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东进战火”!驳周小平《帝国的垂死》臆想危言
谢歌说事
前言:江湖人称带鱼的周小平,一惯以信口开河和臆想危言著称。近日,周同志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在《帝国的垂死》一文的末尾试图“找补”,称美国在中东的举动实为一场“垂死表演”,目的在于渲染“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恐慌,以恫吓国际资本、打击中国经济信心,实为典型的高级黑低级红。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早就有人说过,周小平的文化程度低,几乎从来没有学过一门叫着逻辑的课程,也就根本不懂啥叫逻辑。他此前鼓吹的那啥“对等停靠费论”的逻辑谬误,也是对中美贸易战的错误类比与忽视现实。详见《[color=var(--weui-LINK)]周小平的“对等停靠费”论的逻辑谬误与战略短视》。
周小平的很多观点和所谓建议其实都存在多重逻辑漏洞。6月23日,周小平《帝国的垂死》一文以三张所谓“时局图”为基,编织出一套美国“祸水东引”、中东战火将一路烧至中国西部的宏大叙事。
然而,细察其论发现,周小平满纸皆是脱离现实的地缘臆想与逻辑断裂的危言耸听。周小平该文的核心观点实为空中楼阁,根本就不堪一驳。在这里不妨从三个角度对“平局”观点予以驳斥,对其逻辑错误层层剥皮,打打他这张小脸:
一、地理常识错位:“瓦罕走廊”岂是战争坦途?
周小平文章核心论据之一,是强调中东(尤其是阿富汗瓦罕走廊)与中国西部接壤,因此中东战火可轻易蔓延至中国。这暴露出作者对基本地理与军事现实的惊人无知。瓦罕走廊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终年严寒、地形险峻、人迹罕至,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屋脊”。此处别说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调动,即便是小股武装渗透也需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匮乏的后勤补给线。历史上,任何强权(包括鼎盛时期的英、苏)均未将此视为可靠的军事进攻通道。将这条高海拔的天然屏障想象成美军“引战火入华”的捷径,无异于痴人说梦。所谓“烧进中国西部”的图景,纯属缺乏地理常识的臆想。
二、战争“东移论”:无视复杂根源的机械拼接
周小平文章描绘了一条从叙利亚/巴勒斯坦“注定”烧向伊朗,最终指向中国的战争推进“路径”,并将其归因于“一双无形大手”(即美国)的刻意操纵。这种将中东各区域冲突强行串联成“指向中国”的线性逻辑,是对地区矛盾复杂性的粗暴简化与扭曲。
叙利亚乱局:本质是内战(教派、族群矛盾)、外部干涉(美俄等博弈)、恐怖主义(如ISIS)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产物,其根源深植于该国政治结构、社会矛盾及“阿拉伯之春”后遗症。
巴以冲突:更是长达数十年的历史积怨、领土争端、民族权利抗争的结果,具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历史经纬,岂是美国单方面为“东引战火”而点燃?
伊朗局势:当前紧张源于其核计划、地区代理行动(如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与美以沙等国的战略对抗,是中东固有地缘矛盾与大国博弈的焦点之一。
这些冲突各有其独立的、深厚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彼此间虽有联动,但绝非一个预设的、服务于美国“祸华”阴谋的递进链条。强行将它们拼接成指向中国的“战争通道”,既无视了地区冲突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也夸大了美国操纵全局的能力。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深陷战略收缩与信誉危机,其政策更多是反应式、机会主义的,而非能按预定“路线图”精密操控全局。
三、“舍近求远”悖论:三把“尖刀”何以弃而不用?
周小平文章最具讽刺性的逻辑漏洞,在于其自相矛盾的“三把尖刀”论。它一方面承认台海、朝鲜半岛、中亚是美国理论上围堵中国的“最佳”地缘支点(即所谓“咽喉、胸口、腹部”的尖刀),另一方面却宣称美国因实力不济,已无力在这些近在咫尺、条件更优的区域对中国发难(“拿不动、刺不起”)。既然如此,一个在核心战略方向上都已力不从心的美国,又怎能突然获得超能力,在更为偏远、后勤保障更困难、地缘环境更复杂(涉及中俄伊等多方势力)的中亚/中东西部,“拿得动、刺得起”那把更钝、更远的“西边尖刀”,并成功将战火精准导向中国?
此悖论彻底瓦解了其核心立论。如果美国真如其所言,在东亚前沿已丧失对华军事优势,那么其在中亚/中东方向挑战拥主场之利、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岂非以卵击石?这不仅是军事逻辑的混乱,更是对大国战略理性基本认知的背离。
四、“恐慌表演论”: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脱节
周小平文章末尾试图“找补”,称美国在中东的举动实为一场“垂死表演”,目的在于渲染“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恐慌,以恫吓国际资本、打击中国经济信心。此论同样站不住脚:
一是成本收益荒谬。在中东持续挑起或介入冲突(如支持以色列),消耗的是美国自身宝贵的战略资源(财力、军力、外交信誉),加剧全球不稳定,同样重创投资者信心。美国自身股市、债市、美元信用皆受其害。以如此巨大且不可控的代价,仅仅为了“吓唬”资本远离中国?这绝非精明算计,更像是自残式赌博。
二是现实效果相悖。近年地缘政治动荡(包括俄乌冲突、中东危机)中,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依然是全球资本重要的“避风港”之一。大量国际资本基于对中国市场稳定性、产业链完整性与增长潜力的认可持续流入。渲染“中国即将卷入中东战火”的恐慌叙事,在事实面前苍白无力,市场自有其理性判断。
此外是,该文臆想危言,徒增纷扰
周小平《帝国的垂死》一文,从基础地理认知的谬误,到对中东乱局根源的扭曲解读,再到核心逻辑链条(战争东移、舍近求远)的严重断裂,直至对美方动机与行为效果的脱离实际揣测,通篇充斥着“凭空想象”与“信口开河”。它描绘的“美国操纵中东战火东引中国”的宏大图景,实为基于片面臆想与逻辑混乱编织的危言耸听。
此前,曾经对周小平同志的“对等停靠费论”存在多处逻辑错误,实为典型的低级红进行过批驳,其实也根本不值一驳,再剥皮下去,都要令人反胃呕吐。这位大名鼎鼎混的风生水起的周小平同志在文章中片面夸大中国脆弱性,却对美方困境避而不谈,纯属是人为制造恐慌。周小平同志前面的“对等停靠费论”的常识错误,也存在在文章中的虚构细节与阴谋论叙事。我说这家伙是个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他的拥趸们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周小平文章充斥缺乏验证的断言,例如“美国收购香江某李财团港口资产”无任何公开信息佐证;所谓“美国计划按吨位征收百万美元停靠费”亦未见美方官方文件披露。此类“阴谋论”叙事,与其过去批评“西方媒体霸权”时标榜的“客观引用”原则背道而驰。
理性应对,需摒弃周小平之流的极端化思维。当前中美博弈复杂严峻,但应对之策应基于事实与理性,而非周小平式的以暴制暴幻想。中国近年通过稀土出口管制、WTO诉讼等组合拳反制美国打压,已展现战略定力。若盲目追随周小平的高论,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将中国拖入“伤敌不成反自损”的陷阱。
真正的爱国,应是对国家利益与全球规则的清醒认知,而非像带鱼一般煽动情绪、贩卖焦虑。认清中东复杂现实,洞察美国战略困境,保持自身定力与发展韧性,这才是应对变局的务实之道。周小平同志长期以来无端渲染“战火临门”的恐慌,除了制造不必要的焦虑与误导,别无裨益。剥开周小平这家伙华丽却虚幻的叙事外壳,暴露其内在逻辑的千疮百孔,方能不被此类“地缘死胡同”式的臆测所惑。靠周小平之流撑起舆论门面纯属事倍功半和痴心妄想,其信口开河逻辑混乱之文风也实难堪肩负重任。今天的时代,应当清醒并拒绝周小平之流的妖言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