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动新年 春节自驾游线路盘点(2)
2011年01月24日 11:33 来源:江西日报
http://www.chinanews.com/fileftp/2010/04/2010-04-23/U76P4T47D13180F981DT20100423110629.jpg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感受黄河跳动的脉搏
——自驾车中原五日
入选理由:中原自古以来经济发达,道路宽阔,可以方便地在邻近的城市之间穿梭。尽管现在这里的经济不再像历史上那般辉煌,但是交通依旧十分便利,自驾车到中原大地,把新城郑州、古城开封、古都洛阳、中岳嵩山和大少林寺来个一览无余,登上黄河大堤,亲近母亲之河,感受中原黄河跳动的脉搏。
行车线路:郑州-开封-白马寺-龙门-郑州-少林寺-郑州-黄河-郑州
时间:10天左右
行驶里程:3000km
行:河南主要旅游城市之间都有高速路,且距离很近,比较适合开车出游。但对于不菲的过桥费,车主们可要有充分的准备。
住:河南各个城市的景点很集中,如果抓紧时间的话,一天足够了,回到郑州住宿条件好一些,价格也便宜,180元中档酒店已经很不错了。
游:地处中原地区的河南拥有很多名胜古迹,身为华夏子孙,一辈子总要去一趟看看。光听那些地名,就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伏羲台、虎牢关、汤阴、河、等等。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零距离地亲近一下黄河呢!
相 关
严寒中寻找冬日“热岛”
●福建平潭岛:福建最南的“热岛”
平潭岛为中国第五大岛,年均气温20℃左右。全岛海岸蜿蜒曲折,海岸线长达408公里。平潭岛的海蚀地貌很有特色,岛上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体积超过乐山大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坛天神是当地一景,其形象逼真,造型奇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
石头房子是当地一大特色,这也是当地旅游开发的一个新项目,可在那儿住上一晚,体验当地渔民生活。另外,在规划方面,平潭将建成一个海岛风情小城,考虑引入台湾风情元素。还有海上高尔夫及马术俱乐部也将在岛上建成。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当地将争取免税购物政策与落地签自由行政策,今后国际名品在这儿都能买到。
前往路线:可以先乘飞机或火车到福州,再在福州汽车南站,或者到连江路的双坂车场搭乘巴士前往平潭岛。
●广西防城港:火山岛上尝鲜果
防城港与越南交界,目前这里气温在十几至二十几摄氏度之间,正是前往旅游的好时候。火山岛是当地有名的景点,俗称“六墩岛”。它由六座相连的小岛组成,岛上树木葱翠,种类繁多,还能看到平常难得一见的热带野果。如果只想散散心,那就赤着脚在沙滩上溜达吧,踩在被阳光灼热的细腻沙滩上,一股暖流从脚底涌向心头,此时此刻,幸福之至。
东兴一定要去,东兴与越南芒街一河之隔,这里是中越文化的融合地。在法式骑楼街及中越友谊公园,随处可见当地老人一边抽着长长的中式筒烟,一边泡着精致的越南咖啡,悠闲雅俗尽在其中。中越边贸街是一定要逛逛的,除了淘些便宜而有特色的越南小物件,在温暖阳光的呵护下,来一杯香浓的越南咖啡,也是一种享受。
前往路线:防城港没有机场,可坐飞机到南宁,再从南宁吴圩机场坐汽车到防城港,只需2小时。南宁到防城港也可乘火车前往。
●云南勐腊:热带雨林重走茶马古道
勐腊是云南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世界罕有的热带雨林,有名扬四海的普洱茶和茶马古道。这里冬无严寒,年均气温21℃,任何季节都适合旅游。
望天树景区是游客经常去的景点。该景区位于勐腊县城东北补蛙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景区内的“空中走廊”一定要试一下,走廊长2.5公里,高20米,是用粗大的铁索在高大的望天树之间连接建成的,够胆量就上吧。
前往路线:可坐飞机到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机场位于景洪市南部嘎酒乡,距景洪市区5公里。再从景洪坐中巴到勐腊,每天有多班中巴车往返。
●广东徐闻:内地最南端去看海
徐闻县位于中国内地最南端,这里是一派热带风光,有婆娑的海岸椰林,耐干热的仙人掌,优质的芒果及各种热带植物。
灯楼角是该地的标志建筑,可登上灯楼角远眺银滩上玲珑奇巧的海贝和退潮搁浅的鱼虾。据说这座灯塔是琼州海峡、南海诸岛和北部湾唯一的航标灯,也是中国内地最南端的标志物。灯楼角一带的珊瑚礁群值得一游,其面积最大、最完整,连绵27公里,面积达2000公顷,五光十色,造型奇特。
前往路线:徐闻县周边有两个民航机场:湛江机场和海口机场。海口机场与徐闻县的海安港航程只需50分钟,且24小时通航。
●四川会理:“小春城”内悠闲晒太阳
这个季节,找个气候温和的地方,晒晒太阳或悠闲地逛逛街,甭提多美了,有“小春城”之称的四川会理古城就是这样一个暖意十足的地方。
会理古城位于凉山州南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县城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日照达2500多小时,每年冬季周边地区游客均来此过冬,11月至来年3月是会理最佳旅游季节。
前往路线:可从成都乘车到西昌,再从西昌转车到会理。(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