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王鸿举与会发表讲话,深情关心民工。
华龙网讯 (记者 宋岩 实习生 李智)“棒棒”这种称呼其实也是对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歧视。昨日,在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市长王鸿举呼吁,市民要消除歧视,把农民工当作亲兄弟、亲姐妹,用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9月13日起,《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目前全国首个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管理办法。
人均1.7万元留给城市 我市目前每年有600多万农民工兄弟外出务工,并且每年都将新增40万农民工进城。王鸿举称,农民工进城干的是最苦、最累、最险、最脏而工资又是最低的活。据调查,矿山井下一线从业人员80%—90%都是农民工,建筑工地脚手架上作业的工人80%以上都是农民工。
“他们非常辛苦,他们干了城里人不愿干也干不了的事。”王市长透露,根据专家测算,1个农民工平均1年创造的价值为2.5万元,他们平均1年的薪水为8000元,他们将1.7万元留给了城市。
真心接纳真诚服务 “他们给城市带来变化,他们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王市长表示,他们身体很累,他们的心理也很累。这种累来自城里人的歧视、来自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据市农业局劳务办问卷调查,进城务工农民遭遇城里人歧视的比例高达92%!王市长称,从道义上讲、从经济发展上讲,我们都应该像亲兄弟、亲姐妹一样爱他们,要做到真正关心、真心接纳、真诚服务。“城市人、农村人,进了社区就是一家人;城市人、农村人,都是政府关心的人。”
请市民参与讨论 对目前城市里很多被我们称作“棒棒”的农民工,王市长称,“棒棒”的称呼也是一种歧视。那我们到底在哪些地方无意间对农民兄弟造成了伤害,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称呼“棒棒”?热线966966希望市民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