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走在黔东南(旅游日记) 2011年5月30日 (出发) 乘上1273次快车从成都出发向我期望己久的旅游地----黔东南出发了,其实这是一个一年前拟定的计划,只不过一些特殊的原因耽搁而延迟至今. 我情有独钟於黔东南,是因为在阅读各种旅游资料、游记日志中了解到:那是一个群山叠嶂、群江碧透,民风古朴、风情万种.被人们称为“世界十大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地方”,也是一个被人叫著“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最后的神密园”的地方.不过坦白地讲:我的旅游动机没有那么深奥,只是一种感受异族风情、异地山水的欲望,在游走中增长见识,在游走中洗涤身心的需求…… 5月31日(凯里 下司古镇 舟溪) 早上6点多火车准点到达黔东南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下火车后按当地朋友的指点搭乘2路公交到终点转乘直达我要去的、计划中的第一个目的地-----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距凯里约25公里,车票5元. 据介绍说:嘉庆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 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 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古居民,古巷道。这里还有贵州省第一个少数民族体育村,建有龙舟赛场,每年农历七月中旬,这里的人们沿袭传统举行龙舟大赛,斗牛大赛,车流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此外,这里还有众多的历史人文古迹,辟有桃园岛、月亮岛、紫薇岛等系列旅游渡假场所, 耒到下司,我所见到的却是一个古巷与新街并存,市场经济的繁嚣与冷寂的历史遗存的并存,传统民族风味与现代体育运动形态共溶而形成的,饶有生趣的历史文化景观。行走在下司街上,逡巡在这浓郁的风情与涵厚的风俗之中,我选择了在古街旧巷里的卵石路面上行走,沿着老街去看那些虽然落寂却曾经辉煌一时的店面额匾及廊檐瓜柱;在被历史长河中被行人车马碾压而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在曾经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大小码头上,听它们娓娓叙说他们曾经“耳闻目睹”的过去。 最让我喜欢的是与它朝夕相伴的清水江.那开阔的江面、碧绿的江水、垂柳成荫的河岸、两岸的风情建筑、河边垂钓的人们,无不渗透出自然与人们生活间的和谐与惬意。在龙舟上、单人划艇上进行训练的、运员们矫健的身影、漂浮在碧绿的江面上的、运动员们身着的运动服的艳丽色彩,让历史古镇重叠地烙上了新的时代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