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02|评论: 5

水金溪

[复制链接]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1-9-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或许只要一口古井就能让你流连踱步,甚至小住下来。如井一般,静静的,不满不溢,不声不响,百年如斯。在蓬安金溪镇,像这样的百年老井,至少有3口以上,分别存于半边街、金溪小学和麻柳湾等处。  遗憾的是,小学那口井因为校舍改建被填,目前最旺的是半边街井。半边者,不圆之象、不满之兆。其实,这条老街两边都有店铺,只是乡人们对某半边街长久不曾发达,所吐出的诙谐奚落言辞。从旧楼斜过的月光温婉地融进水里,无论如何看,那井仅现半轮骊影,朦朦胧胧,深不可测,形同天凉好个秋的境况,因有半边月之称。相较其他,我更倾心半边月的称谓。新加坡女作家尤今说,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一个多世纪以来,金溪,就这么一直遇着与造化着,煮茶、酿酒,不紧不慢地生活,唇齿、喉咙、肠胃,咂吮吞吐着吸呐人间万象的滴滴灵性。
  水象征性拐弯,顺理成章地有了岸,有了忙碌的码头。沿码头而上,那条古老的下河街只在历史的水背上打了个盹,便在一只蚂蚱的跳腾中活泛起来,它从木穿方上振翅,足尖轻轻一弹,便拂下几粒尘埃,惊醒四桌上正午的半杯清茶。说评书的老夫子刚刚离去,补鞋匠的麻绳窝在针孔里似睡非睡,绿豆锅盔在微热坦锅上酥脆地伸着懒腰,蒙尘的墙壁,标语鲜艳,只是不再喊着口号革命。此时的下河街,适合发酵,它的芳香藏在小麦高粱胚芽里,小麦高粱藏在地窖中,地窖蕴在温润润的梦中,做着九曲回肠的回文诗。就像这奔腾之后枕戈待旦的水。下河街仅仅一方驿站,只需一声雄浑的船工号子,它就会一跃而起,在雕刻师手中激情四溢,在剃头挑子上穿街过巷,然后伴随着斜溪(金溪)白酒在异地他乡高谈阔论起来。
  水是顽皮的,闲置一笔,远远荡开,便成就百年老桥。非闲无以涉趣,非百无以衬古,嘉陵江边的小镇,金溪,就在水的皮影戏中兴衰沉浮。长长的石桥,无疑,成了水的舞台,那水,从骑龙,从徐家,缓缓起步,弯弯曲曲,倒影着松柏翠竹,藤蔓鸟雀,蝶姿虫态,太阳点影成金,动物植物赤膊上阵,戏作的水开始于桥下捣腾起来,浮光点点,唱腔声声,或激越,或清淡,一浪一浪,那石拱则铺排了影儿,一个多世纪的沧桑真就有了具体形态,而关于桥的古老故事也从皮影里跳将出来。
  据说,当初,石匠们在起桥拱时,砌至最后一块条石,找尽了在他们看来所有符合要求的石料,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能做到严丝密缝,恰到好处。石匠群里的掌墨师反复思量,方才忆起一位干瘦老头儿路过时丢下的话:某块石头你们定要收拣好啊!他猛然醒悟,终于在一旮旯里找到那块不起眼的石头。只见石上刻剑,剑柄上还刻有饰物,那不是祖师爷鲁班的镇桥封印吗?这石头嵌进去,竟然毫厘不差。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过桥虽历经岁月沧桑,仍毫发未损,足见弥之坚固。
  水一旦有了落差,便生威仪,长壮美,聚高度,将此囤积修成电站,金溪更有福了,周围方圆百里的人民亦甘霖普降。这种福禄和谐,以水的名义,发着光,带着电,蕴着热,向深山僻壤进发,意气风发,这就是水之魂,也是金溪怀抱四方之胸襟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9-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溪人民同样用高价电,福之何来?

发表于 2011-9-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9-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金溪修了电站后我就在也米有去过了

发表于 2011-9-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金溪镇哪来的半边街?

发表于 2011-9-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哪里住了几十年,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