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2|评论: 4

[交流共享] 《活着唱着》主演 赵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4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  演   赵  丽




主演: 赵小利 / 甘贵丹 / 严西湖 / 严黄河 / 邓秀荣 / 刘敏 / 李唐容 / 苏光金 / 高成根 / 万明华 / 王三云 / 赵洪琼 / 赵国相 / 刘国华 / 严方忠 / 唐茂森 / 陈子豪 / 唐光权 / 邹宁 / 方琼 / 李银成 / 王文训

剧情简介

《活着唱着》是2020 上映的一部剧情 剧情片 类型的影视作品,剧团老板娘赵丽面临剧院即将被拆除的窘境,她四处奔波,希望能找到一条出路,让剧团大家庭免于分崩离析的命运。赵丽的侄女丹丹是剧团的台柱子,一心想去大城市打拼的她,也即将离开剧团。剧团的未来和侄女的前途让赵丽左右为难,逐渐积累的秘密和压力让她喘不过气。面对生活中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赵丽将何去何从......


赵小利13岁入行,从泸州启程,辗转广汉、贵州多地唱戏,最终扎根成都。作为草根出身的川剧演员,她数十年坚守在民间舞台,如今不仅成为剧团班主,更在电影《活着唱着》中本色出演剧团团长,并凭借这一角色入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斩获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女主角,同时提名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image.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护川剧一周年:一个草根剧团的漂泊与坚守


2025-09-23 15:40 发布于:四川省


十二年前,本报曾以《12人的小戏台 演绎戏剧人生》为题,报道青白江清泉镇花园沟青年川剧团辗转乡野、坚持演出的故事。那时,他们刚刚成为2012年成都市唯一获得文化资金援助的民间草根剧团,带着四五百个传统剧目,在老旧的水碾房里唱着没有台本的“条纲戏”。

f1a1fabb487841888570f13552136a0a.jpeg

十二年后,在《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施行一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回访这个剧团。时代给了他们机遇——剧团负责人赵小利参演的电影《活着唱着》入围戛纳、提名金鸡;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使用了十多年的老剧场(清泉镇敬老院旧址)已经拆除,演员为谋生开起网约车,观众依旧寥寥,传承依旧艰难。

badb9a7476ad4c15a7ff5936292efe94.jpeg

十二年前,本报曾以《12人的小戏台 演绎戏剧人生》报道了青白江清泉镇花园沟青年川剧团辗转乡野、坚持演出的故事。图为赵小利正在进行登台前的准备,照片拍摄于2013年

赵小利:站在老戏台上最后唱一回

8月20日,我们见到赵小利和她的丈夫严西湖时,他们正在清泉镇敬老院旧址(也是剧团使用了十多年的老剧场)做最后的物品搬迁。
这里曾是当地政府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的演出场地,2023年被鉴定存在安全隐患,剧团只得搬离,2025年8月底老剧场已被拆除。赵小利和严西湖站在那个曾经回荡过无数唱腔的戏台上,清唱了一段《八郎回营》选段——这是他们与这个舞台的告别。

cdb9fae163c944c9b6431b5d58d17362.jpeg

8月20日,赵小利和丈夫严西湖站在清泉镇敬老院旧址(老剧场)的舞台上,清唱了一段《八郎回营》选段——这是他们与这个舞台的告别。
赵小利13岁入行,从泸州启程,辗转广汉、贵州多地唱戏,最终扎根成都。作为草根出身的川剧演员,她数十年坚守在民间舞台,如今不仅成为剧团班主,更在电影《活着唱着》中本色出演剧团团长,并凭借这一角色入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斩获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女主角,同时提名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但这些光环并没有改变她与剧团的现实困境。
“我现在平时都在崇州的一个川剧团‘搭班’唱戏挣钱。”赵小利说得很直白,“自己一手创办的剧团,不想看着它就这么没了,但眼下第一是生存。”
她望向老剧场,语气平静却沉重:“真希望我们能一直唱下去。”

b00a527ddc99402c9222444ee8325640.jpeg

搬离老剧场(清泉镇敬老院旧址)后,赵小利和剧团另一名成员张国培(左一)平时就在其他川剧团“搭班”唱戏,图为9月4日赵小利和张国培(左一)在崇州的一家川剧团演出。

唐光全:开网约车的变脸演员

唐光全,46岁,川剧变脸演员。11岁学戏,三十多年没离开过舞台。2013年加入花园沟青年川剧团,是当时最年轻的团员之一。
搬离老剧场后,固定演出场地没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开起了网约车。

e1b09f55b927475494084d89c8253287.jpeg

9月19日,清泉镇文艺汇演现场,唐光全正在后台候场

“有表演的时候我就回来,没表演就出去跑车。”当我们终于于9月19日清泉镇文艺汇演现场见到他时,他略显不好意思地解释之前多次拒绝采访的原因——“真的太忙了,时间拼不起来。”
从小学习川剧的他,当然希望“能一直站在台上”。但现实是,他必须一边手握方向盘,一边等待舞台的召唤。
“如果哪天我们能有固定的场地,如果还能走上更大的舞台……”他顿了顿,没再说下去,只是笑了笑,转身准备上台。

1a0a141b7e084fc8ba3b8d5e9bc054da.jpeg

9月19日,清泉镇文艺汇演现场后台,唐光全(右二)正在与剧团成员交流

彭涛:为草根剧团奔走的基层工作人员

“我从2011年来清泉工作就知道他们了,这么多年,真的不容易。他们是我们青白江土生土长的民间川剧团,就这样没了很可惜。”说话的是清泉镇民生办工作人员彭涛,多年来她一直心系这个本土剧团。
剧团搬离老剧场后,她一直积极为他们找出路:协调镇上的文艺演出场次、引荐其他镇街的文化负责人、向上反映剧团困境……
9月19日,当她忙完当天镇上的文艺汇演活动后,我们跟随她来到城厢镇。她特意带上赵小利,介绍给城厢镇文化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以后有演出机会,有场地,能不能优先考虑一下赵老师他们?”
没有宏大口号,只有切实的牵线搭桥。她说,自己能做的不多,但“能帮一点是一点”。

ce7d45c08c46437bb00f92a45444f8e9.jpeg

9月19日,清泉镇文艺汇演结束后,彭涛(左一)特意带上赵小利前往城厢镇,介绍给镇上的文化工作人员。

立法一年间:或许希望已在萌芽
在跟踪采访的一个多月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川剧传承保护立法之后的一些细微变化。
9月2日,赵小利和剧团成员应青白江区委党校之邀,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川剧知识普及。这不再是舞台上的表演,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演员们从台前走到党校的讲台前,向在场的学员干部们讲述川剧的历史与精髓。这也成为《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后,传统文化走进培训课堂的一个生动缩影。
更令人欣慰的是,演出邀请正在增多。除了本地的清泉镇和邻近乡镇,就连广汉的高坪镇也向他们发出了邀请。虽然每场只有几百块的收入,但至少是一条出路。
“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家。”赵小利说,有了根,才能好好唱戏。

16da6f7611aa4e57a567d46af7970c9c.jpeg

9月2日,赵小利和剧团成员登上了一个特殊的“舞台”——青白江区委党校的讲台,为他们进行川剧知识普及。
十二年过去了,这个剧团依然只有十多人,观众依然多是白发老人,他们依然在漂泊。
但有些东西也没变:严西湖依然一个人包办锣鼓梆弦,赵小利依然什么角色都能演,唐光全依然在等一个属于他的舞台。

tmj

发表于 2025-9-24 06: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几个熟悉的人 名涓祝福老师们幸福健康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25-9-24 07: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小利对川剧的坚守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几十年与川剧不离不弃太难得了。坚难困苦的日子但愿能早点过去,她和她剧团的事迹也是众多民营川剧团普遍存在。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我虽然离开川剧舞台四十年了。但心系川剧喜爱川剧的心永远未变,此生来能从事川剧也是我人生一件遗憾。在此真心希望她们的情况能够好起来,观众有戏看。演员有戏演,政府多多扶持民营川剧团。

发表于 2025-9-24 07: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打错一字,应该是我此生(未)能从事川剧。而非(来)字,也不知道怎么(修改错字)。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