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间,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禾集团)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获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先生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泰禾集团在公告中还表示,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存在资产被冻结、查封的情况,会对公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福建证监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泰禾集团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年报存在重大遗漏,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公司其他八名相关当事人也分别被处以80万元至250万元不等的罚款,合计被罚1140万元。
如今,随着黄其森再度被监察委留置、公司千万罚单压身,这座曾经光芒四射的“豪宅帝国”,正加速坠入深不见底的债务深渊。
01
福建地产首富,曾9次跻身胡润百富榜
黄其森的职业生涯堪称传奇。1965年出生于福建闽清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名教师。在严厉家教下,他15岁就考入福州大学。
1984年大学毕业后,黄其森进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工作。
1992年,年仅27岁的黄其森放弃了“铁饭碗”,创建福建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踏入房地产行业。此后,他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1996年,黄其森成立泰禾(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总裁。
2002年初,黄其森率领泰禾团队北上,拍下通州区潞城镇堡辛村的地块,立志打造“中国第一豪宅别墅”。2005年前后,在地产市场调整期,他又在福州大量拿地,展现出非凡的商业眼光。
2007年,福建三农股票因连续3年亏损被深交所暂停上市,黄其森瞅准时机介入重组事宜。经过三年努力,2010年9月30日,泰禾集团成功借壳福建三农恢复上市,成为当年中国唯一上市的地产股票。
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
此后,黄其森带领泰禾集团一路高歌猛进。他先后获得“2015中国房地产品牌贡献人物”“2015中国上市公司最受尊敬董事长”“改革开放40年时代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泰禾集团在房地产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企业。
在辉煌时期,泰禾集团在2017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黄其森也曾登顶福建地产首富宝座,9次跻身胡润百富榜。
02
董事长被留置,公司遭处罚
黄其森被留置的消息来得突然。泰禾集团在公告中并未透露黄其森涉嫌违法的具体事由,仅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事项进展并及时披露。
经查明,泰禾集团存在两项违法事实:一是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二是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2020年7月6日至2022年12月13日,泰禾集团系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和“16泰禾02”“16泰禾03”“17泰禾01”“17泰禾02”“18泰禾01”“18泰禾02”等6只债券发行人(以下简称债券发行人)。
2020年7月6日至2021年5月8日,泰禾集团发生13起诉讼,标的额累计达967,369.95万元,占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8.21%,其中有12起诉讼的标的额超5,000万元;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2月13日,泰禾集团发生10起诉讼,标的额累计达619,060.73万元,占公司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1.84%,其中有9起诉讼的标的额超5,000万元。
泰禾集团应当及时披露前述诉讼,但公司迟至2023年5月26日仅披露其中1起诉讼,其余22起诉讼至2025年2月6日才陆续披露完毕,不符合《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八十条第一款和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
泰禾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及债券发行人,未在其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诉讼,不符合《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七十九条,以及《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0号)第五十一条第一款、《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7〕17号)第三十六条、《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1〕15号)第五十一条、《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8号——公司债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证监会公告〔2016〕3号)第三十八条等规定。
泰禾集团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八十条第一款和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泰禾集团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决定对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对黄其森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葛勇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对王景岗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对黄耀文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对邵志荣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对李卫东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对刘向民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对阮仕江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03
两年前便退市,已经资不抵债
两年前,泰禾集团已从A股黯然退市,如今的它,早已深陷“资不抵债”的泥沼。回溯过往,高杠杆曾是其撬动销售额增长的“密钥”,却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深重隐患。
2018年,泰禾的现金流率先亮起红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6.85亿元,资金链紧张的信号初现。2019年,公司一边全力催收款项,一边发行利率高达15%的债券,靠着这份“硬撑”才勉强偿还了当年债务,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可真正的考验,在2020年如期而至。
这一年4月刚开场,泰禾就接连被法院立案强制执行。4月1日,北京四中院的1.34亿元执行案找上门;仅隔两天,4月3日上海宝山区法院又添了555.35万元的执行需求。
等到7月,“雷”再也藏不住了。禾出现了公募债券违约,债务危机彻底从幕后摆到了台前,再也无法回避。
危机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2022年3月16日,泰禾又突发变故:公司公告称董事长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董事会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由两位联席总裁临时主持经营。
直到八个月后黄其森回归,这段“群龙无首”的日子里,泰禾的业绩预告大幅变脸,最终被实施ST。
逾期的债务也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截至2022年10月28日,已到期未归还的借款本金,已经高达584.51亿元
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经营又接连动荡,泰禾的股价自然一路走低。
2023年,因为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它触碰到了A股的退市红线,最终在当年8月4日正式摘牌。
退市之后,泰禾不得不加快资产处置的脚步,曾经的“辉煌印记”也成了被拍卖的标的。
2024年7月23日,上海清算所的公告显示,上海舜晟建设集团以约6.6亿元拍下了泰禾大厦。
这栋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建筑,曾是泰禾集团华东总部,见证过这家“千亿房企”最风光的时刻,如今却由泰禾的子公司作为拍卖方,成了偿还债务的“筹码”。
即便在2024年,泰禾的经营数据也没能迎来转机。
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4亿元,同比虽有25.78%的上升,但归属两网或退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213.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0.94%。
对此泰禾自己解释,亏损增加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部分经营主体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或清算,持有的投资性股权和重要资产被拍卖、抵债,导致投资损失大增;再加上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值,公允价值变动和资产减值损失也跟着大幅增加。
到2024年末,泰禾的资产总计约1647.07亿元,负债却高达1871.38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已变成-238.14亿元,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更严峻的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被查封、扣押、冻结或抵押、质押的资产账面值合计1071.79亿元,占总资产的65.07%,超过六成的资产都被“套牢”。
哪怕报告期内收到了9.47亿元政府纾困资金,泰禾自己也坦言,剩下的资产,仍面临被拍卖或抵债的风险。
诉讼压力同样步步紧逼。截至8月15日,泰禾所有未结案件的累计诉讼金额已超过净资产的10%。而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短短两个月间,除重大诉讼外,公司又因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新增非重大主诉及被诉案件338起,涉案金额合计13.24亿元。
如今,黄其森被留置,但这场早已席卷多年的债务困局,显然还远未到落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