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基于足球基础、社会氛围、青训体系、高校资源、群众足球等五大维度,同时结合教练实力和最新热身赛表现,对参加首届川超比赛的四川全省21个市(州)球队做出的实力评估与排名预测,仅供热爱四川足球运动的朋友们作为谈资。
一、塔尖上的成都队(第1)
高校资源断层领先。成都体育学院男足连续三年蝉联“贡嘎杯”冠军,2025年向职业梯队输送12名球员。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为球队提供AI战术分析和运动康复支持,足球人才密度全省无出其右。
硬件与职业资源碾压。德瑞青训基地为成都蓉城输送半数一线队球员,青训体系成熟度全省标杆。
群众基础与文化渗透。2024年举办2.68万场足球赛,参与人数超10万,社区赛事密度全国领先。
二、西区霸主乐山队(第2)
教练团队专业化。前国脚文良庆引入日本J联赛青训体系,C级教练申旭东主导的青训团队在2025年川超选拔中吸引超200名青少年参与。
硬件与高校支撑。乐山奥体中心(3万座)硬件全省第三,热身赛击败四川省U16全运会队。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提供场地和体能训练支持,乐山师范学院与球队共建“教练培训中心”,战术素养领先西区。
群众赛事体系完善。业余联赛覆盖全市8个区县,参与球队超50支,基层赛事活跃度全省前三。球迷群体“嘉州雄鹰”主场氛围火爆,2025年川超选拔参与人数众多。
三、北区双雄绵阳队(第3)与德阳队(第6)
绵阳队特点: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中学共建“智能足球实验室”,运用AI分析球员数据,战术执行力可能有大提升。绵阳师范学院为球队提供稳定的大学生球员补充。青训与职业资源联动,职业俱乐部四川九牛曾在此设青训基地,热身赛2:1击败遂宁。“足球之乡”三台县底蕴深厚,2025年川超选拔吸引150名爱好者,基层赛事覆盖全市10个区县。特聘顾问余东风战术经验丰富。
德阳队特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提供航空体能训练方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球队设计战术模型。群众参与度北区第二。2025年川超选拔吸引130名爱好者。欧足联职业教练与本土专家组成“金牌教练团”,科训融合理念提升战术多样性 。
四、西区黑马攀枝花队(第4)
彝族球员占比超30%,身体素质突出。攀枝花学院体育学院与当地中小学合作培养苗子,高原训练基地提升体能储备。热身赛表现稳定,2:2战平宜宾,展现战术韧性。高校资源在西区排名第二,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技术支持。
五、南区铁三角自贡队(第7)、泸州队(第11)、宜宾队(第12)
自贡队特点:教练与高校协同,主教练成都体育学院教授牛锦山引入“控球压迫战术”;四川轻化工大学新增“足球运动康复中心”,为球队提供专业医疗支持。硬件与职业底蕴;职业俱乐部自贡长淮建设曾获2024年川亚军;“灯城燊龙”球迷文化独特,2025年川超选拔吸引150名爱好者。
泸州队特点:前国脚魏群执教有望提升战术执行力,西南医科大学与泸州青藤俱乐部共建“运动医学联合实验室”,2025年培养C级教练20名。还有四川警察学院提供不可知的支持。热身赛2:0击败宜宾,展现防守韧性。青训体系依赖俱乐部主导,基层赛事覆盖7个区县但参与球队仅30支。短期内难以突破南区第二梯队。预测排名第11位,存在小幅波动可能。
宜宾队特点:前全兴名将邹侑根执教提升战术灵活性,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提供活跃的校园足球氛围。但市体育中心(6000座)硬件全省最弱,限制主场优势。热身赛0:2负于泸州、1:2输给乐山,进攻端依赖个别球员个人能力。
六、中游球队南充队(第8)、雅安队(第9)、遂宁队(第10)
南充队特点:有川北足球重镇底蕴,西华师范大学与南充首力竞技俱乐部共建“川北足球研究院”,2025年新增足球专业硕士点,高校资源在东区排名第二。热身赛4:2击败广元。群众参与度较高,2025年川超选拔吸引140名爱好者,业余联赛覆盖9个区县,参与球队超40支。
雅安队特点:四川农业大学提供高原训练方案,热身赛7:3大胜甘孜展现进攻潜力。雅安体育中心(2万座)设施中等,业余联赛覆盖6个区县,参与球队超30支。
遂宁队特点:足球基础薄弱,职业资源匮乏,热身赛1:2惜败绵阳。高校资源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主,技术支持有限。
七、第三阵营巴中队(第13)、内江队(第14)、达州队(第15)、广安队(第16)、广元队(第17)、资阳队(第18)、眉山队(第21)
这些市高校资源有限,内江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足球人才输出薄弱,缺乏专业教练团队。
青训与群众基础待提升,主场氛围一般,基层赛事体系待完善。2025年川超选拔参与人数均不足100人。
其中,眉山队存在重大变数,关键在于其能否利用好辖区内的锦城学院等高校资源。
八、少数民族自治州阿坝队(第19)、甘孜队(第20)、凉山队(第5)
凉山队特点:民族青训崛起,“彝族足球之乡”布拖县与成都足协合作建立“微光行动”青训基地,2025年首批15名彝族球员进入成都蓉城U15梯队;西昌学院吸纳本地体能出色的青年才俊,形成“体教融合”特色。业余联赛覆盖全州17个县市,参与球队超40支,民族特色足球文化浓厚;热身赛1:2惜败乐山,展现成长空间。
阿坝、甘孜队受地理与经济限制,基层赛事覆盖县市,但球队规模极小。2025年川超选拔参与人数不足30人。高校资源以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为主,足球普及度全省最低。(本人微信公众号:肖尧武个人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