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兜儿乱谈“通江人”
“耶!你这个背兜儿咋也跑到论坛来了?”
请网友们甭奇怪,我这个背兜儿既不是来背东西,也不会偷东西,我是来“赶场的”。我七九级高中毕业后,成了乡政府的“八大员”,工作期间通过自考获得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体制改革清编时失业,后在县上某管理部门干过两年协管员,后因劳动法实施又被单位清退了。
为了生计,不得已只好在城里背背兜养家糊口。虽然苦点累点,旺季也能挣个2000元左右,淡季也少不了千儿八百的,家里田地照样也做起,两个老年人在农村不缺吃少穿,身体健康,还喂猪喂牛,养鸡养鸭。我在城里租了一个“一进二”能吃喝拉撒睡的房子,房租一年2300元,老婆在一家单位做卫生保洁,还要负责家里的日常家务,并监管孩子上学,我农闲在城里,农忙就在乡里……。
几年来,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两个孩子从小读书就很争气,现在都读大三了。去年底两个娃儿在学校都得了奖,我也奖励了她们,结果两个娃儿把奖金拿去买了台电脑回来,硬是教我打字上网,说学会了有很多好处的。这不,我看到网友们在谈论通江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经济,各抒己见,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我眼界大开,感概万千。于是我也想把自己这几十年从农村田间地头,到城市大街小巷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背”到网上来与网友们共交流、互学习、相探讨。
通江是“通的”
通江,通天通地,通南北东西;通风、通光又通气。看官,你说还有啥不能从通江通出去,还有啥又不能从外面通进来!
通江外称“小上海”
通江的住房已卖到2880元/平方米,商铺已卖到20000元/平方米,都是提前2—3年预定,旧房未拆,新房未建,但售房部已挂“客满”,你看有哪里的楼盘是空着的?
通江的吃喝一桌高达上万元,平常请客几千元,就是小馆子随便吃一顿也是几大百。桌子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五粮液、茅台酒哪样缺过?你看大酒楼、小馆子、路边店哪里是闲着的?那些贵东西我虽没吃过、喝过,但老板经常请我“背兜儿”背过。
几千元一件的体恤,两万元一件的大衣,几千元一套的化妆品,上百万的小车,大有通江人穿和用。名牌服装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凡是上海人流行的,通江人都早已穿戴在身上,用在手上了,我的“同事”们经常到垃圾池和路边捡那些富人们腾屋子时甩出来的完好无损的衣服、鞋子,然后拿回去供大人娃儿穿。
通江的“顺口溜”
通江的房子密麻麻,既无绿化、又无消防,甚至房子修到了河中央。
通江的茶楼多又多,不是官人坐,就是商人喝,坐的喝的一起把钱搓。
通江的车子如蝗虫,公的跑、私的窜,半夜三更还叫唤。
“通江人”喜欢在背后说人好话
“通江人”对执政者在位时,从不叫好,当面专挑不是,但当执政者离任后,总是念叨其好处。说“忠孝书记晚走几年就好了,不然我们现在就不会吃高价猪肉了”;说“茂琦书记晚走两年就好了,不然通江还有大变化,要不是他在任时修广场,建红军桥,开发壁山坡,通江人就只有在这窄巷子里关疯了……”;说“朝康书记要是晚走两年就好了,不然通江就不至于成为历史的死角而通不了火车,通不了高速。要不是他在位时把通江宣传成‘银耳之乡,溶洞之乡,红军之乡’通江人民就享受不到总理解‘四难’的好处了……”。
“通江人”转换角色快
“通江人”一走出通江,普通话能说,公共场所也不随地吐痰、丢烟头,不横穿车道,不撞红灯,会走斑马线,购物办事会自觉排队。但一回到通江,普通话连憋腔都憋不出来,办事购物凭人强马壮,随地吐痰、丢烟头、扔垃圾是习惯,大街上横冲直撞是性格。
“通江人”为减免学生书学费担忧
“通江人”自享受解“读书难”好处以来,很多学生家长反而因为学校收钱少,甚至不收钱而放心不下,担心老师会不会象多收钱时一个样的教,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或自愿、或主动从幼儿园至高中一直请老师来家中辅导或送孩子去老师家中补习,并对老师“地下补课”严格保密,毫无怨言,一月几大百,一年几大千,终究买回了“心里踏实”!
“通江人”破解了办事的秘道
过去“通江人”办事找部门,案件纠纷找公、检、法、司,但那时办事讲手续,办案讲程序,既费时间又费钱;现在时代变了,节奏加快了,人们也就进步了,凡事直接找书记、县长,因为县委书记、县长管下面的书记、局长、乡长。有事给县委书记、县长电话一打,上访件一寄,车一堵、路一拦事情就能解决,就能快解决,就能更满意的解决,不该解决的也能解决,这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给通江人带来的最大实惠。看来政府的职能是正在逐步强化,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的职能正在逐步弱化。
“通江人”找到了“放水养鱼”的生存秘决
我当“八大员”时就晓得通江是贫困县,无工业、无支柱产业,粮食、生猪家家有但不成规模,更无铁路、高速公路带动,一年全县财政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而支出要好几个亿。尽管清退了我们这“七大所”、“八大员”,但还有那更多的“七大姑”、“八大姨”(不享受财政补贴,系自收自支的事业人员、协警、协管人员)要吃穿住行,要生存,钱从哪里来?从管理费中提取来,从罚没收入返还中来,于是“放水养鱼”便成了这些部门行政执法和为民办事的潜规则,上级部门也心知肚明,除非有一天这些协警、协管能转正,这些部门能编入国家行政序列,享受公务员的待遇,接受《公务员法》的约束。否则,仍是“外侄打灯笼——照旧”。观上所述,于是也就不难破解网友们对通江在发展与稳定之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了。
其一:为什么说总是要害部门的人和领导身边的人受重用,得提拨呢?而德才兼备的人总是没有出头之日或过早夭折呢?因为我在农村修房时,就用的是我屋边上自己栽的插白杨树来做大梁和柱头、领子的,虽又细、又弯、又有蚁眼;但“细”我用两根帮起;“弯”我在弯处帮一节;“蚁眼”我就在洞眼上补一块。因为用我自己栽的树不但成本低而且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当然,空山的松柏又粗壮又正直又坚硬,但离我远,看不到,用起来既花钱又费时又费力,所以大山深处的栋梁之材只有枯朽而终。
其二:为什么说通江的国土、建设规划越管越乱呢?答案:放水养鱼;窍门:先上车后买票;筹码:法不治众;通行证:以人为本,社会稳定。要是人们都依法依规,按程序去使用土地、去建修房屋或管理人员事前干预的话,罚没收入从哪里呢?县乡还用得着设局设站吗?那还不把县政务中心的窗口挤破呀!
其三:为什么说通江的非法运输越治越猖獗呢?黑车、私家车、两轮车非法营运、客货车辆超限超载要是没有了,协警协管将解聘,相关事业管理人员将关门歇业喝西北风(因为无财政预算经费,只好自收自支),所以“先上车后买票”、“放水养鱼”顺理成章,已成为这些执法部门的潜规则和生存之道。君不见南江、巴中、平昌进不了城的两轮车都带着家眷在通江领取暂住、长跑的红牌牌、黄牌牌、绿牌牌吗?几千辆两轮车光是一年的规费和罚款将是多么可观的收入啊。虽然两轮车给城市带来了脏乱差和安全隐患,但他们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方便快捷,淡季月收入2000元上下,旺季月收入4000元上下,既养活了他们自己一家人,也养活了修理、燃油、管理等各行业人员。
其四:为什么说通江的杂娃儿越治越多呢?俗话说:“天生一人必有一路,一苗草有一颗露水养”。通江城里出杂娃,田间地头长杂草这是必然的!因为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法则是相同的,但也是相生相克的。世界本身就是由矛盾组成的,有天有地、有阴有阳、有水有火、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多有少,有高有低、有富有贫、有善有恶,有强有弱………,有人违法犯罪才有公检法司监狱和律师。要是天下太平了,人人遵纪守法了,那还要军队和警察干什么?杂娃儿的年龄之所以均在未成年之前,未成婚之前,未成富之前,其根源就在于:
一是有国家的法律保护着他们:家长打不得,老师说不得,警察管不得,盗窃、抢劫、吸毒、上网、打架斗殴、杀人强奸,他晓得法律要保护他在未成年之前不会坐牢,更不会抵命,赔钱那是负监护责任的家长的事,所以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没有他们不敢说的话!虽已成年,但未成婚、未成富前,要想成婚想成富,便没有了已成婚、已成富的一切后顾之忧,只要有吃有喝有钱拿,随叫随到,叫谁谁就到,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眼不眨,心不慌,手不软!
二是有人养着他们:君不见杂娃们穿名牌、吃名菜、喝名酒、抽名烟,晚上睡宾馆,白天坐茶楼。工作流程——早上茶楼坐坐,中午小酒喝喝,下午台球打打,晚上歌厅泡泡,深夜K粉吸吸;深夜后,上上网,嫖嫖娼,化化装,头染黄头发,纹身图案显在手背上;腰系红绳绳,下穿吊裆裤,身藏大砍刀,只等老大一声令下,勇往直前,砍啊!杀啊!一声呼啸,作鸟兽散。伤了,老大治;残了,老大养;死了,老大埋;坐牢出来,老大接,并按天补发“代班”费。所谓“老大”,不光是黑道的老大,也有权贵和富商是他们的“老大”,月月发钱钱,周周聚餐餐,逢年过节还发个红包包,砍手、剁脚、挖眼、砸场子,由顾主照价买单。
三是有人靠着他们:君不见他人家中失窃,报案后数日无果,但只要找到他们,不出当日便会物归原主。当然,世上无闲人,朝内无空土,肯定是要付报酬的。还有那赖账不还的、货款收不到的、撤迁谈不拢的、受了欺负,遭了冤枉,想出气的、强买强卖的、疑难案件破不了的、找公安不够关,找法院不够判,判了也执行难的,只要找到他们莫得摆不平的事,收不来的钱!更有那开茶楼的、开酒楼的、开宾馆的、开娱乐会所的、开洗脚房的、开桑拿的、开诊所的、摆夜啤酒摊摊的,都要仰仗他们的保护。但杂娃们从不说收“保护费”,而是间接要业主购买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和物资,业主不敢不买,更不敢不出数倍的高价买。
四是有人放着他们:他们大多是上世纪末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父母们都在外忙碌奔波,爷爷、婆婆们溺爱着,一上初中、高中便在学校住校,父母只管后勤保障,娃儿是否在校读书、是否把生活费拿去租房与女同学同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五是有人可怜他们:在这竞争激烈靠本事吃饭的年代,他们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心无牵挂,即使手中有个大专、中专、高中、初中的毕业证那也等于是高价买来的,连自己的名字写出来也是歪歪斜斜,智商最高也就会上网打游戏,技能最强的也就只有会使砍刀,大事做不了,正事做不上,小事不愿做。别无选择,他们只有铤而走险,过起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来!其实,他们也时刻提心吊胆着,他们最怕“不怕他们”的人,因为不怕他们的人也会置妻儿老小于不顾,惹毛了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俗话说:一人颇死万人难挡。他们为了给自己壮胆,苦心把头发染个黄毛毛,让人一看是操社会的;手上纹个绣让人一看是道上混的;腰上系个红绳绳让人一看是会功夫的;吊裆裤穿起让人一看,肚子里是有油水的。活脱脱阿Q再世,临死也想学老大的样子,高呼一句“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的口号,但终究也没能喊出来,可悲、可叹、可惜啊!!!
网友们大可不必谈虎色变,见“杂”就毛骨悚然,杂娃们之所以不怕人和事,是因为他们不晓得什么最可怕,还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值得他们可怕,光棍一条,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砍了脑壳碗那么大一个疤。即使成了婚的“干杂皮”们一旦出了事就先拿小杂去顶起,万一弄到自己头上了,要命有一条,赔钱莫得,家中老小的死活不顾,也没什么可怕的。人们之所以‘怕杂’,是因为后顾之忧太多,怕引火烧身,怕敲诈勒索,怕伤及家中老小,怕官司缠身……要么见‘杂’就敬畏如阎王,要么就避而远之;受到伤害,既不报警也不报仇,更不反抗,息事宁人,拿钱买安宁。通江城里自然就是杂娃儿们的天下,这就是“打杂”、“除杂”反而越打越杂,越除杂越多的根源。
怎样看待杂娃儿,我在家种田时,为了使庄稼有收,也经常处理杂草。当种子生根发芽时,杂种们也开始发芽生根,当种子和杂种的苗头刚从土里冒出来时,难以分清谁杂,谁不杂。不能因为分辨不清就把所有的苗苗都铲了,那样就好坏不分了。只有细心观察,耐心等待,所有的苗头开始长出枝节和叶片来,自然就原形毕露了,及时将杂草连根拔起,或暴晒于田间地头,或喂猪、喂牛。不过也有懒农不及时发现“杂苗”,不连根将其除掉,待杂草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时,抢了庄稼的肥,争了庄稼的光,吸了庄稼的水,杂草胜过了庄稼,甚至将庄稼荒死,导致懒农收获甚微,甚至颗粒无收,自己也就只有挨饥受饿了。当然我不会除杂务尽,如田边地角箱沟里的杂草,我就故意把它留起,还时不时地给点营养,使之长得又嫩又大,使“杂”为我所用,将其枝叶割回去或喂猪,或垫进牛圈烂肥,或投进沼气产气。不然,要是没有这些杂草的帮忙,猪牛就要吃精饲料,没有沼气就要买煤炭烧,为了继续利用杂草,变废为宝,我每次只等杂草们长出支叶来就用镰刀收割,而从不用锄头斩草除根,为的是以后继续收割和利用杂草喂猪喂牛,堆肥产气。牛肥了既为我犁田、踩粪,老了又可卖钱,猪肥了就要杀,杀了我想吃哪里就取哪里,烤起吃,煮起吃,炒起吃,那就随我的便啦!
注:以上均系背兜儿个人之拙见,难免词不达意,文不对题,错字、错标点符号。所列人和事毕竟是个别现象、极少数人,他们不代表通江,更不代表通江人。为此,我在那些少数人的人字上都加了引号的。
谬论一通,笑掉各位看官大牙,敬请网友们指教!其目的仅在直抒胸意,直刺时弊,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更不指望官场中人和黑道中人看到(因为他们既不会看,也更没有时间看)。
愿通江越来越美好,愿大家越来越爱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