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56|评论: 7

广安一起离婚“分鸡鹅”竟成司法温情注脚,谁在笑民生的沉重?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8-7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生·评论

====

        广安一起离婚“分鸡鹅”竟成司法温情注脚,谁在笑民生的沉重?




                                 谢歌说事




       近日,官媒发布一篇题为《四川一对夫妻离婚分割53只家禽,法官:多出一只鸡,吃了再离》的新闻因为涉及到广安本地,因此在微信群里引发微友热议,一位网友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笑的离婚新闻”。↓↓↓
640 640

         民生·评论
       广安一起离婚“分鹅”竟成司法温情注脚,谁在笑民生的沉重?

        实话实说,这篇新闻通讯写得很生动,很有现场感。趣味即新闻,我想,或许是因为这个离婚案很具可读性,同时也对基层在调解中的温度给予点赞,所以才引得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

        我留意到,微信群里,不少人把媒体报道的广安这起“离婚多出一只鸡,吃了再离”的新闻当成笑料,媒体也将这场满是“草屑味”的调解捧为“司法温度”的典范,说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好笑,也笑不出来。因为在我看来,这起离婚案中,那些数鹅时的斤斤计较、分鸡时的犹豫和争执里,我读到的不是温情,而是一份说不出来的苦涩,是民生压在底层褶皱里的沉重喘息。

       没有人会为无关痛痒的东西争得面红耳赤。该案中,涂大姐强调“亲手喂的大鹅下蛋勤”,杨大哥较真“小鹅成长有风险”,本质上不是计较几只家禽的归属,而是在争一家人的生计根本。要知道,对城市家庭而言,离婚分割的是房产、存款、股票,这些数字背后是财富符号,可对靠养殖过活的农村家庭来说,29只鸡是油盐酱醋的来源,6只大鹅是孩子学费的指望,2只鸭子或许就是病时的救命钱。当一个家庭的共同财产清单上只剩下扑腾的家禽,当法官的调解笔记里记满“大鹅3只、小鹅8只”的细分,这哪里还是接地气的温情?分明是底层生活在现实面前的窘迫摊牌。

        媒体热衷于渲染“和解鸡”的巧妙,称赞法官“数鹅时的细致入微”,但却有意无意回避了一个更刺目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对夫妻要为几只家禽撕破脸皮?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时,连分割的这点资本都如此微薄?

       司法的耐心当然值得肯定,但把鸡零狗碎的生计掰扯当成“温情注脚”,本质上是对民生重量的轻慢,就像有人赞美苦难是一样一样的。但其实,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不值得去赞美。因为,你看得见乞丐碗里的稀饭够热,但却看不见他为何只能靠乞讨过活?现实中就是这个样子,有人惊叹,拾荒者把废品分类得整整齐齐,却忘了他本可以不必靠拾荒为生。我看见的,那些现实中和真正的民生图景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的滤镜,只有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挣扎。

     其实,在新闻宣传上,即使是正面宣传也会引发负面舆情。“枫桥经验”的核心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可化解矛盾的前提,该是看见矛盾背后的根源。当农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弱到要靠家禽维系生存,当婚姻破裂时连最基础的生产资料都要锱铢必较,这背后藏着的,就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薄弱,是底层群体在市场化浪潮中的被动,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民生承诺尚未完全落地的现实缺口。法官的耐心调解固然是在填补缝隙,但如果只盯着“分鹅分鸡”的技巧,却忽视了如何让更多家庭不必为几只家禽争执,那这样的“经验”再生动也不过是对现实困境的温柔回避。

       网络上的笑声更该让人警醒。当人们觉得“分鸡鹅好笑"时,其实是在用城市视角打量底层生活,用优越感消解底层百姓生存的沉重。那些被当作笑料的细节,“大鹅小鹅要分等”“多只鸡煮了一起吃”,哪一个不是底层百姓对公平最朴素的理解?哪一个又不是藏着的“生活不易和一分钱都不能少”的无奈?

       而新闻对苦难的轻佻解构,本质上则是对民生悲苦的集体失语,就像鲁迅笔下描述的“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如今,这是不是也和鲁迅笔下的“吵闹”里一样,只不过是多了些对底层生活的漠然?司法的温度,不该只体现在分鸡鹅时的耐心,而更该体现在让人们不必为鸡鹅争执的底气。社会的进步,也不该止步于把艰辛调解成温情故事,而要朝着“这样的争执不再必要”的方向努力。当农村家庭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当底层群体有了更稳定的预期,当哪怕离婚了,其家庭的共同财产也不再只有家禽,那时再谈司法温情,才真正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否则,所有对“分鹅分鸡”的赞美,都不过是对民生沉重的精致粉饰。

        民生从来都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每个家庭具体的柴米油盐和鸡鸭鹅狗。倘若某一天,我们都不再觉得“离婚分鸡鹅多一只也要煮了一起吃”好笑的时候,才能从那些争执里看见底层百姓生存的不易,或许也才真正读懂了“民生”二字的千钧重量。


        关注“谢歌说事”,看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8-7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被世人当成笑资的,或许是人家对柴米油盐生计的挣扎,和先生文中的“馒头”一样。

发表于 2025-8-7 08: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昨晚在新闻头条也刷到了。这个在古时候人们会认为判官睿智,是茶余饭后的美谈,当然,要是法官买一只鸡送给他们(54只),那在过去就是一段佳话了。今天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绩还好的背景下,略显有点尴尬,这件事,起码可以说明这两口子不缺物资就缺精神。

发表于 2025-8-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8-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全仕 发表于 2025-8-7 08:59
我昨晚在新闻头条也刷到了。这个在古时候人们会认为判官睿智,是茶余饭后的美谈,当然,要是法官买一只鸡送 ...

应该就是缺物质

发表于 2025-8-7 16: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8-7 23: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
发表于 2025-8-7 23: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