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28|评论: 52

安岳地名故事传奇——锣鼓村的骆状元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8-23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乾隆甲申,骆氏家族湖广入川的第八世孙骆朝鸿考上了状元。718日那天,县府奉旨敲锣打鼓的把状元榜送至骆家堂前,使骆家名声鹤起。骆家为此金榜提名而光宗耀祖感到骄傲,特设宴席。当然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也顺着状元沾光,大家买了鞭炮,扯上红绸为状元而庆贺。顿时,骆家大院张灯结彩,人山人海。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震醒了沉睡的山村。

酒宴开始时,骆员外特别致祝酒辞,感谢大家恭贺,并且提议在本村建骆公庙以示纪念,且自己承诺出巨资修建。乡亲们为了自己的大名也刻入功德碑便争先恐后地捐银纳金。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于本村的中心位置修建起了骆公庙。庙内敬置有玉皇大帝、文殊师利等神仙、菩萨和骆氏家族的列祖列宗神像。

骆家公庙建成后,村里增添了祥和的气氛。每当初一、十五或庙会,庙里香客瀑满,烛香飘然,且每天锣鼓响过不停,热闹非凡。

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湮没,不知过了多少年,骆氏家族因经商、为官而举家外迁。久而久之,骆公庙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它并非单纯是骆氏宗族的家庙,变成了善男信女们公众的庙宇。大家根据每天庙里的锣鼓声,便习称为“锣鼓庙”。清末民初,锣鼓庙除了做佛事以外,还办起了学校,人们便将锣鼓庙所在的坡丘称为学堂坡。遗憾的是,不知何故,锣鼓庙在民国中期被拆,现不见踪影。但锣鼓庙学堂坡的美名一直保存在人民记忆的深处。锣鼓庙的小地名一直留在民间。解放后,1982年前该村为孔雀公社十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政府根据锣鼓庙而命名为锣鼓大队,1984年正式取名为锣鼓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8-2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传说。

发表于 2011-9-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有点来头也

发表于 2011-9-1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1-9-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