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14|评论: 22

唐太宗李世民:人权高于国家主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3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丽国内爆发政变,其东部总督泉盖苏文杀了国王高建武,拥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继位,然后一手把持军政大权,成了高丽王国的实际统治者。

     渊盖苏文是高丽国的权臣,掌管军政大权。他玩弄法律,藐视群臣,凶残暴虐,为高丽王和大臣们所嫉恨。此时,担任高丽最高统治者的王是荣留王,此人有心将对王权有威胁的人一一除去,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不可一世的盖苏文。荣留王与诸位大臣商议如何将渊盖苏文除掉,会议自然要秘密召开。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渊盖苏文得知此事。

    于是,大笑,给每位大臣下了一封邀请函,说要于城南阅兵,有酒有肉有美女。众人不敢不去,于是按时到场。渊盖苏文是军委主席,军队只听他的,不听别人的。见百官齐刷刷坐好,将手一挥,士卒上前一顿咔嚓,将百官全部杀害。搞完了这些,他领兵奔向王宫,亲手将荣留王杀害,斩为数段,抛到沟中。

    盖苏文说其实自己不想当大王,乃立荣留王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荣留王的侄子为王,自己当“莫离支”。莫离支,相当于大唐的兵部尚书。盖苏文虽不为王,实则为王,他号令远近,专制国事,成为高丽真正的君主。渊盖苏文是韩国人最值得骄傲的名将,他身材伟岸,意气风发,步伐豪迈,身配五把佩刀,令手下不敢直面。

    其实,渊盖苏文是一个暴君。他所到之处,国人必定深受其苦。盖苏文出行的时候排场很大,一点儿都不比隋炀帝逊色,在路途中,用整齐划一的仪仗队当排场,前面有数十人鬼哭狼嚎地为大部队开道。国人听见莫离支来也,一定要以奔丧的速度逃离现场,让出道路。

    盖苏文有践踏癖,他上马的时候一定要有贵人、武将伏地,然后他踩着人家的背上马。行走的时候,见前面开道,沿路百姓纷纷溃散,跑得比兔子都快,就算是旁边有火坑也得往下跳,一旦让后边的盖苏文觉得挡道了,就有被碎尸万段的危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3-2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千里光 的帖子

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不是很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丽国内爆发政变,其东部总督泉盖苏文杀了国王高建武,拥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继位,然后一手把持军政大权,成了高丽王国的实际统治者,残暴虐待人民。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九月,新罗遣使向唐朝告急,说百济悍然出兵攻占了新罗的四十余座城池,并与高丽结盟,新罗危在旦夕,请求唐朝火速发兵救援。李世民立刻遣使前往高丽,对高丽发出了严厉警告。不料,泉盖苏文却始终坚持强硬立场,对唐帝国的战争警告完全不予理睬。

     李世民勃然大怒:“泉盖苏文弑君篡权、逆天虐民,今又违我诏命、侵暴邻国,不可不讨伐!”

     随后,太宗李世民做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大为惊愕的决定: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御驾亲征、讨平高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准备,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李世、李道宗、张亮等,共率水陆大军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进军辽东。

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三月到六月初,是这场战争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接连攻克高丽在辽东的几座军事重镇: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市)、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市)、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白岩城(今辽宁灯塔市西)。此外,唐军还数度击溃泉盖苏文派来的援军,沉重地打击了高丽军队的士气。

初战告捷之后,踌躇满志的李世民将目光转向辽东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 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市)。只要拿下它,大唐远征军就可扫平辽东半岛,继而跨过鸭绿江,一举夺取平壤。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太宗在六月围困安市城(今辽宁省海城市)。高丽大将高延寿和南部傉萨高惠真被盖苏文派去援救安市,他们率领高句丽、靺鞨十五万众。高句丽对卢劝高延寿不要主动出击,应该严阵以待消耗唐军,高延寿以为唐军只有六万,不足为惧,引军直进。六月廿一,唐太宗以李世勣在城西与高延寿交兵,长孙无忌和牛进达率军埋伏超後路,自己率军在高句丽军营北高峰之上。第二天,高延寿军与唐军交战,大败,龙门人薛仁贵身穿奇异服装,大声呼喊着冲锋陷阵,所向无敌。二万高句丽人被杀。六月廿三,高延寿率领三万六千八百人降唐。唐太宗封高延寿为鸿胪卿、高惠真为司农卿。后来,唐太宗久攻安市不下,高延寿、高惠真劝说先攻东方的乌骨城(今辽宁省凤城市)。长孙无忌反对,认为会被断回路。唐太宗采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九月,天冷,唐军回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那些高呼“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5毛们可以闭嘴了。

发表于 2011-3-2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东亚共荣圈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发表于 2011-3-2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funk::funk:

发表于 2011-3-2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战机盘旋在自家头顶的时候,一切还是那么的理想吗?站着说话腰还痛吗?

发表于 2011-3-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

发表于 2011-3-2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首先应搞清楚“国家”的概念。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强调属人性。但从战争和外交的角度看,是一个地域内民族关系的总和,强调属地性。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联军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形同李世民的大唐军队!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说:"抚我则后,虐我则仇"。

意思是:古代百姓说: “抚我(关心爱护我)则后(当君主); 虐待我则是我的仇敌”。

就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不成文宪法!人民没有为统治者尽忠的义务;统治者虐待人民就失去了统治资格。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王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一切以民为本。民权高于国家主权是无可争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放桀》
选自《孟子》

【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译文】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件吗?”
孟子答:“史料中有这种记载。”
宣王问:“臣子犯上杀死君主,行吗?”
孟子答:“破坏仁的人叫做‘贼’,破坏义的人叫做‘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叫做"一夫"(独夫)。(人们)只听说把独夫纣处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臣下)杀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比亚人民诛杀独夫K,孟子九泉之下有闻的话,也会颔首称是。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3-2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光 发表于 2011-3-23 09:41
结论:那些高呼“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5毛们可以闭嘴了。


我来明白地回答你。
是联合国1973号,特此更正。
捕获.jpg

发表于 2011-3-2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又在叫嚣;P
说制度绝不能动,方可长治久安,慈禧笑而不语. .

发表于 2011-3-28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3-2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沉梦 发表于 2011-3-28 12:04
慈禧又在叫嚣
说制度绝不能动,方可长治久安,慈禧笑而不语. .

那你不想安定,你就跑到利国去接两颗你的主子赏给你的蛋蛋啊。毛病,过不来安稳日子,非要瞎折腾。

发表于 2011-3-3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乐天神 发表于 2011-3-28 12:17
那你不想安定,你就跑到利国去接两颗你的主子赏给你的蛋蛋啊。毛病,过不来安稳日子,非要瞎折腾。

你吮吸下岗工人的脂膏洋洋得意,还想分一杯给卡扎菲;P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