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园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而资源转化、优势产业培育需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园区建设越好,带动能力越强,一体化进程会越快。
利州区回龙河以东建工业园区,以西建立居民安置点。整个安置小区规划面积182亩,集中安置了工业园建设征地拆迁失地农民241户共943人。安置小区与工业园区实行“功能分区”,既相对独立,又共享交通道路、公共服务等设施。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实施统一建设,实现水、电、路、天然气、通信、宽带、电视广播“七通”。
“目前,已有320多名园区建设失地农民进厂务工或发展相关产业。其中180多人变身产业工人,人均年务工收入15000元以上。”回龙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书记严映平说,工业园区33家企业中,用工量在100以上的达到21个,其中中钢川炭解决就业200余个、海天实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 “围绕‘产业带动能力强、吸纳劳动力多’的思路,选择和引进入园项目,园区共为城乡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2000多个。”园区管委会主任仲永良告诉记者,工业园区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园区发展最终达到建成一个园区、形成一片城市新区、带动一片统筹城乡发展。安置小区还建立和完善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一园花开不是春,园园花开满眼春。现代工业园区发展产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引擎”效应。工业园区建设不仅改变了居民身份、生活,而且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拉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广元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川浙合作产业园、王家营工业园、袁家坝工业园、医药园、盘龙工业园、石龙工业园、下西现代物流园等,拥有国家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基地等含金量较高的品牌,已培育了启明星、长虹、娃哈哈、电子军工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广元造”品牌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去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工业总量接近全市一半,成为广元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利州区回龙河工业园现有工业企业 33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1至6月园区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1亿元,带动了清洁能源、生猪养殖、建材、工业原料林等产业发展。同时利州区规划建设大石工业园、广元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等3个园区。
无论是回龙河工业园区,还是广元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或者7个县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均衡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凸显了工业园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引擎”效应。
据有关数据表明,近3年,全市工业园区投入资金43.5亿元,新开发面积45.5平方公里,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园区13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7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6个,到位市外资金236.8亿元,推进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97倍,工业园区规模企业数翻了一番,常年安置劳动力就业3.2万余人。工业园区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