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037|评论: 70

[漂泊·他乡] 中央电视台 · 营山太篷 · 杨贵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是关于营山太篷以及杨贵妃的传说
,大家看看有认得的吗?
001 (21).JPG
001.JPG
001 (1).JPG
001 (2).JPG
001 (3).JPG
001 (4).JPG
001 (5).JPG
001 (6).JPG
001 (7).JPG
001 (8).JPG
001 (9).JPG
001 (10).JPG
001 (11).JPG
001 (12).JPG
001 (13).JPG
001 (14).JPG
001 (15).JPG
001 (16).JPG
001 (17).JPG
001 (18).JPG
001 (19).JPG
001 (2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3-2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我们营山太蓬山更出名了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3-2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lol

发表于 2011-3-23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机造势嘛,整响些!

发表于 2011-3-23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贵妃”精神,抵制“骨感”主义!;P

发表于 2011-3-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卫生没搞好~~~

发表于 2011-3-2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搞头
发表于 2011-3-2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没有整对.
发表于 2011-3-2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u=986593766,3831292516&fm=0&gp=0.jpg
     我在关注家乡旅游,大力发掘家乡旅游资源人人有责。所以,我把我喜欢的历史事儿更多时间融入了唐朝。唐朝在我的梦里,在我读过那些浩如烟波的正史与野史的记载里,我家乡川北一带在唐朝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新鲜事儿。至今千年悠悠,随处都可以发掘那些历史的印迹。
  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在唐朝的鼎盛,也在营山一带传播久远。但是源自中土的道教文化在太蓬更是渊源颇深。进入隋唐,道教文化一度被佛教钳制左右,影响了其发展。但是在太蓬山的道教与佛教共生共存,一度发展的很紧密,这一种和谐传为佳话。至今,大小太蓬山都留下了道教·佛教的遗迹。在小太蓬山寨的正东方向,面向紫气东升的小蓬观现在都还清晰可辨道士的炼丹炉与活动场地,大太蓬景佛寺的香火更是一直香火缭绕。所以传说当中杨贵妃在太蓬终老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在纵观唐朝时期我们附近区域由远至近与建都西安的中央集权关系,加以印证。
  进入唐朝后,章怀太子李显避难并逝世巴中,翻阅史料:贤(公元六五一年至六八四年)字明允,陇西成纪人,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高宗第六子)。生于高宗永徽二年,卒于武后光宅元年,年三十四岁。据《旧唐书·高宗、中宗诸子传》载,李贤容止端重,少为帝所爱。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熟读《尚书》《礼记》、《论语》,聪明好学。始封潞王,历幽州都督、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左武卫大将军、凉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等职。后徙沛王,又徙雍王。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皇太子卒,遂立贤为太子。俄奉诏监国,处决明审。又诏集张大安、格希元、许叔牙诸儒,共注范晔后汉书。时明崇俨以左道为武后所信,调露中,帝在东都,崇俨为盗所杀。后疑出贤谋,遣人发太子阴事,废为庶人。及武后得政,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迫令其自杀,时年32岁,葬于巴州华成县(今巴中市巴州区)。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迁葬于乾陵。睿宗立,追谥章怀太子。咱们又看过后历史中杨贵妃与合川荔枝的关系:事实上,在唐代,虽然没有官方记载,但是一些文人记载了杨贵妃所吃荔枝,正是从四川(靠近重庆的地方)或重庆一带送过去的。但没有关于从广东福建送荔枝去长安的记载。另外还有一条事实,虽然不能证明什么,却对推理有用:杨贵妃是四川人,她很可能当年在四川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吃荔枝,所以在进宫后,会要求用加急方法将荔枝送往长安。还有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这件事。荔枝道,原称间道,杨玉环嗜食荔枝,朝廷遂在四川涪陵建优质荔枝园,并修整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取道达州(今四川达县),从陕西西乡快马入子午谷,至长安不过三日,进呈贵妃的荔枝犹新鲜如初。杜甫曾对之叹曰:“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杜甫在傥骆道也写过一首诗:“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齿背时,回头却向秦云哭”,令人唏嘘。现在的营万公路到西万公路(西安—万源)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喂子坪境内[西万公路45公里处的]黑沟口大桥沣峪河旁古栈道遗址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西安市长安区,叫子[午峪]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西乡到洋县,全长420公里。子午古栈道还称之为“荔枝道”。荔枝道是由川东涪陵经西乡至宁陕通往长安的通道。至今在紧邻西安的宁陕县广货街镇、江口镇等地方依稀可见先民们深凿于峭壁上的石窝。在这条古栈道旁边散落有摩崖石刻、唐兵马营遗址、竹林八卦阵、铁板峰、石阵等十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从关联的历史迹象来分析,杨贵妃终老太蓬之谜可以借助历史打开这个谜团的。况且,从开元盛世后,在唐朝中后期,在现在营山附近区域,明显县域建制超过历朝历代:一是良山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安固县更名。县治今营山县安固乡群力村大官山;二是宕渠县:县治在今营山县黄渡乡景阳村人头山;三是蓬山县:肃宗至德二年(757)咸安县更名,县治在今营山县三元乡兴福寺;四是朗池县:西魏时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分相如县复置。敬宗宝历元年(825)又省,文宗开成二年(837)又复置。县治在今营山县城东镇。在这一个历史背景下,说明营山在那一个特定时期与中央集权制下的关系是相当耐人寻味的。我是一个文史爱好者,才疏学浅。但总是想象在史海泛沉的记载中找到一些真实的东西。还原一些历史真相。细细考究,我想说的是,杨贵妃终老太蓬山比较其他避难东瀛日本之说那是更有依据的:
  一是道教文化在蓬山的兴盛,根据《营山县志》和《列仙传》载蜀人葛由在周成王时,“刻木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蜀中王侯宾之,追上绥山,承受之者皆得仙术。还有”东晋流民起义领袖李特祖辈均系天师道徒,少时曾读书于绥山,隋唐时尔朱真人栖身此处修道炼丹,亦可理解。所以,厚重的道教文化为杨贵妃在宫中就了解太蓬山打下了伏笔。
  二是杨贵妃嗜爱荔枝,运送荔枝的途径就要经过蓬山脚下。从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笔下介绍蜀汉将军张飞夜过巴州的宿营地就在营山三元乡的磨刀岭。由此可以窥视在蜀汉太蓬山脚下,从嘉陵江的果州·蓬州,一直溯源宕渠到巴州,再出川经过秦岭古道,这一条古道一度兴盛千年。所以贵妃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能够吃上新鲜荔枝,有如此顺畅的古道传递,所以是可以实现的。那么,香火鼎盛的佛教名山,蜀北仙迹太蓬山那杨贵妃也是烂熟于心了。
  三是从历史资料中来分析,在唐朝中后期,营山区域的县域建制明显多过历朝历代,说明与中央所在地的长安京城保持了特定关系,个中缘由还需要史学界从头考证。还有道教与佛教的和谐共生,在太蓬山的现有历史遗迹中可以鲜明看见。小太蓬的小蓬观,那一块道教场所遗址或许与杨贵妃的渊源还有很多联系。这些历史遗迹的佐证,并不是穿凿附会,也不是捕风捉影。我只是想在那些历史的星空下,还原那片蓬山山山水水的美好面目。
  你看,那锦绣蓬山,有大太蓬和小太蓬之分。古称绥山,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绵延十二峰,崖高数百丈。最高峰海拔731.7米,幅员面积约2500亩。两蓬高峙,溪壑幽奇,松林秀茂,浓阴蔽日,崇兰黄花,香满山谷,形似海中蓬莱,状若“蓬壶”飞渡。素有“蜀北名山”之兴誉,“太蓬仙迹”之称。在如此仙迹与锦绣并存的地方,我们完完全全可以借助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凄美爱情故事,从那一块最珍贵的唐代《安禄山石刻》一直发掘人性之美。此石刻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研究贵妃终老之地的唯一史证,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杨贵妃终老太蓬山与她的凄婉故事来感动人性最脆弱的地方,那就是欲说还休的情感故事,让我们心灵激荡千年美人的过往。在杨贵妃身上一直伴随优美环境下产生的美容护理,膳食调理,甚至更为丰富的衍生出的养生系列,结合家乡美食,家乡宜居条件,借助旅游的推手,发扬光大。把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自然而然的想起,在那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传说中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潜心修道百年的地方—太蓬山。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实,旅游产业需要文化广为的内涵丰富。就说杨贵妃文化,一提到经济层面,各地纷纷掠夺其中资源。最可气的是国外的日本人,居然运用贵妃的动人传说,在有些导演经济利益驱使下,大力渲染杨贵妃的舞蹈艺术,养生美颜,膳食调理之说。假以我们之手,让杨贵妃的终老之谜确定营山太蓬山,那我们依托富庶的土地,锦绣的山水资源,佳肴可口的美食文化与衍生养生学问原生态之地的强力支持。在这些经济层面一定会成为沸腾的热点,那我们就可以乘着这一艘以旅游为龙头,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的经济航母,扬帆远航。还有,我们的旅游一定要与周边县市积极联手,如市内蓬安芬锹ぃ臼∫阅诘陌椭蟹万源……运用秦巴古道打造家乡出川通道,真正从民生的交通出行,经济收入,场镇的宜居宜商等诸多方面加以提升。把旅游的各个功效发挥到极致。愿家乡旅游产业真的旺盛与强大……
发表于 2011-3-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大做强!
发表于 2011-3-2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发掘旅游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旅游产业作为一项最优质的载体,可以承载一方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可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强势推进与建设。所以,广大从业人员要树立全局意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道德,要不断规范饮食卫生,景区的环境的综合治理,社会维稳以及社会秩序的安全,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广大从业人员的真正高效的践行,原蓬山风景区旅游收入创新高,作为外乡游子,真正的想我的家乡: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发表于 2011-3-2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

发表于 2011-3-2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拉斐尔 发表于 2011-3-23 07:34
弘扬“贵妃”精神,抵制“骨感”主义!

经典;P

发表于 2011-3-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吧,使劲吹吧,

发表于 2011-3-2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宣扬太蓬山是好事情,那一天的纪录片,我好去看看
发表于 2011-3-2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坟挖了,考下古,DNA

发表于 2011-3-2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3-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县城东镇?牛!

发表于 2011-3-2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呀;P;P;P
发表于 2011-3-23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就好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