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济,男,汉族,1924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杰出高级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获得者。他从事的小麦育种研究对四川小麦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研究成果的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同行中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颜济教授自50年代初提出了四川小麦育种与资源建设的“三级跳”目标。1962年选育出“雅安早”、“大头黄”、“竹叶青”等一批矮秆抗倒的高产品种,具有与当时的意大利品种相当的国际水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500万亩,把当时的小麦亩产由150—200公斤提高到250—300公斤,使四川小麦实现了“一级跳”育种目标。
70年代颜济教授提出了“植物器官发育不平衡”新观点,设计了“改良聚敛杂交法”,用10年的时间成功选育出集7个亲本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繁6”及其姊妹系,改写了小麦育种“早熟不高产”的历史,把四川小麦产量由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实现了“二级跳”的育种目标。据不完全统计,1978-1988年,“繁6”及其姊妹系衍生品种在四川累计栽种2.1亿亩以上,创造了16亿元的经济价值。该研究成果199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为了实现“三级跳”的育种目标,颜济教授主持“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项目,自1985年开始,颜济教授带队到16个省区,以及美国、俄罗斯等7个国家野外考察.收集和保存了6000余份育种材料,建立了小麦族种质资源库和小麦族植物标本室。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第一次以染色体组型为依据,建立了小麦族新属仲彬草属kengyilia;首次报道小麦族40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提出“多级次生节轴学说”;实现了小麦育种“三级跳”目标。该研究的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195篇,有35篇论文sci收录,论文被sci引用达235次。2000年“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颜济教授创造活力长盛不衰,虽然年已8旬,创新性成果仍不断涌现。2004年他编著出版的《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一卷、笫 二卷》,是总结1753年以来全世界有关小麦族系统学研究的专著,也是当今全世界唯一的全面总结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研究成果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