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霞妹妹!我记得你老家是甘肃的,你在甘肃上过大学?……是这样的,我这段时间在负责核对“5.12”三周年“我与地震灾区”和“难忘的记忆”网络征文获奖者的情况,有一位是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的获奖者,我查寻了他们军区的电话,但打了N次都打不通,我想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托你的兰州同学帮我打听一下这位获奖者的联系方式?”这是我采用的“曲线救国”方式在联系其中的一位获奖者。后来通过这位朋友的朋友,我果真联系上了这位获奖者,他为“5·12”地震所作的歌曲《拉住你的手》,获得了这次征文活动视频类银奖。我费尽心机,终于将这份获奖通知送到了他的手上…….
回想起那段时间我的这份工作,我都为自己的那份虔诚和执着感动,也感动着许多获奖者…….请看我的部份QQ记录:
2011-9-6
塞漠川人9:22:50
感谢的话儿说不完,只留感动在心间!
塞漠川人16:00:04
你的热情真的很感人
塞漠川人16:08:34
这次的奖金和证书发放工作很大,因为作者很多,我们想你表示真诚的感谢
塞漠川人9:26:43
尽管论坛上很多人说三道四,我认为那是直接为钱而参加比赛的,我觉得真实地写一下抗震救灾当时的一些感想,也是对自己三年抗震救灾经历的一个交代。
……..
在“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四川新闻网按照中央外宣办、省委宣传部、省网管办的安排部署,“我与地震灾区”和“难忘的记忆”网络作品征集活动自2011年3月18日启动以来,广大网友反响热烈、踊跃投稿,截止4月30日稿件征集结束,活动共收到网友投稿帖31135篇,其中文字类投稿19883篇,图片类投稿11132篇,视频类投稿120篇…….于6月9日举行了此次网络征文活动颁奖晚会。至此,这次网络征文活动基本告一个段落。
7月18日,在总编室的一次例会上,刘主任交给我一个任务,在日常文秘工作正常推动的同时,将21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甚至海外的获奖者的信息一一核对,将奖金和证书汇到他们手中!这210个获奖者,有的联系方式很齐全;有的仅留了QQ号;有的只留了邮箱;有的只留了一个单位名称…….。当我听到是210个人的信息核对时,说真的,感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任务,它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既然领导把这份工作交到了我的手中,我不做则已,做就一定竭力将它做好!
仔细看过这210位获胜者的信息资料后,我将他们分成三批:第一批,有联系电话的,可以直接电话核对他们的相关信息,第二批,有QQ号码和邮件的,有一个信息入驻过程,关键是现在网上虚假信息太多,别人是否对我的信息“接招”是个问题,第三批,只留有一个单位的,有的有名字,有的名字也没有,这就需要我挨个打(N个)电话去查寻并确认。
工作思路明确后,我开始核对第一批人员信息。因为是电话联系,所以我的声音、声调及语速对于交流来说很重要,在电话中,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情,面带微笑,尽量做到音色甜美、音调舒缓、音质清晰,这样对方乐于接受。我感觉是客串了一段时间的话务员工作。效果不错,有个山东的解放军叔叔这样说道“哎,小姑娘,我前几天给你打了电话的…….(我并不是小姑娘呵)”这听起来感觉真好。那一段时间里,全国各地获奖者都听到我了为他报喜的声音,他们很感动,因这征文活动过去那么久了,有的已将自己投稿事都忘记了,而我们还在很负责的为他们发送奖金(证书),大多数获奖者都很激动地说声声“谢谢!您们辛苦了,您们太负责了!…….”这些获奖者,有的来自报社,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消防队,有的来自部队,有的来自医院,有的来自政府机关,有的来自交警支队、有的来自国土资源局、也有的来自银行,还有的来自某社区,当然也有来自国外的一些朋友……他们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或描述或记载或反映或讴歌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及灾后恢复重建中发生的感人肺腑的、可歌可泣的的故事,请看他们的标题《总理的牵挂》、《因为有爱》、《风雨来时我们肩并肩》、《一碗扣肉》、《绵阳,一座城市的坚强》、《雪域高原情系灾区》、《汶川的情汶川的歌》、《鲜血纷纷铸就师魂》、《女儿送给我的一只小手套》…….几天电话核对坚持下来,感觉话筒一挨着耳朵,就会发疼;嗓子有点干涩了,我便先喝水再打电话……当我把第一批120个名单的表格交给财务时,我有一种成就感及自豪感,我仿佛看到获奖者收到那份汇款单时那喜悦而欣慰的笑脸!我也曾为自己的这份耐心而感动。当然,我更明白,我必须坚持这样做下去,有一种使命感在鼓励我去做好每一份核对工作,这也是一个灾区人面对那份浓浓的人间大爱的一种感恩之举吧! 第二批核对者为有QQ号码和邮件的,我编写了统一的邮件发送内容:“您好!我叫田小平,是四川新闻网总编室文秘,近期负责核对“5.12”三周年“我与地震灾区”和“难忘的记忆”网络征文获奖者的情况,请您收到此邮件后尽快与我联系,我的办公电话是:028-85176369
谢谢!祝您万事如意!”
通过这种联系方式,我的第二批核对人员36个的信息终于如愿统计完毕。
在第三批人员的核对过程中,我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他们。我还特地请获奖者帮忙联系同城的获奖者,我清楚地记得,我请第一批获奖者胡军(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记者)联系到了第三批人员李鹏飞和芮雪,当我惊叹他以那么快的速度帮我联系上他们时,他笑谈“你忘记了我是干哪一行的?”。
这次核对工作也是我为灾区人民做的一件小事而已,看着那厚厚的一叠原始核对资料,再次感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那颗炽热的无私奉献的心,感到一股强大的来自各条战线的力量让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感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力量。正如《拉住你的手》歌词中描写的那样“情随灾难沉沉沉,爱在悲中浓浓浓,有多少双手伸向你啊,就有多少的力量在这里凝成…….”
虽然前前后后持续两个多月信息核对工作充满了些许劳累和烦琐,我的精诚之心打动了很多的获奖者,但我从中也体会了感动:有的获奖者主动给我寄来他们的杂志,有的从生活小事中关心我,有的更是在文学、音乐、甚至为人处事方面给我不少的启迪和教诲…….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回头看看近两个月来我对这份核对工作秉承的尽职尽责之心,都源于我对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珍惜及对领导信任和教诲的感悟,因为我是川网人,当为川网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因为我是灾区人,当对那份浓浓的人间大爱回之以感恩!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用我的执着和虔诚呈上了这份精诚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