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NASA公布太阳风暴特写 为迄今最佳影像
http://www.scol.com.cn ( 2010-04-22 15:28:18 ) 来源:中国网
评论共 0 条
美NASA公布太阳风暴影像
据美国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网站报道,美国航空和航天管理局最近发射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正在发回关于太阳活动的图片,使科学家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太阳动态活动进程。太阳的这些活动变化对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造成了影响。
http://photo.scol.com.cn/kj/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00422/00219b7b06490d3a401224.jpg
SDO发回的太阳活动照片
http://photo.scol.com.cn/kj/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00422/00219b7b06490d3a401225.jpg
影像截图
http://photo.scol.com.cn/kj/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00422/00219b7b06490d3a401226.jpg
SDO太阳动力学观测台
其中一些照片首次曝光物质流离开太阳黑子的详细过程。另一些照片对太阳表面的活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除此以外,探测卫星还首次对以超长紫外线波长在广泛范围内对太阳耀斑进行了高清晰度的测量。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总部太阳物理学部门负责人理查德-费舍尔说:“探测卫星这次传来的初期图片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太阳。这是我们在40多年的研究中从未见过的场景。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将改变我们对太阳和其活动过程的理解。而这些活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这次探测活动将对科学领域造成重大影响。其影响力如同哈勃太空望远镜对现代天体物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将观测太阳磁场产生、构成以及转换成剧烈太阳活动的过程。这些太阳活动包括猛烈的太阳风、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的喷发。当这些数量巨大的物质被投向地球时,将在地球磁层和高空大气中产生磁暴。探测卫星将提供关键的数据,提高人们预测这些空间天气活动的能力。
相关阅读:
“2012太阳风暴”将被严密监控
2012年,地球将迎来一场“超级太阳风暴”。这一推论,源自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特殊报告。虽然该说法仍有不少争议之处,但即便是哗众取宠之词,也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事实上,2012年前后太阳风暴确实会达到一个“巅峰期”,但它将对地球和人类造成何种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记者近日获悉,在即将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类似的空间气象灾害首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出现在气象部门的职责范围内。今后,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会和台风、沙尘暴等天气一样,被列入严密监控范围。
然而,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这些究竟是什么现象,值得专家如此关注?专家解释说,这些其实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太阳风暴为例,它其实是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宇宙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它又被不少科学家形容为“太阳打喷嚏”。
“一方面,太阳打喷嚏的的强度有一个周期,一般以11年相隔,上一次出现较强的太阳风暴是在2000年前后,而下一次,就是2012年;另一方面,理论上太阳风暴的高速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破坏明显,而人类的高科技通讯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电离层的“传输讯息”功能,所以太阳风暴对地球上一些通讯设备影响明显。”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科普主管汤海明介绍说,这是一种规律性较强的现象,主要对短波、微波通讯存在影响,如果强度高达一定阶段,则可对卫星造成损害,甚至造成高速粒子打坏卫星的结果。(据环球时报)
名词解释
什么是太阳磁场:分布于太阳和行星际空间的磁场。分大尺度结构和小尺度结构。前者主要指太阳普遍磁场和整体磁场,它们是单极性的,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太阳活动区附近,且绝大多数是双极磁场。
研究太阳磁场的意义:太阳的绝大部分物质是高温等离子体,太阳的物态、运动和演变都与磁场密切相关。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活动现象,更是直接受磁场支配。因此,太阳磁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磁场的起源:太阳的磁场来源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现有学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化石学说,认为现有的磁性是几十亿年前形成太阳的物质遗留下来的。另一类是目前得到普遍承认的发电机学说(太阳平均磁流发电机机制),认为太阳的磁场是带电物质的运动使微弱的中子磁场得到放大的结果。
耀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有时比较平静,有时比较剧烈;黑子和耀斑是强烈的太阳活动现象。一次大的耀斑爆发可以释放1030~1033尔格的能量。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大耀斑出现时射出的高能量质子,对航天活动有极大的破坏性。高能质子达到地球附近肘,特别是容易到达无辐射带保护的极区,会影响极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