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和全国各地的人打交道。有一件事情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在海南,很多老百姓会非常自然的把广东看成他们自己的地方,广州——似乎永远是他们内心的大城市和中心。他们挂在嘴上的一句话经常是:“上去”和“下来”,就是指去广东和回海南。凡是在广东带回的东西那都是顶呱呱的,没的说一定是最好的。
就在昨天和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的公司业务部一位干部沟通时,她也十分露骨的说这样的话“要是我们还是属于广东就好了”,我问为什么,海南不是更开放更有自由度吗?她说,不,广东永远都是超越在前的,是”大佬“,海南分离后获得了自由却失去了血脉相连共同飞跃的先机。这位干部还和我说了许多句白话,感觉她好象今天终于和久别的故乡友人重新得到了信息沟通一样,她到后来居然很激动了。我不由得相信了她说的是真话。
竟管海南的过去,也就是在属于广东省的年代,是很落后的(那时候全国何尝不是一样呢?体制问题时代问题),那时候,广东对于海南的管制,似乎有心无力,太遥远有天堑,所以海南就成了广东旅游的一个摇钱树,能顾及和值得顾及的也就是那几个旅游区。所以其他地方似乎都是原始的农垦和少数民族状态。许多人说是分离建省使得海南改变了落后面貌。可是反过来看,行政上的变化一定会带来其他方面一些变化,但真有那么大吗?如果有,那为什么有如此多海南人现在如此想回归广东呢?
原因只有一个:海南的现状让老百姓不满!广东的发展得到人们的公认!所谓老百姓的心是最真的,去过海南的人就知道,满街的所谓海南特产基本来自广西,公开销售的“健力宝”“金龙鱼”全是假冒商品,不小心你绝对不知道,原来是“健为宝”和“金尤鱼”。大街上城市中,衣服和鞋子款式都很落后,质量十分粗糙,海南人自己说:海南人一年不穿烂三双拖鞋凉鞋和几个裤头,那肯定就不是在海南买的东西。在海南,房子十分便宜,满街都是开摩托拉客的,没事干开风采,意思是说没事可干的人就买辆他们叫“风采”的三轮摩托,在街上拉客,2公里左右的地,只收一元钱,五颜六色的车帆布飘起来,居然成了海南人的骄傲和特色。和这个不匹配的是高昂的物价,大米,食油,普通猪肉一般在10元左右,蔬菜和其他物质,都很昂贵。可见,海南让人看不懂过不惯,所以想回归。
由此联想到,我们四川和重庆,以前的一家人,由于很多原因,闹着要分家,最后中央真让我们分了,照理说应该就一了百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可是,现实是怎样呢?不但没把矛盾减少,反而民间互相指责,对骂,侮辱之声不绝。我就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呢?
攀比?互相贬低?性格因素?没一个人说得清楚,很复杂,我想起一个故事说:方丈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先来一个后来,自然先来那个就有点欺生,还有点看不起人,所以荒废了许多功课,却多了很多去师傅那里打报告的次数。后来那个徒弟用心在禅,奋起学习,不久就称雄业界,不得不让众人钦佩,大徒弟从此主动与师弟和好。
广东让本来闹着要分离的海南如今想回归(至少老百姓想),四川有让重庆人想回归的那一天吗?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是无休止的越来越激烈的争吵!
最后我从海南想回归广东的事实,得出一个结论:做到让人佩服,或许才是当今世界最能统一意见的方法。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31 10:24: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