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91|评论: 2

[转帖] 男子做了30多年辅警得知被人冒名上学,顶替者已成医院副院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2日,河南省焦作某地公安局辅警席南向现代快反映,1990年高考后没收到录取通知,以为自己落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2022年7月,时年52岁的席南得知,当年他已被焦作卫校录取,但有人冒用他的身份去上学,冒用者后来还成了医院副院长。事发后,虽然当地卫健部门开除了冒用者,但两年多过去,相关人员却迟迟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已经年过半百的席南走上了维权之路,虽然他的人生已经无法改变,但他希望冒用者和造假者能够被追究刑责。

  做了30多年辅警后,他得知当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被冒领

  席南今年54岁,是河南焦作市某地公安局的一名辅警,自1990年高考“落榜”后,他就进入公安系统,成了一名辅警,而且一干就是35年。2022年7月,一个惊天消息打破了席南平静的生活。“孟州卫健委工作人员告诉我,1990年我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被别人冒名领了。”席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卫健委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这时他才知道,当年他高考并未落榜,只是录取通知书被截留,一个叫李某刚的同届考生顶替他上了焦作卫校。


  席南的报考志愿

  得知被冒名顶替后不久,席南来到孟州市卫健委。在名叫“李席南”的档案里,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高考毕业登记、报考志愿书以及体检表等资料。



  席南当年的高考毕业登记、报考志愿书以及体检表等资料

  “见到自己熟悉的笔迹,看着自己当初稚嫩的照片,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我是沁阳人,他老家是孟州的。当时我在沁阳市第四中学上学,冒名顶替我的人在沁阳三中读书,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席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冒名顶替者原名叫李某刚,当年高考后,用李席南这个名字顶替席南的学籍身份入读焦作卫校。毕业后,按照当时的政策,李席南被安排在孟州市卫生系统担任公职。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李席南曾以孟州市西虢镇卫生院副院长身份入选当年的“孟州好医生”。



  顶替者已成医院副院长

  冒名者被开除公职,取消学历

  据了解,东窗事发后,李席南很快被开除公职。

  在席南向现代快报记者提供的相关材料中,孟州市卫健委2022年7月18日《关于给予李席南开除处分的决定》一文显示:孟州市卫健委人事部门在干部档案专审工作中,发现李席南人事档案中的《高中毕业生登记表》《高校招生考生登记表》《收费走读登记表》记载的本人姓名、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学习经历与《入团志愿书》《河南省焦作卫校学生基本情况表》《焦作卫校学员毕业鉴定表》等记载的信息不一致。事发时,李席南已任孟州市西虢镇卫生院副院长。

  上述决定书显示,在发现问题后,孟州市卫健委立即组成调查组对该情况进一步调查。经查,1990年9月,“李席南”顶替“席南”以“席南”之名到焦作卫校入学,并将本人姓名由“李某刚”改为“李席南”,毕业后李席南按当时政策分配到孟州市东小仇卫生院工作。李席南冒用他人身份入学,取得焦作卫校中专学历证书,成为公职人员,之后又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了医师执业证书。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孟州市卫健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李席南开除处分并函告教育部门撤销其中专学历证书。同时,撤销其医师资格证书。



  李席南被处理

  想为被顶替的人生讨个说法

  “从农村出来,考学是唯一出路。听到消息时就想这个事情怎么落到我的头上了,30多年了,真的难以用语言去表达的。”席南告诉记者,顶替上学的事情被揭穿后,对方起初曾联系过他,“后来出了处理结果,就不联系我了,说已经被处理了,不要再找他了。”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孟州市卫健委《关于李席南人事档案材料记载不一致情况的调查处理报告》中,孟州市卫健委还曾给出移交司法部门的建议。不过,据席南介绍,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最终并未落实。

  4月22日,孟州市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席南被冒名顶替一事,有专人在处理,李席南后来确实没有被移送司法机关,至于原因他并不清楚。

  谈起被冒名顶替的人生,席南表示,自己并不想为难别人,但当初的不法之举已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当初是怎么顶替的,至少要让我知道真相,有关当事人和职能部门要给我一个说法。”

发表于 2025-4-2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类似顶替的事件,我看到的不止一次两次了,不过大多数都发生在90年代。因为以前不管是初中复读,还是高中复读,都是有限制的,要么是录取分数高,要么是有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有人就顶替别人不上学的学籍拿来用,然后高考改名,自己去考大学,参加工作。应该在全国普查一下有多少这样的情况,无论是顶替者,还是为顶替者提供便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肃处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