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前人说的太多,但无论命题是多么地亘古不变,由其所引发的情感却都是殊途同归。因为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是父母生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最无邪的童真年代的故园,还有我们相濡以沫的根,和血脉相连的亲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总会出现这样一个场面,游子远行,总要带上一把故乡的黄土,当年我第一次离家,我的父亲也慎重地给我包了一捧,说在异乡如遇水土不服,就把箱子里那张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一张远行的车票,一包故乡的泥土,构成了一个意蕴深厚的乡土情结。无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我们都不能忘记故乡,因为那是我们的民族传统。
无论你走多远,也无论你离家多久,故乡里的一草一木,小时候认识的每一个人,和知道的每一件事,都会经常出现在今天的梦里。当吟着“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时,我们的眼中也会含着莫名涌动的泪水。无论是温柔富贵乡,还是冰冷凄凉地,家乡始终是游子心灵最温馨的栖居处。
我离开家乡快20年了。2005年开始上南充论坛,后来找到了营山论坛,那时候相互谩骂的多,没有今天家的感觉。所以中途离开过两年,今年初才再回来的。每一次打开论坛,吾都会很动情,感谢东版,家长式的公正与宽厚、感谢无哥、岳哥、既鬼媚梦幻又真实生动的图片。看着听着你们缓缓地讲述那些发生在家乡的故事,就感觉从前的一切仿佛犹似昨天,又回到了乡间的那条小路,徜徉在故乡温暖的怀抱里~~~~~ 我们真诚地关心自己的故乡。对故乡的穷困忧心如焚,也对故乡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件美好的事物由衷地赞美。营山是个农业县也是个贫苦县,它的长期发展受制于两个基本矛盾:第一是人地关系的矛盾,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国情矛盾;第二是基本体制矛盾。在如何化解已经发现的“矛盾”方面,营山人还需要一场长期的、直面问题和矛盾的精神和勇气。关注最近的营山论坛,一是花10万买个教师岗位的帖子。二是关于今年卫生系统招考舞弊问题;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该国人的头脑,而头脑则取决于读书”。但是今天当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都需用钱才能买到。可叹当代中国已没有一方净土了。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的能力,但他们的道德和灵魂以经被现实扭曲,他们如何能做到身正为范去教育肩负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孩子?可悲~~~~~~二是卫生系统招考舞弊,也就是去做医生,负责一方人民的救死护伤,人命关天这么重要的工作,贴子说居然有人目不识丁,没有经过任何的学习和经验,也考上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而特稽,难怪营山医疗纠纷不断,原来如此~~~~~可悲,可叹~~~我美丽的家乡在竞逐金钱的游戏中也未能幸免于难~~~~~~~~
人这一生,注定走走停停,不断地迁徙和留驻,又不停地辗转和漂泊,但再沧桑的岁月无论如何也冲不断每个华夏族子孙内心的那份乡土情结,即使再遥远的归期对于游子们来说都会是一份永远值得执着的等待,因为家终归在那儿,那儿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即使那里只剩下残砖片瓦,对我而言始终是最美的,因为那里是我一切旅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落叶终要归根~~~
吹落了思乡的尘
却吹不落额头的纹 走完了天下的路 才想起回家的门 追上漂泊的人 却赶不上漂泊的魂 做完了想做的梦 仍又颗思乡的心 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问 游子地心为什么这样地沉 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寻 回家的路上是否绿草茵茵 人生是一粒种 落地就会生根 风吹年华地梦 落叶总要归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