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09年,作者两次走进都江堰,深入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现场,产生了无数感动,写下了这些支援重建的作品。
《农家小院里的国旗》
诗/杨秀丽
一面五星红旗,把我的视线引领向高处
在青城山脚下的玉景园
上海对口支援总指挥部所在的农家小院,
一面鲜红夺目的国旗飘扬在银色的旗杆!
它的高度让青城山上的植物仰望!
它的飘动让都江堰边的流水温柔!
这面国旗是在2008年党的生日那天,
被指挥部的同志,这些来自上海的亲人冉冉升起!
从此,这面国旗使小小的农家小院热力无限!
它成了上海之爱的根据地,
它成了上海之爱的流动源!
它在心灵的顶端舒卷火焰般的情怀,
升起一座古城梦想的高度,引领一座都市爱的罗盘!
红,鲜艳的红,国旗的红,绚烂的红!
在所有上海援建人员的心中飘动、燃烧!
带给都江堰每个角落红色的暖流。
驱逐寒风、寒流,驱逐落寞、悲伤!
都江堰这座农家小院上空五颗星星在辉映,
使都江堰的每个夜晚星光密集,河汉灿烂!
蜜蜂飞舞般的星空呵,预告着二十四番花信风吹来的消息!
红,鲜艳的红,国旗的红,绚烂的红!
那被悲伤掠夺的幸福正在回归
那被灾难倾覆的山峰重新隆起
那分裂的田野再次团结出叶子和果实!
新鲜的街道、校舍,
整齐板房的灯火,灯光下朴素的人们,
因一面红旗、一团火焰,重新建立勇气和信心!
《卡子垭上的旗帜》
诗/杨秀丽
卡子垭口,成都平原的最高处,
海拔1450米的山巅,蒲虹公路将从这里经过。
这是虹口通往市区唯一的道路,唯一的希望,
23.8公里长的路段,援建项目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雨水绵绵不绝,狂风奔驰纠缠,
在卡子垭口,山体几乎天天滑坡,
危险就像尖利的闪电,不时刺向修建蒲虹公路的工人。
这一切就像一根绳索,把指挥部的神经紧牵!
作为指挥部的统帅,指挥员是援建工程的心脏,
他们的脉搏和重建的速度一起跃动,像澎湃激荡的鼓点。
指挥员也是援建工程的双眼,
他们的目光紧紧锚住每一个工程,
随时准备冲向援建战场的最前线……
当800名上海建筑壮士,
在陡峭的山崖和湍急的河水边庄严宣誓:
一定要将一面象征着胜利的旗帜
插在卡子垭口的顶端!
指挥长们来了,薛总指挥像先锋般攀越山巅,
他手擎旗帜,让脚印分布在深水和乌云中间;
把力量和意志传递给每一个战士的指尖。
手中的红旗正一点点接近云层的高度,
它飘展的颜色渗入紫色的云间。
它把山峰踩在脚下,把紫光披在双肩。
风卷云沙,大道通天。
再远再远的蔚蓝,我们的红旗也能抵达!
这就是红旗的仪式,心灵的仪式,神圣的仪式。
当指挥员和800名壮士一起在红旗上签名,
每一笔字符的节律,都跃动在上海和都江堰的心间!
他们轰鸣、闪烁,化成翱翔的飞鹰,喷吐英雄的豪气
为这片土地祈福!为这片土地奉献!
《美丽的花朵》
诗/杨秀丽
这是一本由心灵的卵石砌成的彩色画册,
它叫《美丽的花朵》,拥有一个无比澎湃的精神源泉,
来自上海教师的悉心引导,
都江堰的孩子把灾难和希望在画里收藏。
地震后的几个月,大地已经渐显平静,
而孩子们的恐惧一波又一波涌起,如同海浪。
一个突然的响动,就会让他们冲出教室……
他们脸上惊恐的表情,揪着人心痛。
他们长时间的沉默,如同钉子敲打着老师们的心房……
用什么去释稀孩子们恐惧的记忆?
用什么去抚慰孩子们受创的心灵?
上海支教的张贵和老师为此夜不能寐,思索着医治的良方。
他决定用艺术引导孩子向灾难告别,用艺术帮助孩子们抚平创伤!
于是都江堰第一次出现了“艺术疗伤”的课程,
于是爱的滋润和启发让孩子们的愿望插上艺术的翅膀——
他们涂抹生命的想像,冲走灾难的阴影
他们也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新生的房子:
春天的板房和板房上空的银月变得更加柔润闪亮。
“美丽的花朵”——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新建学校黑板上写的话,
那一天,温爷爷对孩子们亲切地说:
“你们就是在这片灾难的土地上绽放出的最美丽的花朵,
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哦,美丽的花朵,
由上海和都江堰两地的老师亲手浇灌护养。
他们开放在重生的土地上,
千万支灿烂的花朵托付给明天的大地,
千万颗饱满的果实回报给祖国的天空。
于是东方的地平线上,重新冉冉升起红色的新太阳!
《手术台和红色内衣》
诗/杨秀丽
你,语文教师朱静英,
眼神安静,语调安静,
每一天,踏着铃声的召唤
带着春天来到教室
重新缤纷孩子们的视野和心灵!
像一个农妇守护播种的季节,
你守护着都江堰泥土上的孩子!
那一天,你累得病倒了,
平时连感冒都不敢独自去医院打针的你,
乘坐公共汽车来到成都的医院
做了一次不小的手术!
在手术台上,你在神志混沌中用微弱的声音
不停地呼唤班上那群孩子们的名字——
“赵国强,李美兰……”
当你出院,重新面对比无影灯更美丽的太阳,
面对前来迎接的孩子,你流下的泪水像花朵上的露珠
为了不能让孩子们像你一样病倒
你用自己身上全部的工资,
买来七十套火红色的保暖内衣,
你说:“天冷呵,孩子们,穿上……”
七十套内衣像老师一般紧密拥抱着
七十个孩子的身体和内心,
像上海一般紧密拥抱着都江堰的未来!
七十套火红的内衣,七十朵火红的云彩,
汇聚成了都江堰冬天里的暖流,
席卷去孩子心头的冰凉和哀伤,
在红色内衣的拥抱下,
那些柔弱的身躯和心灵开始拔节,灌浆!
《就像太阳一样》
诗/杨秀丽
红旗在辉映太阳,花朵在萌动春意,
而我把赞美送给一个名叫“若阳”的上海女教师!
若阳,就像太阳一样,
燃烧在冬日,燃烧在都江堰!
她的光线和温暖,洒向都江堰板房学校的孩子们。
老师能脱口说出四十位学生的姓名和小名;
像太阳从早晨开始脱口说出
每一棵小草的绿和花朵的香!
都江堰坚硬的山风拂过她白皙的脸庞,
把她疼爱得有一些痛,
四川热情的红辣椒,使她过敏、皮肤发红,
输液瓶高悬在黑板上方,高悬在孩子们泪光的高处,
而她红肿的手指还攥着粉笔,
在黑板上描画着圆形的饱满的梦想——
梯形的开花的山坡,矩形的丰收的田野!
她说:“孩子们,远离灾难,靠近太阳
跟随我,像乘法一样快乐起来!”
她又说:“孩子们,春天来了,
等号两边的事物都在生长!”
是的,上海、都江堰的树木和心灵,
在爱的等号划出来的彩虹两端都在生长!
若阳,就像一个微型的太阳
把震区的孩子们照亮!
来自上海浦江的一位姑娘,
甜美的嗓音里,有着果汁的味道;
她讲课的手势里有着抛物线一般的太阳的美妙!
《妇科墙上的绿色小旗》
诗/杨秀丽
或许,你从来也没有看到过一种绿色的小旗,
插满医院妇科墙壁上的小旗。
你也许不明白,那摇曳的旗帜和绿意中间,
包含着什么样的含义?
那就请你来到都江堰,来到向峨,
在向峨乡唯一保存的医院里,
感受那满墙绿色小旗带来的震撼!
一年前的五月,春天即将完满谢幕,
夏天即将登场,一切都破碎了,大地之殇……
整个向峨乡镇一万多人口中,
500多人永别了春天和川剧,
1500多人落下了伤残的阴影!
而幸存的人们在死亡的喘息里攥紧阳光!
攥紧!哪怕手中只有一厘米的阳光!
阳光是什么?是他们身后,有一个叫中国的国家!
是他们身边,有一群叫上海医生的亲人!
那些来自上海的医生,
他们为向峨、为都江堰,唤回濒危的生机和春意!
他们让绿色的小旗,插满医院妇产科的墙壁,
如同在荒凉的原野上插满初春的树枝——
一面小旗,代表着一位位待产的孕妇,
代表着一个个即将诞生的孩子,
代表着一片片临盆的绿洲!
哦,如果那面墙壁是满池的碧波,
那么,那一面面小旗就是碧波里的荷叶!
如果,那面墙壁是翠翠的山崖,
那么,那一面面小旗就是山崖上满目的新柳!
荷叶芬芳,新柳依依,都江堰吹响明亮的叶笛,
崭新的生命已经蓬勃汇集!
原野辽阔,都江堰新绿如玉!
《工地上的婚典》
诗/杨秀丽
在这片青葱辽阔的土地上,
爱情也像雄鹰和旗帜一般翱翔和高扬。
当清澈的溪流散发阳光的波涛,
像爱情的蜜露在都江堰的枝叶上剔透闪光。
那是2009年,当我再一次走进都江堰,
一场工地上的婚典让我震撼,让我感动。
在尘土飞扬的聚源中学的工地上,
所有的机器都安静下来,
人们汇聚在一起,将深深祝福送给年轻的新郎和新娘。
新郎王选锦,从上海世博工地上调来,
他把爱心拌着一砖一瓦砌起都江堰重建的新房
并两度推迟自己的婚期,一心浇灌都江堰希望的花香。
种下一棵白玉兰,代表上海,代表爱情的纯洁和芳香;
种下一棵银杏,代表都江堰,代表爱情的繁茂和永恒。
两棵青色的树木,枝叶和枝叶依偎,
在蓝天下化成爱的誓言,永远相依为命;
两棵青色的树木,根部和根部缠绕,
在土壤里织成爱的情意,永远缠绵茁壮。
两棵青色的树木,将浦江和泯江的温润气息接通,
把温婉、幸福、和美的梦境,
印在逶迤绵延的高川和大江。
春天被握在一对恋人手上,
爱的交响,像翠鸟在青空飞翔,像晨钟在黎明里回荡。
这是爱情的春天,这是都江堰的春天,
爱情和都江堰的高楼一起成长。
把玫瑰的金子融化进钢筋和水泥,
把花朵的盛宴安排进窗口和厅堂。
红色的蜻蜒沟通上海和都江堰的呼吸,
借助爱情的力量,在两地的春风中,边飞边唱,唱不完地久天长……
《指挥部的歌声》
诗/杨秀丽
上海援建指挥部的大合唱,
在都江堰淡紫色雾气中一次又一次地盘旋、缭绕。
他们合唱《我的祖国》,
歌声在一条大河的两岸,托起梦境和吉祥,
那般的深厚,混合着祖国的心跳,
洗亮云朵的肺叶,燃烧飞鸟的灵魂。
他们合唱《生死不离》,
烈焰和白雪携手相联,歌声是爱的传奇,
灾难已经被荡涤,
幸福从千里之外探出耳朵,倾听这片光明的寂静。
他们合唱《茉莉花》,
喉咙仿佛是江南的枝条芳香四溢,
使都江堰的土地,充满开花的愿望,
十二束花之弦音奉献给都江堰的人民……
指挥部的歌声,深情、优美、磅礴、逶迤……
使都江堰的夜晚深沉安详。
来自上海的心声、混合浦江的涛声,
使这座农家小院的紫罗兰有了江南的姿势和气息……
歌声暖化小溪,小溪安抚小草。
指挥部的兄弟们手挽着手,像上海街头的树和树;
心联着心,像都江堰边的水和水!
歌声刷亮每一道河谷,每一条小溪!
看,我们指挥部的兄弟们,
齐刷刷地站起!汇聚成歌的丛林,汇聚成歌的山岭!
夜晚的红月亮正把山顶举起!
歌声让都江堰的春天,浪漫如紫莹莹的玉!
地址:上海市巨鹿路675号 上海市作家协会 杨秀丽
邮编:200040
电话:13641888190 电子邮箱: yangxiuli@126.com
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ybkkyxl
杨秀丽,女。70年代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诗集《梦中的新嫁娘》、《桑之恋》、《城市像琥珀般的花园》、《彩虹经天》及散文集《锦年微澜》、《悠游绿岛》。另有多部合集。其中反映上海援建都江堰的长诗《彩虹经天》获得2009年度上海市重点创作项目,曾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诗刊》、《上海文学》、《文艺报》、《诗歌月刊》、《诗林》、《绿风》、《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学报》、《上海诗人》等全国报刊发表各类作品。入选《中国2008年度诗歌精选》等多种选集。曾获全国文学创作多个奖项。现居上海。
yangxiuli@126.com
(此文章通过QQ邮箱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