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年38,经商,2004年前属安岳某机关单位小干部。
观麻辣社区万象,唯安岳负面新闻最多,是网友好事吗?非也,有果必有因。若非官场之乌七八糟,哪有今日一“事”明日一“门”呢?
虽我前也混迹于安岳官场,但如城北乡袁书记之类常在江湖飘,从来不挨刀的人才还是见过不少。
安岳大多乡长书记,都是下派锻炼的干部,特别是干部履历表上,大多书记乡长都有在县城某机关单位工作的经历。
正因为有了这个经历,才有了日后到乡镇任一把手的资历。
在县城混,主要是混个脸熟,领导一见,哦,你不就是小袁么!
观袁书记履历表,官至县团委副书记,也就是副局级,平日里同县上领导开会的时间不少吧,脸也是烂熟于心了。
混熟了脸,但要升至正局级或其他单位一把手,还是有一定的路要走。
只是,比别人不熟的更容易一点,这不,就下派到城北乡做一把手——书记了。
当然,关系再好,票票不能少。
正因为付出了票票,那么在城北工作的任内,当务之急是投资要得到回报,所以才有了袁书记惊世之言:只要你给东西给我……
此次两书记对调,城北袁书记是因为在“录音门”中饰演主角获得网友高度称赞,瑞云书记则在柠檬事件中负有领导责任。
相信,这两起事件,若非四川新闻网坛子大,影响力广,是很难弄翻的。(实际现在也就是皮翻肉没翻)
不过对调二位工作的处理结果,让两书记达到了借尸还魂的效果。
城北袁书记到了瑞云还当书记。
领导语:小袁,这次你闹这么大,影响不好,当地你是呆不下去了,按理你都该撤职了,看在你以往对我们还比较那个,换个地方,虽然远一点,但你还是一把手,车费这些,你可以签条子报销的。
瑞云刘书记到城北还当书记。
领导语:小刘,按理说这次你也够冤的,都是你手下不争气,乱整遭了的,当地你也不好处关系了,换你到城北乡吧,还当书记,得了,你小子还因祸得福,城北这个地方离县城这么近,以后你回家方便了设,别人想去都去不到的地方,便宜你了。
记者:请问领导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二位的工作?
领导:人家以前没少在我身上用钱,知恩感恩,还是不能把事情做绝了吧。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城北袁书记继续在瑞云乡修公路,再次上演“录音门”。
瑞云刘书记继续在城北乡包柠檬,再次上演“柠檬事件”。
忽悠老百姓、网民的人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