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沈泽玮 台北特派员 收起了黑色的愤怒,但仍不减批判精神。 “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昨天在台北中山堂与知名作家龙应台对谈,批判台湾发生两次选前枪击案已让投票失去意义,他自己也不投票了。他说,枪击案不能成为悬案,台湾不能掉入一个只有蓝绿的境况。 从音乐到政治;从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林家血案”到本世纪的选前“子弹门”事件;从1988年蒋经国过世到,罗大佑在两个多小时内,通过演讲和演唱、对话和对答,兴致颇高地讲述自己56年的人生,他的时代和他的歌。 这56年里,正好也是台湾从戒严走到解严,经历70年代与美国断交的风雨飘摇岁月后,从威权统治迈向民主化的颠簸进程。 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罗大佑写过的歌曲题材广泛,有的具政治批判意涵,唱出了时代的愤怒呐喊,有的温暖平实,唱出了感情的淡淡惆怅。 他的歌,穿越时空和地域,成了两岸三地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滋养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龙应台文化基金会的文稿形容,“他的墨镜与黑衣更是80年代反威权的符号”。 罗大佑支持蓝营 在政治上,罗大佑是蓝营的支持者。2004年的总统选举,他挺过连战和宋楚瑜;2008年,他支持马英九和萧万长;在陈水扁执政时期,他响应过施明德发起的反贪腐运动。在专制与民主之间,他支持后者。2007年,香港立法会港岛议席补选,他支持泛民主派的陈方安生。 对于台湾选风败坏,一再出现选前子弹事件,罗大佑昨天不客气地批判。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