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盐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所以大家都把加强锻炼、确保健康、渴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放在了第一位。
然而,盐亭这个不大也不小的县城却连一个像样的休闲娱乐的空间都没有,尤其是周围的环境就太不安静了。不信的话,请大家看看我是否在乱说:
第一,旧城改造把县城“规划”得挤满排满的,没有绿化带。喜欢锻炼的人们都看重了爬山这条唯一的途径,但是,高山庙一路上的路灯却时常处于“瞎眼”状态。
第二,没有成规模的活动广场,原来的“人民广场”被盐亭中学“教书育人”所占用(这个倒是无可厚非哈)。
第三,仅有的“南门休闲广场”、所谓的“鸿宇广场”、老西街原文化馆外的空坝,就是盐亭县城近10万人赖以休闲娱乐的场所了。
但是,就是这些小得可怜的“活动空间” ,却是这样被那些绞尽脑计想赚钱的人利用的,噪声问题就不摆了。
一、本来就不够面积根本就称不上广场的“鸿宇广场”
一是时常被老年腰鼓队占用(据说他们要给钱才能用)。她们一闹就是半天甚至一天,打得并不整齐的鼓点声和音响效果并不好的音乐声震耳欲聋,搅得四周不得安宁;
二是时常被大批为推销自己产品的商家不惜用高价租用。一到此时,连过路人都难于通行了。更要命的是一家比一家看谁的音响声音大,看谁的宣传叫得欢;
三是无论本地的还是外面的,都喜欢在此名义上是搭台“演出”,丰富盐亭文化生活,实际上却是以“打自己产品的宣传广告”而在那里高声嚎叫,居民和外地游客虽怨声载道,但敢怒不敢言。一旦有人敢问一句,那些老板都振振有辞:“咋啦,我给了钱的!您不服吗?不服去告噻!”
二、南门的“休闲广场”
早上,此地就成了大量打拳的和舞剑的人群的地盘;
白天,这里几乎挤满了大人、小孩,以及被主人牵出来“放风”的宠物。满地的果皮、纸屑、烟头,还有不时能看到的小孩及猫狗的粪便。我实在不敢说那里就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晚上,除了极大的音乐噪声和众多中老年妇女千奇百怪的“舞姿”外,照样是满地的果皮、纸屑、烟头,还有小孩及猫狗的粪便,这还能说是“休闲广场”吗?
三、老西街原文化馆外空坝
白天还将就说得过去,但是一到晚上,除了有上述极大的音乐噪声和众多中老年妇女千奇百怪的“舞姿”外,同时又有好多看热闹、观稀奇的人,有时走路都困难。最要命的还要算那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声了,搅得四邻、大街不得安宁,可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环保部门的人出来干预一声。
四、从南到北各商店和廊桥上的宣传叫卖声
南街还好些,一进入北街段,那不厌其烦的宣传广告夹杂着远远超过70分贝的音乐声全天候地滚动“播出”,不说您想打电话,有时就连两人一路同行给朋友说话都听不到。廊桥上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五、最怕盐亭停电
人人们常说“不怕一天不吃饭,就怕盐亭乱停电”。此话一点不假。无论什么原因盐亭一旦停电,那就真的要命了:全县城挨家挨户的商店竞相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发电,那噪声足以把天上的麻雀吓落到地上,更不说人了,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几乎就干脆不敢出门了,他们最害怕被这些噪声送了性命,因为蝼蚁尚且贪生怕死,何况是人呢?
六、各商店开业的鞭炮声
为了图个吉利,增加商店的知名度,那些商店老板都喜欢在开业时燃放鞭炮。通常情况下这也不应该算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他们的鞭炮不仅越买越大,真是“大炮”,而且越买越多。一旦燃放起来,声音震耳欲聋不说,硝烟漫天弥漫,纸屑四处飞溅,鞭炮里的水泥、泥巴和未燃放的鞭炮打在人身上足以让人青一块紫一块的,打在人头上就一定会是个大包,甚至流血。如果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从这里走过突然听到这炮声那就太惨了。您说害怕不害怕!
综上所述,盐亭的环境治理尤其是噪声问题,确实应该引起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了。试问:何时才能还盐亭县城人民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