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笏备注:下面的电子档是我照着这照片打出来的,有些字有些模糊,看不清楚。有些字繁体的,认不到。或者还有一些是笔误。
请大家批评指出,我好立刻修改。谢谢
川剧《夫妻桥》扣人心弦
-----“桥断”“斩冤”两场更见川剧特色
成都市川剧院常出团这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优秀的新剧目,《夫妻桥》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是说:清代秀才何先德原为造福地方,建议建桥,无奈见习忌于X神、恶霸,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后来,他的妻子何娘子继承夫志,历尽艰辛,在群众的拥护下,终于完成了造桥的业绩。这是一出有十场的本戏,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最能表现川剧特色的,当推“断桥”和“冤斩”两场。
在“断桥”这场戏之前,先有一场过场戏:演员晓艇扮演的泯江两岸的地头蛇,“袍哥”头子曾锡武,冒着狂风暴雨前去破坏桥墩。他演这个角色虽是以伞掩面而出,以伞掩面而入,但那轻疾无声的矮脚步法和那随着锣(?)声一响只一露面时所显露出来的阴险角色,已使观众为那善良的书生何先德担忧,因而也为“断桥”这场戏制造了足够的气氛。接着,在急风骤雨般的板鼓和镗锣声中,演员蓝光景临扮演的何先德出场了。何先德已经知道这桥墩被毁,功亏一篑,后果非常严重。他抹着油脸,口咬发梢,(?)着只担着一个钮子的长袍疾奔而出。在蓝光临的表演下,观众眼中的何先德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了:先前,他是那么文质彬彬、温文儒雅;而今,他在苦痛、愤怒、绝望的攻击下,行将发狂。
演员用舞袖疾走、凌空斤斗,显出他狂奔桥边的惶急心情。这时候,川剧“高腔”特有的那种朗诵式的歌唱,进一眯抒发了何先德这个角心的内心情感,使人在同情他的时候,痛恨当时黑暗的封建官僚政治。特别是时而传来的“啊......”的帮腔声,似为剧中人的含冤负屈唉声叹息。在这场戏里,川剧表演艺术的特色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是表现疾走狂奔的各种步法,或是用转颜(?)变色的脸上功夫;当蓝光临演到何先德一见断桥而感动痛心疾首时的那一转身,连身上所穿长袍的前后下摆,都能翩然飞起,几乎与腰相平。这些舞蹈,强烈地表现出人物心情的剧烈变化,增加戏剧演出效果。
“冤斩”这场戏是对封建官僚政治的进一步揭发和控诉:何先德当初造桥,原想百姓免受山洪复舟之灾,不断封建官僚政治比山洪更可怕。而他就是被这种更为可怕的山洪吞吃掉生命的。在这场戏里,蓝光临演到的何先德在临刑前接受门生一拜时,有一个侧面的亮相,虽然是瞑目不语,但那深重的愤怒却在不言这中。杨淑英演的何娘子,把她从一个平素主张息事宁人的弱女子,在法场上擦干眼泪,拾起桥的图样,继承夫志,要把大桥造成的心理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她的嗓音脆亮,几句高唱如同有力的控诉,扣人心弦。
(新民晚报 1963.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