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转贴:杂说四川,成都,重庆
标题:原创:杂说四川,成都,重庆!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广安怪客 于 2005-09-04 11:41:07.0 发表
四川是天然的母亲,儿女众多,地大物博,因为婚姻关系,是由重庆为大哥的巴家和成都为大姐的蜀家组合而成,所以四川的外号也叫“巴蜀”。现在离婚了,重庆自己独居,号称“巴渝”了,而成都自己也暗恋上了弟弟绵阳,送了不少彩礼,成都也自己把古时候一个县的名字套在自己头上,号称“蜀州”,另外本来四川母亲的名号叫“天府之国”,成都大姐看到这个牌牌比较有光环,漂亮,于是自己就挪过来也自称起“天府”了。 四川毕竟儿女成人,因此逐渐退化成为了一个名义,一个象征。因为年纪大了,所以难免逐渐让成都大姐做主。本来成都大姐是四川的掌上明珠,由于出生的早,也就顺理成章的象王熙凤一样把持着四川政治经济大权,而重庆本来是四川为成都招的大款女婿,由于婚前经济关系没有扯清楚,所以婚后一直不和,婚后重庆的一大帮铁路局和民航局等财产的确让本是大家闺秀的成更加阔了不少。不过当女婿毕竟是女婿,在四川当儿子都不如当女儿,何况女婿呢?所以婚前财产被女方搜刮的差不多的时候,离婚也顺理成章,国家也给同情重庆的遭遇,同意让其直辖算了,周围山多水长,帮周围省市兄弟一把,大家都富起来吧。离婚后,成都又跟偏远的弟弟绵阳搞起了姐弟恋,不过怕被人说做人不地道,于是又把德阳小弟喊进来,眉山小妹妹很是眼红,天天大姐的喊,大姐于是也偶尔给眉山送点汤水项目。就这样,四川里面也开了一个小灶,叫成德绵。书面名字叫四川经济核心区。这个小灶开的还算红火,四川的几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区,高新区全部在这里。并大有顶替四川名义的趋势。不过其他兄弟怎么样呢?四川人本来有勤俭节约的传统,也有些兄弟省吃俭用特别是东挖挖西挖挖积累了资源的,不过成都大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对兄弟发话了:“你要清楚成都是中国“第四城”,我们有六倍纽约大,为什么要这么大?不就是要好好保管各位的好东西吗?反正放在你们那个穷山恶水的腰包里烂了还不如放在是平原的大姐这里啊,等你们‘长大’后就还给你们啊!”这帮兄弟哪里肯信啊,都知道成都别名“成兜”,再多也不够装。于是成都大姐又说:“你们是不是一个二个的听重庆大哥的蛊惑啊,蓉姐好还是你们渝哥好,自己拿主意!”另一面又对四川老母亲说:“你呀,真是老糊涂了啊,看看你成天坐在我家里,吃我的喝我的玩我的,兄弟一个个藏私房钱搞小金库,你怎么不管管啊,否则,我也要把成德绵搞成自己的金库了啊。”四川母亲因为还有三个带着少数民族特色的儿女,位置又高,穿的又破衣烂衫,加上国家下任务还要让四川给他吃好穿好,所以四川母亲只能为成都委曲求全,亲自跑到各个儿女面前做思想工作。四川儿女有孝道传统,于是只能含泪答应把资源都给蓉姐“保管”。这个事情后,大家也看的比较透了,为自己的前途想办法,四川作为家长看样子也照顾不到了,以后摆在面前有三条路:依附蓉姐,依附渝哥,要么谁也不靠;于是各个兄弟各怀心思,有的成了蓉派,有的成了渝派,其他的有联合起来闹分省的,有想进入其他省的,不一而足。当然蓉姐有时候还是很寂寞,偶尔还是看着渝哥也由清汤寡水逐渐吃上肉,心思逐渐琢磨:要是当年我也直辖多好啊,不过,也担心国家看她带着关系复杂的一群,特别是四川那暧昧和悲哀的表情,竟也想通了,我这个日子过的不比直辖差啊,虽然渝哥有肉和火锅,但我天天要以吃海鲜为目标。 所以成都拼命的对外印制名片,为了每天给人新鲜感,据说几年下来就换了十多张名片,XX广场和XX南路等地方隔几天都要改造打扮一下。 不过四川也会偶尔明白一下“天下大势”,于是有意识的在川南划一个圈,攀西地区划一个圈,点了几个将出来领头开小灶。四川对只是川东几位还没有想好,成都对这边也是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因为各个兄弟穷归穷,却都是行得正坐得住的人,骨头都比较硬。红军来住过,历史上的仗也没有不少打,伟人将才帅才也出了一大群。正是这样这边的大多不愿意和成都同姓蜀,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姓巴。大家也在嘉陵江一条道上混了很久了,彼此感情还是很深的,跟重庆关系也比较有渊源,远亲近亲都有。所以大家都在观望,还没有决定。川东各地为了改变自己长期被边缘化的处境,向国家也申请了被着成都的“兰渝铁路”,为此成都大为恼火,拉上绵阳遂宁跟川东广安南充广元吵了十多年,当大家都把目光看着四川要求表态的时候,四川却眼睛盯着珠三角:“成都阿,你就不要争了,我正在想办法让你跟广州通一条蓉广铁路,下次开泛珠时候给你定下来,要不要得?”成都为此手舞足蹈而去(不过还是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于是忍不住动员绵阳递交了一个改道的条呈,这是后话,不提)。回过头四川对川东各位道:“不要吵了,越穷越吵越吵越穷,心平气和一点,关键是要等国家的态度,这条路我还是从道义上支持你们的。”川东各位有点悻悻然,重庆看着感觉两眼冒火:“什么叫道义支持阿?川东还是不是你的?”“关键成都......”“好,你不提我提!”据说后来还不久重庆申请还真提交上去了,加上隔壁的甘肃也支持,国家思前想后,于是同意下来了。从此,川东对成都态度逐而远之,渐自成一体,南充自恃嘉陵江中心位置,于是也自称川东川北之“中心”了,为此跟成都还打了不少嘴皮官司。达州和广安的气田开发也让川东逐渐身板硬朗起来了。这样稀里糊涂发展情况下,川东后来竟与成都支持下的川西鼎立,川南呢两头靠,反正成渝铁路,成渝高速等路都过,每天也能保证有过路饭吃,偶尔去两家都串串门。攀枝花也在谋划通往云南的路,所以没有时间考虑四川里面的事情。三州也按时从母亲那里领生活费和收点来自各地来串门的旅游费过日子,也其乐融融。于是乎各自平安无事,四川也乐得安逸,安享天下太平。")[/code]标题:原创:杂说四川,成都,重庆!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广安怪客 于 2005-09-04 11:41:07.0 发表 四川是天然的母亲,儿女众多,地大物博,因为婚姻关系,是由重庆为大哥的巴家和成都为大姐的蜀家组合而成,所以四川的外号也叫“巴蜀”。现在离婚了,重庆自己独居,号称“巴渝”了,而成都自己也暗恋上了弟弟绵阳,送了不少彩礼,成都也自己把古时候一个县的名字套在自己头上,号称“蜀州”,另外本来四川母亲的名号叫“天府之国”,成都大姐看到这个牌牌比较有光环,漂亮,于是自己就挪过来也自称起“天府”了。 四川毕竟儿女成人,因此逐渐退化成为了一个名义,一个象征。因为年纪大了,所以难免逐渐让成都大姐做主。本来成都大姐是四川的掌上明珠,由于出生的早,也就顺理成章的象王熙凤一样把持着四川政治经济大权,而重庆本来是四川为成都招的大款女婿,由于婚前经济关系没有扯清楚,所以婚后一直不和,婚后重庆的一大帮铁路局和民航局等财产的确让本是大家闺秀的成更加阔了不少。不过当女婿毕竟是女婿,在四川当儿子都不如当女儿,何况女婿呢?所以婚前财产被女方搜刮的差不多的时候,离婚也顺理成章,国家也给同情重庆的遭遇,同意让其直辖算了,周围山多水长,帮周围省市兄弟一把,大家都富起来吧。离婚后,成都又跟偏远的弟弟绵阳搞起了姐弟恋,不过怕被人说做人不地道,于是又把德阳小弟喊进来,眉山小妹妹很是眼红,天天大姐的喊,大姐于是也偶尔给眉山送点汤水项目。就这样,四川里面也开了一个小灶,叫成德绵。书面名字叫四川经济核心区。这个小灶开的还算红火,四川的几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区,高新区全部在这里。并大有顶替四川名义的趋势。不过其他兄弟怎么样呢?四川人本来有勤俭节约的传统,也有些兄弟省吃俭用特别是东挖挖西挖挖积累了资源的,不过成都大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对兄弟发话了:“你要清楚成都是中国“第四城”,我们有六倍纽约大,为什么要这么大?不就是要好好保管各位的好东西吗?反正放在你们那个穷山恶水的腰包里烂了还不如放在是平原的大姐这里啊,等你们‘长大’后就还给你们啊!”这帮兄弟哪里肯信啊,都知道成都别名“成兜”,再多也不够装。于是成都大姐又说:“你们是不是一个二个的听重庆大哥的蛊惑啊,蓉姐好还是你们渝哥好,自己拿主意!”另一面又对四川老母亲说:“你呀,真是老糊涂了啊,看看你成天坐在我家里,吃我的喝我的玩我的,兄弟一个个藏私房钱搞小金库,你怎么不管管啊,否则,我也要把成德绵搞成自己的金库了啊。”四川母亲因为还有三个带着少数民族特色的儿女,位置又高,穿的又破衣烂衫,加上国家下任务还要让四川给他吃好穿好,所以四川母亲只能为成都委曲求全,亲自跑到各个儿女面前做思想工作。四川儿女有孝道传统,于是只能含泪答应把资源都给蓉姐“保管”。这个事情后,大家也看的比较透了,为自己的前途想办法,四川作为家长看样子也照顾不到了,以后摆在面前有三条路:依附蓉姐,依附渝哥,要么谁也不靠;于是各个兄弟各怀心思,有的成了蓉派,有的成了渝派,其他的有联合起来闹分省的,有想进入其他省的,不一而足。当然蓉姐有时候还是很寂寞,偶尔还是看着渝哥也由清汤寡水逐渐吃上肉,心思逐渐琢磨:要是当年我也直辖多好啊,不过,也担心国家看她带着关系复杂的一群,特别是四川那暧昧和悲哀的表情,竟也想通了,我这个日子过的不比直辖差啊,虽然渝哥有肉和火锅,但我天天要以吃海鲜为目标。 所以成都拼命的对外印制名片,为了每天给人新鲜感,据说几年下来就换了十多张名片,XX广场和XX南路等地方隔几天都要改造打扮一下。 不过四川也会偶尔明白一下“天下大势”,于是有意识的在川南划一个圈,攀西地区划一个圈,点了几个将出来领头开小灶。四川对只是川东几位还没有想好,成都对这边也是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因为各个兄弟穷归穷,却都是行得正坐得住的人,骨头都比较硬。红军来住过,历史上的仗也没有不少打,伟人将才帅才也出了一大群。正是这样这边的大多不愿意和成都同姓蜀,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姓巴。大家也在嘉陵江一条道上混了很久了,彼此感情还是很深的,跟重庆关系也比较有渊源,远亲近亲都有。所以大家都在观望,还没有决定。川东各地为了改变自己长期被边缘化的处境,向国家也申请了被着成都的“兰渝铁路”,为此成都大为恼火,拉上绵阳遂宁跟川东广安南充广元吵了十多年,当大家都把目光看着四川要求表态的时候,四川却眼睛盯着珠三角:“成都阿,你就不要争了,我正在想办法让你跟广州通一条蓉广铁路,下次开泛珠时候给你定下来,要不要得?”成都为此手舞足蹈而去(不过还是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于是忍不住动员绵阳递交了一个改道的条呈,这是后话,不提)。回过头四川对川东各位道:“不要吵了,越穷越吵越吵越穷,心平气和一点,关键是要等国家的态度,这条路我还是从道义上支持你们的。”川东各位有点悻悻然,重庆看着感觉两眼冒火:“什么叫道义支持阿?川东还是不是你的?”“关键成都......”“好,你不提我提!”据说后来还不久重庆申请还真提交上去了,加上隔壁的甘肃也支持,国家思前想后,于是同意下来了。从此,川东对成都态度逐而远之,渐自成一体,南充自恃嘉陵江中心位置,于是也自称川东川北之“中心”了,为此跟成都还打了不少嘴皮官司。达州和广安的气田开发也让川东逐渐身板硬朗起来了。这样稀里糊涂发展情况下,川东后来竟与成都支持下的川西鼎立,川南呢两头靠,反正成渝铁路,成渝高速等路都过,每天也能保证有过路饭吃,偶尔去两家都串串门。攀枝花也在谋划通往云南的路,所以没有时间考虑四川里面的事情。三州也按时从母亲那里领生活费和收点来自各地来串门的旅游费过日子,也其乐融融。于是乎各自平安无事,四川也乐得安逸,安享天下太平
篓主人,儿篓人看看先,.看看先老子逗说你乐,.你不要帽冲重庆人好迈,.?/
以下是引用重庆总督在2005-11-18 8:51:00的发言:
太丢重庆人的脸了
bu mingbai
版主很尽职??????????????
炒旺论坛的人气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