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雅安日报》报道,雅安市两个自发环保小组成员3月10日到成都参加“地球一小时2010活动启动仪式(中国·成都)”,同全球七大洲的众多环保人士一样,点亮孔明灯,祈愿全人类共同保护地球。
雅安市民有这种参与意识,政府是否可以考虑也参与其中呢?
成都是中国首个以政府名义参加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城市。我市也可考虑积极加入到此项活动中,以此为契机,向外界表明我市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倡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倡导市民逐步步入低碳生活方式,共建生态家园。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这项活动始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悉尼,此后迅速席卷全球。2009年,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个城市参与活动。
中国已把低碳经济纳入总体发展战略。低碳经济是今年全国“两会”热点关注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长刘守培就在全国“两会”上建议,以雅安市为核心区,携手周边几个市州,共同打造“国家生态低碳经济示范区”。
雅安具有充分的优势来发展低碳经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与我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和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目标高度契合。参与此项大型的全球性活动,不仅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对外知名度的好时机,更是引导全市市民转向低碳生活的极佳平台,其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远远大于平日市内宣传。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概念,对于不少市民来说还较为陌生,怎样才能实现更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中,让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节约用水、尽量采用“无纸办公”、改乘私家车为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购物袋、减少不必要的电耗……从这些日常小事做起,让市民逐步养成低碳生活的方式。
通过政府倡导,部门行动,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走低碳经济之路。相信,雅安的未来就充满希望,更具活力。
来源:雅安日报 记者:黄 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