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91|评论: 59

野道士黄帝陵随缘景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是炎黄子孙,都知道我们有着共同的先祖叫黄帝。

      有关黄帝的记载今天能看见的多而不少的都沾上了神话色彩,而真实的留给我们的就是这个黄帝陵,因为黄帝陵之所在,这里的县名也被称为黄陵县。

      百度百科: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之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史记》载:“上(指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史记·封禅书》)可见,在汉武帝以前,桥山黄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来,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过轩辕庙一公里许,半山腰有一停车场为第二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为石头铺就。该石登道共229级,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道弯4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石登道两旁有1.08米高的水泥护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雕有各种形状的石雕。现今看到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成,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陵道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从第二停车场至陵园有一条公路,原为土路,每遇干旱,车辆过后,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后初晴,则是泥泞满地。陕西省在整修黄帝陵工程中,1995年将这段土路铺成石板路。总长750米,宽7.5米。登临这条上陵公路,眼观柏林苍翠,耳听八方鸟鸣,不由使人产生祭陵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另外,又专门新修了一条登陵车道,主要用作护林防火。

  陵道尽头,便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一棂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中部县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系陕西巡抚毕沅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所立,碑石现已佚失。”

      按照网友的提醒,先来相关地图: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审核,慢慢发帖;P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渐渐近观
nEO_IMG_DSC05819.jpg
nEO_IMG_DSC05820.jpg
nEO_IMG_DSC058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nEO_IMG_DSC05824.jpg
nEO_IMG_DSC05823.jpg
nEO_IMG_DSC05822.jpg
轩辕黄帝像

发表于 2011-5-2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传说中的沙发慢慢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审核了我哪些图片,忘记了,稍等再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的等待审核,也是一种耐心的熏修,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轩辕庙内唯一的商机所在:
nEO_IMG_DSC05838.jpg
nEO_IMG_DSC05846.jpg
nEO_IMG_DSC058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告别轩辕庙,迈步黄帝陵

nEO_IMG_DSC05848.jpg
这导游不是我们的导游,我们的导游已经不知所踪
nEO_IMG_DSC05850.jpg

nEO_IMG_DSC058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nEO_IMG_DSC05857.jpg

nEO_IMG_DSC05856.jpg
nEO_IMG_DSC05855.jpg
nEO_IMG_DSC05858.jpg
适逢香港同胞在黄帝陵前叩首祭拜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开始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nEO_IMG_DSC05859.jpg
传说中黄帝的陵墓

nEO_IMG_DSC05860.jpg
陵墓周边

nEO_IMG_DSC05861.jpg
路灯?

nEO_IMG_DSC05862.jpg
陵墓后面的柏树

nEO_IMG_DSC05863.jpg
无独有偶的两株柏树,一左一右的螺旋形生长,都在黄帝陵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陵墓后面的柏树群
nEO_IMG_DSC05871.jpg
nEO_IMG_DSC05870.jpg
nEO_IMG_DSC05869.jpg
nEO_IMG_DSC05872.jpg
传说中的铠甲柏???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