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大邑县交通、规划部门:
作为长期居住在大邑的市民,观察到近年来城区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尤其北街、东街、潘家街等路段高峰期寸步难行,同时老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违停现象频发。结合日常出行感受,现提出以下接地气的建议,供参考:
一、优先解决拥堵“痛点”路段
1.在拥堵最严重的节点架高架/修隧道
- 北街到大邑大道:上下班高峰常堵死,建议修一段“短高架”跨过西街、箭道街路口,让直行车走高架,地面留车道给转弯车和公交,减少交叉冲突。
- 东街到西门大桥:斜江河两岸红绿灯多,车流量大,能否修个隧道直接穿过,避免等灯耗时(像成都有些下穿隧道那样)。
2.二环路关键路口“架桥分流”
- 潘家街、富民路等与二环路交叉口,早晚高峰车多缓行,建议建高架桥让二环路主线车快速通过,地面留辅道给进出小区、商场的车辆,减少“卡脖子”现象。
二、利用高架桥下空间“见缝插针”解决停车
- 高架修好后,桥下空间别浪费!建议:
- 留1条车道给公交和小型车通行,剩下的宽路面划成限时停车位(比如早上8点-晚上8点限时2小时,晚上8点-次日8点免费),优先给周边居民、商户临时停车,缓解“停车靠运气”的难题。
- 装个简单的停车扫码系统,手机就能缴费,别搞太复杂,方便大家用。
三、提两个“小请求”
1.施工别太“折腾”:
- 要是真要修高架/隧道,希望分阶段施工,别一下子全封路,提前告诉大家绕行路线,留好临时通道,别让上班族天天绕远路。
- 晚上尽量别搞噪音大的施工,附近居民要休息。
2.听听大家的想法:
- 方案能不能先公示出来?比如在政府网站、社区贴个图,让我们老百姓提提意见,毕竟每天走这些路,最清楚哪里堵、哪里该怎么改。
普通市民心声:
大家都盼着大邑交通更顺畅、停车更方便,这些建议可能不够专业,但都是平时开车、走路遇到的实际问题。希望部门能实地调研看看,咱们一起想办法把老城的“肠梗阻”治好,让大邑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