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36|评论: 7

转 周洋挨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奥冠军周洋挨批 网友力挺——周洋,你没有错法律界 http://www.mylegist.com 2010-03-08 11:43  我的自留地
http://news.mylegist.com/1604/2010-03-08/21823.html

周洋在冬奥会上夺冠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句印象深刻的话:“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深深被打动了一下,这是一句伟大的人话!授课时还作为案例讲了一番。当看到记者去周洋家采访的场景:十几平米的蜗居,身体有疾的母亲,厚道朴实的父亲,更感到这句话的震撼,它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凸现着理性的力量,展现着90后的光彩。正因为这句话,使周洋变得更可爱!更美丽!更风采!更亲切!更真实!

http://www.mylegist.com/uploadPic/article/2010-03-08/content/1268019768030.jpg

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放官腔 冬奥冠军周洋挨批

    不幸的是,昨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对周洋的壮举颇有微言,认为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并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并把可爱的周洋贬称为:“小孩”。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则深刻领会上级意图,提出:改变现状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要靠于丹的力量,百家讲坛的力量来恢复”。真是可笑之极!

又是一奇谈怪论,每年的两会越来越像春晚,某些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发言越来越雷人了。

运动员夺冠,感谢谁,完全是个人的自由,言为心声,否则,言不由衷。   

难道每个运动员都要用统一的模版的致谢词?从天地君亲师,三皇五帝,党政群共妇谢起?如此,问题也不在周洋自身,体育总局为什么不制定统一的致谢手册?看来加强德育的不应是周洋,而应该是于副局长和高主任们。

姚明应该先谢谁?他的伟大,首先来自于相对平庸的父母,是他们给了姚明巨人的身材---否则,姚明去NBA捡球都没资格!所以,姚明首先应感谢给了他身高的父母,而不是首先感谢伟大的国家、党、政府、体育总局、上海体委、某某教练。

运动员的成绩首先基于天赋,继承父母的基因。这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这也是著名运动员拿高薪的原因,先天的秉赋是成功的基础。后天的训练,只是辅助条件而已。体育总局的领导难道连这点常识都不清楚?

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成为为国增光的工具,周洋们为国增了光,还要先感谢国家,这起码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为什么先感谢国家,而不先感谢党?“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体育总局的领导们不至于如此思维混乱吧?

于副局长们自所以在堂堂的神圣的政协会议上小题大做,跟周洋这“小孩”过不去,恐怕另有原因。如果周洋很世故,会首先在感谢国家的帽子下,紧接着感谢体育总局的领导,这恐怕是于副局长最愿意听到的。

周洋,其实你不懂于副局长的心。

周洋你没错!

周洋你挺住了!

周洋:三八节快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3-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德”育教育其实是奴化教育。
没有先感谢国家之所以让于局长老羞成怒,其根本原因就是于局长们感觉到失落,周洋没有给于局长们提供邀功求赏的理由,他要为自己争取,同时想加强对运动员们的思想控制。

发表于 2010-3-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周洋“为国争光”了吗?应该是于局长代表国家感谢周洋嘛

发表于 2010-3-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副局长何必酸溜溜代祖国喝醋?                           


  稿源:南方都市报 全国订报 摘要:在全球妇女欢度节日前夕,有一个妇女挨批了,那就是刚刚在冬奥会上夺冠,深情地感谢父母的周洋。

    在全球妇女欢度节日前夕,有一个妇女挨批了,那就是刚刚在冬奥会上夺冠,深情地感谢父母的周洋。3月7日,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批评道:“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并上升到品德高度,表示今后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3月8日《南方都市报》)

    感谢父母而没先感谢祖国,居然错了,而且错得如此严重,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也就没有运动员本人,连人都不存在,哪来的奥运冠军?把感谢父母放在第一位,实在看不出错在哪里。我们常常把祖国比做母亲,那只是比喻,和亲生父母毕竟差一个层次,想来大度的祖国母亲还不至于喝运动员亲生父母的干醋,而强迫周洋先感谢自己。于副局长强行出头,站起来代祖国喝醋,出发点是“个人成绩的取得与国家的培养和投入是分不开的”。

    不错,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祖国的培养,尤其是中国的运动员,在金牌策略的驱使之下,为培养一个能夺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以2008北京奥运计,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曾经明确地告诉记者,我国平均每枚奥运金牌投入近1570万元。这是平均数,具体到个人,又千差万别,比如对刘翔的投入,远远高出这个数字。因此,运动员感谢祖国,应该。不过,硬要强迫运动员把感谢祖国当做口头禅,时刻挂在嘴边,就显得霸道了点。我国对杰出运动员实行高额投入,是体制使然,假使改变了体制,我们的运动员难道就出不了成绩,夺不了金牌?放眼一些西方国家,对运动员的财政投入少之又少,然而夺得的奥运金牌比中国还多,这又如何解释?将运动员的成绩拴定在离不开祖国的培养上,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的嫌疑。如果硬要评功摆好,运动员最先感谢的,应该是地球,它给了运动员赖以生存的空间;是宇宙,它给了运动员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甚至于可以说,他们把感谢对象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他们自己。从中学开始,政治老师就教导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没有内因,就不可能有变化,石头无论如何也孵化不出鸡蛋。援理,没有运动员本人的天赋,是无论如何也夺不来金牌的。比如于副局长,国家即使把所有的钞票都砸他身上,也不可能成为奥运冠军。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没有了人民,也就没有了国家。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社稷即国家,它的位置,永远都应该在人民之后。运动员及其父母,都是人民的组成部分,是理所当然排在第一位的,于副局长有什么干醋好喝? □谢浮名

发表于 2010-3-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想斌:哪个母亲会在乎感恩的排序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9日07:56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马想斌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在政协会议上批评冬奥会冠军周洋,称应该先感谢国家,再感谢爹妈。(3月8日《新京报》)

  已故的大师季羡林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每个人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身之母,一个是养生之母。而这养生之母,便是国家。周洋的获奖感言尽管朴素、真切,但在体育总局的领导看来,周洋是忘恩负义之辈,感谢了生身父母,怎不感谢作为养生父母的国家呢?

  当然不能忘记,不仅不能忘记,而且还要最先感谢国家。因为多少年来,民众一直被教化,个人获得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尤其是在“举国体制”的体育界,国家花大量金钱和精力,多年培养一个运动员。尽管金牌是挂在运动员自己的胸前,但成绩却是国家的。

  于是有网友说,就连在除夕夜过年,自己的快乐都是春晚给的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洋那句感谢父母的话,的确出了问题。问题就在于周洋功成名就之后,没有把自己的利益诉求放置到体育总局的规划要求之中。因为我们从于再清副局长的批评声中,听到的是,如果不是局里支持中国短道速滑队,会有周洋的今天吗?

  同样,我也在于再清副局长的批评声中,由衷地佩服他的那颗爱国赤子心。因为副局长的位置让他不仅忽略了作为“人”的自己,而且也眼里没有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在没有个体的时代,我们习惯了运动员在获奖后,感谢国家、感谢领导和教练的激情抒怀。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运动员出现在奥运赛场最终获得金牌,已经就是在为自己的国家争得荣耀。更何况,哪位“母亲”会责怪自己的孩子在感谢时的排名次序呢?于再清之所以这么跟周洋较真,是因为他身为副局长,周洋没感谢国家,就意味着没感谢体育总局的领导,而领导代表着这个国家。

  官员要讲政治,但不能把什么事都提高到政治的层面,政治权力是讲究排序的,但感恩的心岂能按照政治权力的运作,来排序呢。

  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有了成就先感谢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最起码的人性。周洋在获奖后表现出孩子般的率真和单纯,告诉于再清副局长,一个人知道对父母的感恩,他一定是人,一个人不知道对父母的感恩,可能是个机器人。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0-03/09/content_2813888.htm

发表于 2010-3-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副局长的“国家”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
文章提交者:十年砍柴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有一次问众多的官员:假如父亲和君王患上同一种病症,只有一粒丸药能治病,你们是救父亲还是救君王。多数官员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毫不犹豫地说先救君王呀。而邴原说,当然先救自己的父亲!对邴原的回答,曹丕并没有责难他不够忠诚,因为才华出众的曹丕知道,一个人爱自己的父母,是出自天性。而效忠君王,则是后天培养的,里面掺杂着许多利益的因素。
     在中国古代,君王和父母谁最重要,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难题。谁都知道,父母生养自己,出乎人性,当然是首先要爱父母,但君王这个大家长,总要吃天下小家长的醋,希望自己的权威不经过任何家庭、家族乃至父母的过滤,直接到达每一个臣民的心底里。所以,在寻常百姓的堂屋神龛里,供奉的牌位是这样写的:天地君亲师之位。天地没有人格,天地也至高无上,皇帝自己都称天子,要诚惶诚恐祭拜天地,因此必须排在前两位。余下的三位,君王就当仁不让排在前面,接下来才能是祖先、老师。这个秩序是乱不得的,若是“亲”排在“君”的前面,那就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是藐视皇权,离叛逆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中国人面对奈何不得的政治权力,形成了坚韧而通达的生存哲学。说归说,做归做。绝大多数人心底里如邴原那样,更爱自己的父母,只是不会像邴原那样实话实说,而是和皇帝心照不宣地做戏。既然皇帝和朝廷希望老百姓接受爹亲娘亲不如君王亲的价值观。那我就口头上承认罢了,喊喊口号也无所谓。皇帝也知道既然以孝治天下,只要老百姓口头上承认“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行,何必非得要人家灵魂深处闹革命?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谈起有运动员夺冠后感谢父母,说:“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对此他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此前,女运动员周洋在冬奥会上夺冠后说“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感动了很多人。不知为什么,这条新闻让我联想到曹丕的问题和邴原的回答。
     我们知道,到明年帝制覆亡已整整一百年了,没有了君王,但类似的问题还存在,那就是国家或者领导、组织和父母相比,谁更重要?90后女孩周洋不谙世事,说了句实话,如果她接受于副局长所强调的“德育教育”,登上讲台后说出的是领导们喜欢听到的标准答案,首先感谢国家感谢领导,然后再感谢父母,排序政治上无比正确,那我看,周洋已经进步到可以当政协委员了。
     “国家”这两个汉字在中国社会不同的语境中,其概念和内涵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它是country,所凸显的是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中国,比如说我们生活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里;而有时候它又表示是state甚至government,比如我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生长的土地,爱是自然萌发的,因为生于兹,养于兹,这土地上尽管有许多不理想的现象,可以批评,可以去改良,这一切都基于对这块土地的爱。而对含义为state的国家,爱是有条件的。一个公民爱一个国家决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着之所以爱的理由。比如这个国家保护你的安全,这个国家有良好的制度让你接受教育、医疗以及安度晚年,这个国家让你走到境外感觉到尊荣。其实对父母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遗弃甚至虐待孩子的父母是没有资格要求孩子以爱来回报他,否则的话就是那种“父可以不慈儿不能不孝”的封建道德了。只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父母对儿女的恩惠与爱护相比较国家对一个人的庇护来说,感觉到更具体。所以把父母排在国家之前,乃是一种自然的表达。
     当然,对周洋来说,国家和政府对她的成功,恐怕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因为国家首先是投资者,在她身上花了不菲的资金,让她训练让她参加比赛。从这个层面来说,于副局长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他没有要求靠自己花钱闯出一片天地的台球冠军丁俊晖和赛车手韩寒如此表态。然而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周洋也给予了投资者合理的回报,因为投资者需要的就是金牌,这是对国家最恰当的报答,有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其实不重要。就如一个企业请了一个经理人,他感谢董事会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盈利,而非在会议上一再强调感谢董事会的信任云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