西南进剿的日期定了,暂时让驻在革什咱的官兵往前头走,一有机会进攻,驻大盖山的一千官兵也可以夹攻。现在又说明正土司请求拨二千七百两口粮银子,带着去联络德尔格多番的兵,一起去打大熊猫,收复四个寨子。我们也提前通知驻噶达的官兵,等土兵一到,就分路督着进攻。这就是川南的情况。川西这边调的兵还没到齐,松潘总兵宋宗璋现在在杂谷闹调度。沃日土司的地方,是金川、瓦寺、杂稄交界的地方,是进兵的重要路口,多次被大熊猫的人围攻。镇上先让都司马光祖带二百个兵,又让守备徐克让带三百个兵,去沃日声援抵抗,但是还是不够。现在已经让游击潘文郁带川北的五百个兵,副将马良柱带重庆的六百个兵,又让游击高得禄带永宁的四百个兵,一共一千五百个兵,前后出发,还督着瓦寺的土兵开路往前走,去救沃日,看情况招抚小金川。我们看了地势,川西大熊猫老窝的地方,原来传令分攻的兵数太少了,又传令松镇准备八百个兵,还有驻防雅州木坪的二百个兵,还赶紧催还没到的川东兵,都到杂谷闹来。我庆复调的兴汉督标的三千个兵,这个月二十号以后能到。等各路官兵都到齐了,就让宋宗璋带着去党坝,带着杂稄的土兵,直接压到金川大熊猫的地盘。现在查办的情况,都写在折子上奏给皇上了。
皇上知道了这个事儿。当天,庆复因为接到皇上的旨意,要召回京去办阁务,就写折子谢恩。
皇上说,不用急着回京城,应该和张广泗一起齐心协力,把这个事儿办好。
五月壬辰这天,原来的川陕总督张广泗上奏说,我四月十三号从贵州日夜兼程到四川,一路上仔细看了朝廷前后发的关于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文件。大概以前处理这些事儿的时候,一会儿剿一会儿抚,没得个准主意,就只想随便了结,功劳和罪过也分不清,上下也不一心,所以军威不咋行,少数民族也不怕。我等我到四川后,仔细看看情况,看现在的官兵够不够用,驻扎的地方合不合适,统领和下面分领的这些官儿忠不忠心、勇不勇敢,能不能胜任,再去打探大熊猫首领勾结的那些人,还有他们出没的路径,把这些情况都摸清楚,好好谋划,绝对不敢拖拖拉拉,养着敌人,也不敢随随便便邀功。一定要计划好了再行动,又慎重又勇敢,两不耽误。我想就这么点小敌人,不难消灭。皇上旨意说我在贵州知道些临阵勇敢、能出奇制胜的将官,让我看着带几个去。我查了下,以前在苗疆打仗,勇敢冲在前头的人不少,但是能出奇制胜的人才真不好找。贵州没得那种特别有智谋的人,就带一两个普通的将官去,怕四川的官员以为是我亲信的人,将士们可能会有其他想法,对军务反而不好。只有贵州的兵丁在山林里穿行是他们的长处,少数民族地方山多林密,说不定能派上用场。我已经在各个标营挑了两三千个兵,等有需要的时候,就奏明皇上调用,还选了贵州能干的将官来统领,这样可能合适些。奏给皇上了。
皇上知道了这个事儿。
五月甲午这天,四川提督武绳谟上奏说,金酋莎罗奔骚扰小金川、巴旺,还有革什咱的正地,明正司的本滚纳顶这些地方,还占了章谷,攻下孔隅,一直到牛厂一带,还想打到炉城。游击罗于朝带兵去抵抗,莎罗奔设了埋伏,把土兵冲散了,官兵也受伤了。这个首领又勾结绰斯甲,分兵攻打杂谷,还串通霍耳结隆冲土司,现在把沃日围住了,太叛逆了,罪该万死。再查了下,各个土司里头,只有革什咱和莎罗奔一直有仇,绰斯甲和莎罗奔联姻,瓦寺和莎罗奔也有亲戚关系。现在调的这些土兵,性子狡猾,怕他们到了战场上观望不前,心思不定,好像还是多调点汉兵才好。莎罗奔是个受了印的土司,居然敢自称王,太嚣张了,应该快点剿灭。我受皇上的恩很重,现在这些顽固的少数民族闹事,正是我效力的时候。求皇上准我带五百多个官兵,和督臣商量,请他给我指条路,我到军营去,看情况堵截剿灭,把这些蛮人的气焰扫了,让边境安宁。奏给皇上了。
皇上表扬四川提督武绳谟说实话,又喊军机大臣给庆复和张广泗传话说,四川提督武绳谟奏说军营的情况,请求多调汉兵抓大头头,这个折子和以前纪山奏的差不多。武绳谟奏说这个首领想打进炉城,纪山是说怕他侵犯打箭炉城,派兵去防范。至于自称王这个话,纪山的折子里头没奏。少数民族嚣张,侵犯内地,或者和官兵对抗,偶尔有点伤害,就像打虎抓蛇,反而被咬伤,这还算有点原因。但是自己立个名号,煽动勾结一些人,胡作非为,这心思就太坏了。武绳谟刚到四川,说是打听来的消息。你们可以传我的话问庆复和张广泗,看这个事儿是不是真的。
要是真有称王称帝这个事儿,纪山身为地方大员,咋个会不知道,为啥子不奏呢,是不是不想把事情闹大。让庆复和张广泗一起问清楚。
武绳谟说土兵心思不定,应该多调汉兵才能剿灭敌人,这个话好像也有道理。用少数民族打少数民族,虽然是管土司的办法,但是情况不一样。之前罗于朝带的四百个土兵,半路上遇到埋伏,不打仗就跑散了,这就是土兵靠不住的证明。
你们给庆复和张广泗传我的话,让他们晓得这个意思,好考虑调兵的事儿。以前下过旨意,庆复和张广泗要么一起驻在雅州,让武绳谟带着往前头去;要么用宋宗璋、许应虎当统领,武绳谟专门办提督的事儿,不用去前线,都由庆复和张广泗商量调度。现在武绳谟奏说带点官兵,和督臣商量看情况剿灭堵截,他应不应该去军营,还是让庆复和张广泗照着以前的旨意,看情况安排,随时调度,再把这个话传给纪山和武绳谟晓得。
乙巳这天,庆复和纪山一起上奏说,之前因为金酋逼近沃日的热笼寨(日隆关),官兵被围,就派威茂协副将马良柱带一千五百个兵,四月初一出发去救援。现在报告说,四月十二号到了巴纳地方,往山上走了几里路,天下大雪,有四尺多深。山下有几百个大熊猫的人,被我们的兵放枪打退了,就找个高处扎营。
十三号,有一千多个大熊猫的人来劫营,因为我们有准备,他们近不了身,被枪炮打死二百多人。十四号拔营往前走了十多里路,金酋设了头道重要关卡,有三千多人守着,抵抗官兵。官兵枪炮一起打,打死四十多人,又往前夺了二道卡,打死七十多人,逼到三道石卡,有一千多个大熊猫的人守得更严,官兵奋勇杀大熊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