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由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提到,少子化背景下,部分城市因生育高峰期扩建的公办学校出现学位富余,建议调整规划,优先向流动儿童开放学位。
《报告》显示,近年来留守儿童规模下降,而流动人口持续扩大。2020年,全国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有5026万人属于流动人口,占总青少年人数的31.8%。流动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更倾向于城市定居和长远规划,但现实挑战仍存在。以南方某市城中村为例,2023年公办小学招生6个班,2024年只剩5个班;积分入学学位从104个降至20个,降幅超过80%。一边是公办学位富余,一边是流动儿童入学机会不足,形成明显反差。
为解决问题,《报告》提出多项建议:调整学位规划,降低入学门槛,减少社保限制,完善流动儿童跟踪机制,并探索分步取消积分等级排序。同时,鼓励公益组织协助改善生活环境,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专家认为,制度优化与社会协同是保障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关键,既能提高学位利用效率,也能回应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