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位网民反映农村客运票价问题的回复
各位网民:
今年以来,各位网民对农村客运票价反映较多,我局高度重视,多次与交通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上路检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农村客运成本偏高、运价偏低、运力不足造成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目前,仍然有一些群众对此不满,现对我县农村客运票价现实情况通报如下:
一、现行公路客运票价政策
我省现行公路客运票价管理实行的是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即:由省物价局、省交通厅制定全省统一的基础运价,各市、州物价局、交通局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票价。1989年至2010年21年期间,基础运价调整了两次,即:1989年、2005年。
我县境内客车运行线路有5条,其中最远的线路为107公里,最近的线路为3公里,从事农村客运的分别为159队、巨川公司、腾达公司三家公司,合法的客运车辆557辆,平均每条线路110辆(其中:白衣、长垭线路56辆,驷马线路77辆,云、笔、镇线路180辆,西、响线路150辆,得线路87辆)。车型基本上为中巴和小型长安,分别在新车站、江阳车站、城东车站驻站,各条线路基本上由各车主自行商议进行了联营。统一价格、统一售票、统一核算。
二、我县农村客运票价过高的主要原因
农村客运票价过高的成因,客观原因主要有成本推动因素、供求失衡因素和管理体制因素,主观上也存在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
1、运营成本的影响。以一小型普通客运车辆(8座)为例,农村客运车辆年交各种税费达21448元,其中税金2700元,县城进站(停车)费3000元,乡镇进站费(含清洁卫生)费1080元,车辆检测费(含补检)1500元,挂靠车辆管理费和安全调节基金2220元,保险费10948元,远远高于2005年的水平。此外,还有应支付司乘人员工资每月1500元。除去上述不变成本,可变成本还有油料费39600元,车辆维修费5000元,车辆折旧成本费6500元,年正常运营成本为90548元,按每年运营330天计算,日均成本达274元,以平昌-----笔山7座长安车为例,现行规定的票价为9.5元/人,每天两趟,按载客率70%计算的营业额仅为186元,明显不能弥补成本。
2、运力供需失衡。平时我县农村各条线路由于客流需求少,运力过剩,正规营运车辆平时的载客率还不到60%。但在春运期间,探亲流、打工流和学生流叠加在一起,这些运力又显得严重不足。部份司机抱着淡季损失旺季补的思想顺势涨价,今年春运期间我局与交通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上路检查共查处26起价格违法行为,退还多收价款1365元。
3、客运票价运价率长期偏低。当前,我省客运运价仍执行的是2005年10月四川省物价局《关于改革道路旅客运输价格的通知》(川价格发[2005]209号)的计价标准制定票价,基本运价规定为0.15元/人公里。随着税费及工资和油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营运成本的不断增加给车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避免亏损,各运输公司也多次向我局提出调整票价的要求。但由于我省现行公路客运票价管理权限在省发改委(原省物价局)即:由省物价局、省交通厅制定全省统一的基础运价,各市、州发改委(物价局)、交通局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票价。县级发改委无权制定票价。面对基层的呼声我们也多次向省市价格主管部门作出情况反映,请求调整票价。但目前全省农村客运票价仍然执行的是2005年的基础运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村客运票价管理问题已成为全省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局将与交通部门紧密配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合理配置运力,降低非经营性费用,取缔非法营运车辆,理顺不合理的运价等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农村客运票价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客运票价问题。
平昌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1年6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