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035|评论: 1

秒查民隐私,难查姐背景,“亮证姐”到底多可怕?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8-2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秒查民隐私,难查姐背景,“亮证姐”到底多可怕?


                         谢歌说事


        7月22日,广西防城港市一乡村小道,一司机与一辆奔驰车会车,奔驰女司机出示带有“行政执法”字样证件逼迫其让路,同车男子则瞬间当面说出他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事后,司机向多个部门反映未果后遂将相关视频发至网络,播放量超千万。7月31日,派出所民警连夜上门,称视频泄露了对方的车牌,侵犯个人隐私,要求他删除视频并道歉。迫于压力他删除原视频后又打码重发,再度引发关注。

640 640

        当奔驰车的车窗降下,那句“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从女司机口中说出,这场会车的争执就早已超越了路怒纠纷的范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在对方拒绝倒车后,女司机仅凭一个车牌,便精准报出了车主的家庭住址和姓氏。平民的隐私像透明玻璃般被轻易穿透,而这位疑似公职人员的“亮证姐”,却在三天时间里让有关部门陷入“查无此人”的迷局。这种“秒查民隐私,难查姐背景”的巨大落差,比那句“拿证吓你”的威胁更令人胆寒。

        “亮证姐”的神通,暴露的是权力越界的狰狞。车牌关联住址、姓氏,这本是需要严格权限才能触碰的公民隐私信息,却成了她争执时的杀手锏。这不禁让人追问:她手中的证究竟赋予了何种权力?是哪个系统的后门为她敞开了信息查询的便利?当公职人员的身份标识成为威胁平民的特权令牌,本应守护隐私的技术手段成为私人争执的武器,权力的滥用就已经击穿了公平正义的底线。平民在行车记录仪里留下的是事实,而她在权力庇护下动用的却是降维打击,这种不对等的对抗,让每个普通人都可能在某天成为被秒查的受害者。

        讽刺的,还有后续的查案迷局。网友投诉“疑似冒充公职人员威胁”,派出所以“未造成实际伤害”为由不予受理;向12345投诉,同样石沉大海。反倒是受害者被民警要求删视频、向亮证姐道歉,连带着那条暗寓反讽的道歉视频也莫名消失。这边是平民维权处处碰壁,那边是“亮证姐”背景成谜,是有关部门真的查不动,还是自己人查自己人的默契让调查按下了暂停键?三天时间,足够查清一个平民的祖宗十八代,却查不清一个亮明身份的争执者究竟是谁、供职何处,这种选择性失明比权力滥用本身更伤民心。

       权力的可怕之处,不止于滥用的瞬间,更在于滥用后的无人问责。“亮证姐”敢如此嚣张,或许正是看透了这套民难告官,官难查官的潜规则。当平民的隐私可以被随意调取,公职人员的违规行为可以被轻易遮掩,受害者反而要向加害者道歉,这套颠倒的逻辑正在侵蚀社会的信任基石。人们害怕的不是某个“亮证姐”,而是滋生“亮证姐”的土壤,是那些对权力滥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漏洞,是那些对平民诉求敷衍塞责的官僚作风,是那些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惯性。

       这场风波的核心,不是“该不该倒车让路”的路权之争,而是权力该不该被约束的制度之问。如果“亮证姐”的背景最终不了了之,如果信息滥用的责任无人追究,如果要求删视频的民警不用担责,那么下一次,可能会有“亮证哥”“亮证叔”拿着更硬核的特权威胁平民。到那时,平民面对的就不只是行车记录仪里的争执,而是整个权力体系对个体权利的碾压。

       “亮证姐”有多可怕?可怕在,她让每个普通人都看清:当权力失去缰绳,隐私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公平正义,可能需要向特权低头道歉。有关部门与其忙着让受害者删视频,不如好好查查那个“证”的来历、信息的源头、不作为的责任。否则,“亮证”亮出的就不只是某个公职人员的嚣张,更是整个权力监管体系的失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5-8-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辣评:

当晚10点,一场“危机公关”紧急上演:民警领衔,奔驰女助阵,五道黑影夜袭陈宅,强光手电刺破窗户, 一句“删视频道歉,否则按治安法拘留”吓得陈先生的老母亲血压飙升。这场由“亮证”引发的荒诞剧,由此哗啦啦地上演了。这出戏里每个角色都荒诞到极致:本应中立的民警成了“删帖保镖”,疑似公职人员的涉事方竟能直入执法现场。当陈先生被迫录制“道歉书”——“错在挡奔驰的路”“不该曝光被威胁”时,“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问题的人”的剧本已摊在阳光下。乡镇小事秒变全国性事件。愤怒的网友将这件发生在边鄙之地的“小事”迅速推到热搜第一。 “亮证姐”们的傲慢,源于其井底之蛙的无知。他们固守于权力小圈子的幻象,误以为手中的“小权柄”便是世界的全部法则。然而,时代洪流浩浩汤汤,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公民权利意识已然觉醒。任何妄图以权压法、以势凌人的行径,终有在阳光与民意的审视下无所遁形的时刻。有关部门的及时介入调查值得肯定,但公众期待的绝非轻飘飘的“罚酒三杯”。唯有依法严惩、深挖链条、堵塞漏洞、重塑监督,方能回应全社会的关切。“亮证姐”们掀起的风波终将平息。
“亮证姐”要么把自己作死,要么在作死的路上。她的作风决定了她的问题只要查就一定有一箩筐。 任何无知无畏的井底之蛙都难逃被体制抛弃、碾压的命运,他们往往死得就像一只臭虫。
发表于 2025-8-4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现在这种以特权压人的情况见怪不怪了,只是看你认不认真了。

发表于 2025-8-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车牌就查出家庭地址应该无法,官方的解释是5服内亲戚,其实就是最合理的情况。
2个彼此要熟不熟的,女方开始想装个B,下车发现是个半熟不熟的亲戚,于是爆出了对方信息,本来想让对方吃一惊,然后认亲戚,结果事与愿违激化了对方,因为对方完全想的是另外一种情况。
化妆,长大了等原因,导致对方父母也无法认出她是一个关键点。其实只要不是经常见的亲戚,一个女的是很难认出来的。女的后面发现了这个视频,认为事态严重,对他老公工作不利。于是找关系报警,警察肯定也会认为网友爆料的情况与事实不符,或暂时没有办法核对,随便发布会带坏节凑,所以晚上警察要求删视频自然是合理的。而警察也没想到自己登门要求删视频会引燃网友。
所以亮牌本身肯定有问题,但什么查出家庭住址我认为不太可能,想知道真实情况,问下当事人或者当地2方共同亲戚就知道大概了,科学的方法是验DNA,哪怕10代内都可以查的出。而不是瞎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