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大概是成都人挂在嘴里最多的词语了,
成都人对重庆直辖,以及重庆快速确立西部经济中心地位的愤愤不平,
很大程度上,
是觉得作为平原城市的成都,
更应该比重庆这种两江划城,浅丘地形城市作为经济中心,
这实在是十分滑稽幽默的观点.
就人类经济历程来讲,
这种所谓平原优势,
在农耕经济时代,当然有劳作成本低,联系方便的优点.
不过当中国追随世界步伐,
告别农耕经济,
步入工业,信息,资本,知识经济世代后,
当经济联系手段告别牛车,马车,
步入现代交通体系和互连网络时代后,
所谓平原优势,
在现代经济面前已经荡然无存.
从世界范围看,
纽约,芝加哥,洛山矶,旧金山,里约热内卢,香港等等,
数不胜数的国际大都市都具有重庆的地形特点,
它们不但是所在区域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
客观上,
还为城市建成更适合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多功能,多组团结构提供了方便.
区位和基础才是决定城市命运的先天条件,
这恰恰是成都的两大硬伤.
成都的现代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特别是地处偏僻的西陲边沿之地,区位之恶劣更是在中国省会中无出其右,
农耕经济色彩浓厚的成都,已经越来越被现代经济边沿化,
这才是成都政府心情越来越焦急,口号越来越离谱的根源所在.
回过头来看,成都现在的一些基础,
是在中国经济开放之前,
利用四川省政府的倾斜政策,
举全省之力,对区位恶劣的成都形成的资源聚集效应所致.
成都所谓的平原"优势",
其实仅仅是四川省政府基于农耕时代和本位意识的"心理优势",
与现代经济要素风马牛不相及.
如果没有良好的现代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区位,
则"平原优势"在现代经济面前可谓不堪一击.
如果成都"唯平原是论"的逻辑能够成立,
那么西藏拥有比成都更平和更广大的空间,
自然比成都更有被看好的理由.
[move]所以, 成都网友的"平原心态", 实则是眼界狭小,意识落后的"农民心态", 与"东方依甸园"的滑稽闹剧情出一脉, 都是自恋情迫,自卑虚荣的农耕产物.[/move]
所以,
成都网友的"平原心态",
实则是眼界狭小,意识落后的"农民心态",
与"东方依甸园"的滑稽闹剧情出一脉,
都是自恋情迫,自卑虚荣的农耕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