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多年保持稳定发展的涪陵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2.5亿元,成为重庆市3个产值过百亿大关的区县之一。经济效益也同步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4.86亿元,利润总额排到了全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涪陵工业多项经济指标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1至6月,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4.1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同比增长了29.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3.7%,同比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涪陵工业进入了新一轮跨跃式发展时期,涪陵区委、区政府为此提出“将涪陵建成重庆新兴工业基地”,进而逐步实现西部新兴工业城市的目标。
七大工业行业优势凸显
涪陵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到目前,涪陵工业已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以榨菜、饮料为主的食品工业,以中成药为主的医药工业,以化肥为主的天然气化工工业,以苎麻丝绸为主的纺织工业,以水泥、陶瓷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汽车摩托车配件为主的机械工业,以铝锭为主的有色工业已成为涪陵工业的支柱产业。“一包烟、一盒药、一袋肥、一碟菜、一块砖、一匹布、一瓶水、一锭铝、一个件(汽摩配件)”等9种产品已成为涪陵工业产品的代表。涪陵卷烟厂、太极集团、化工公司、建峰化工总厂、榨菜集团、金帝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结构调整的龙头。
重点发展战略成效明显
涪陵区委、区政府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以“过亿超千”、“5135”、“三个一”等工程为目标的重点发展战略,培育出了一批机制灵活、成长良好、特色突出的优势企业群体,支撑起了涪陵工业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据悉,该区目前已有19户企业进入重庆大中型企业行列,有8户企业先后跻身重庆工业企业50强,有5家上市公司、7只股票。太极集团的“山水牌”中成药、榨菜集团的“乌江牌”榨菜荣膺“全国驰名商标”。中化涪陵化工的磷酸一铵、建峰化工的尿素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重点企业产值、利税、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以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超过了80%。
今年,通过培育又有川东造船厂、博联变压器公司、三海兰陵公司3家企业跨入了涪陵重点企业行列,表明涪陵工业产品除传统的“九朵金花”外,更多的有份量的“涪陵造”已经面世。
“161”工程加快工业化进程
涪陵的目标是科学整合现有工业格局,通过实施“161”工程(构筑1个平台即李渡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平台,建成六大基地即医药、食品、化肥、纺织、机械冶金、新型建材,培植10户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依托构筑之中的长、乌两江“T”字型工业经济带,加快工业化进程、打造重庆市新兴工业基地,建成西部新兴工业城市。
“161”工程将促使涪陵工业投资总额明显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明显壮大,工业企业规模明显壮大,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显著提升,为打造重庆新兴工业基地、建设西部新兴工业城市夯实基础。
营造环境是可靠的保证
涪陵区委书记胡健康近期强调:“重点企业无小事”的声音不能弱,各级各部门为重点企业服务的力度不能减。其实,涪陵工业经济之所以一直保持了发展旺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该区牢固树立了“重点企业无小事”、“外来企业无小事”、“视企业为衣食父母”的服务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变成一种实际行动,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该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涪陵区正在着手建设70万人口的区域性大城市,建设重庆中部的交通、航运枢纽,建设乌江流域的商贸物流中心,这为构建西部新兴工业城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该区坚持不懈地综合整治发展环境,举全区之力营造西部一流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兴业环境,这为涪陵构建西部新兴工业城市提供了坚强的体制保障。曾经,涪陵区9种有代表性的工业产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9朵金花”;如今,该区工业经济仍然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重庆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典范。 (记者 魏东 孙廷娟) (来源: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