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之殇,广安賨城里一废品站堆积如山,谁在纵容乱象掐灭城市亮点?
谢歌说事
广安西溪河畔,以“星河连西溪·不夜賨城里”为号角,倾力打造的川东夜间经济新地标引人入胜。可没人能想到,与賨城里公园直线距离仅50米的西溪首府二期楼下,竟藏着一处刺眼的伤疤。网友反映:一家废品回收站,常年霸占100余平方米公共通道,将各类废品堆成小山,硬生生给这座城市的夜光彩带打了个难看的补丁,简直不像话。
视频点击↓↓↓
,时长00:17
[color=rgba(255, 255, 255, 0.8)]
这50米的距离,丈量的何止是公园与废品站的距离,更是城市规划的初心与城管失职的落差,是夜经济的热闹与公共利益被漠视的冰冷反差。若说临时占道的商家座椅尚属烟火气的点缀,那这家废品站的常年累月堆砌废品则是赤裸裸的违规。塑料瓶、纸箱、旧家电杂乱堆叠,风吹过时塑料薄膜漫天飞舞,下雨时污水顺着通道流淌,刺鼻的异味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
更令人揪心的是隐患:随着理工大学教师公寓入住,这里的人流量陡增一个量级,往来行人、消费群体络绎不绝,随手一个烟头,都可能点燃堆积的废品,酿成火灾,而回收废品时的金属碰撞声、运输车的轰鸣声,又成了周边居民的噪音噩梦。经营者口口声声说“职业不分贵贱”,可“尊重”从不是漠视公共利益的挡箭牌。当个人的生意事业建立在侵占公共通道、威胁他人安全和破坏城市环境的基础上,这样的“事业”,早已背离了职业尊严的底线,只剩下侵占公共领域的自私的贪婪。
比废品站更刺眼的,是城市管理部门的集体失声。业主投诉多次,物业说管不了,城管称在协调,环保叹难根治,一句句敷衍的托词,背后是责任的甩锅与担当的缺失。众所周知,公共通道属于全体业主,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100余平方米的占道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常年存在的顽疾。消防隐患、噪音扰民、环境破坏,哪一条不是明确的管理职责?可偏偏,当城市把资源倾斜给夜经济,政府精心雕琢賨城里的每一盏灯每一处景观时,对眼皮底下的乱象却视而不见。难道“夜经济标杆”只需要光鲜的面子,而不需要整洁安全的里子?难道賨城里的川东新地标的打造,竟抵不过一个废品站的违规占道?真是咄咄怪事,而这就发生在某城管的眼皮底下。
我们以为,广安发展夜经济不易,从主题策划到业态布局,耗费的是心血,寄托的是城市提质与民生改善的期待。“星河连西溪”的浪漫,本应是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美好记忆,可如今50米外的废品堆成了反讽,游客刚被不夜城的璀璨吸引,转身就撞见杂乱的废品山,市民饭后想逛公园却要绕开占道的垃圾,这样的体验,如何留住人气?这样的亮点,又怎能经得起细看?
废品站掐灭的不是一盏灯、一处景观,而是城市管理的公信力,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若想让“星河连西溪”的光芒真正照亮川东,就必须撕掉这处伤疤,对违规经营者不能止于劝导,要依法清退从严处罚,对物业城管环保等部门,更要追问责任,为何失职?为何纵容乱象?唯有拿出动真格的治理决心斩断不作为的链条,才能守住城市的整洁与安全,让精心打造的夜经济亮点,不再被废品堆掐灭,真正成为广安的骄傲。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