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44|评论: 8

[转帖]2万救命钱赶到 乖璐璐先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晚报 > 民生 > 关注  

2万救命钱赶到 乖璐璐先走了

http://www.newssc.org 2006-03-25 03:37:26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记者 傅艳 实习生 杨杰 摄影 李祥云 廉钢

  昨日,记者从成都慈善会确认,来自信息产业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20万元善款已经到账。受爱心企业重托,记者于下午6时许正式完成了善款分发前的系列手续,共有11个孩子拟获捐助20万元,其中9个孩子人均2万元,2个孩子人均1万元。令人万分遗憾的是,已获助2万元的4岁白血病女孩李璐没能等到这笔救命钱。昨晚9时15分,因严重感染,曾经被媒体以《没钱治 白血病儿十出医院》为题报道的小璐璐离开了人世。根据事先签订的《捐款协议书》,这2万元善款将转给另一重病宝宝。

  一个死于“没钱”的孩子:她的病 医得断断续续

  2005年8月17日,记者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血液科采访另一个重病孩子后经过病房走廊,竟有七、八个白血病患儿的家长同时等在那里,他们纷纷向记者求助:“我们实在支撑不住了,想尽所有办法,再也凑不出钱,请救救孩子吧!”其中就包括来自宜宾市翠屏区的白血病女孩李璐的妈妈王泽玲。

  听着众多家长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孩子的情况,妈妈怀里的小李璐一直用纯净清澈的大眼睛看着记者。突然,她挣脱妈妈的怀抱,独自走向放在走廊上的病床。小小的她自己解开外套,拉开被子躺上去,接着又翻个身趴在病床上,脑袋扭过来时眼神充满绝望。她只有4岁。

  看过李璐等小朋友的病情资料后,记者的心情很沉重。李璐所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是儿童白血病中病情最轻、效果最好的类型之一。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坚持治疗三至四年、总费用十万元左右),孩子完全可以痊愈。可是,一旦没有钱,这些小生命就只能消逝。

  媒体的能力毕竟有限,即便进行报道,也只能针对如佘艳、李鑫宇等个体。当时的《成都晚报》,已经对数名贫困白血病儿童进行持续两个多月的“轰炸式报道”,刚刚开始“降温”,很难再为这七、八个甚至几十个孩子逐一进行求助报道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白血病女孩李璐”这个名字偶尔会出现在各类媒体上。2005年12月,一篇名为《没钱治 白血病儿十出医院》的报道出现后,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开始关注这个可爱的孩子,并为她提供或多或少的资助;在病情危急时,病房的医护人员也多次为她捐款,但每次只能解燃眉之急。正如医生所说,这个孩子的治疗从一开始就断断续续,根本谈不上“正规及时”。

  一个渴望“有钱”的孩子:生前 她捡酒瓶盖子攒药费

  昨日下午,记者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与包括李璐家长在内的三个贫困白血病儿家长签订《捐款协议书》,三个孩子均获得来自爱心企业的2万元捐款。

  按最初商定,鉴于李璐小朋友曾经获得过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拟为其捐助1万元。记者到达病房后获悉,孩子近期遭遇严重感染,正在闯“生死关”,而此时李璐一家已经欠下三千多元医疗费。为此,“傅艳工作室”临时将款项调整,将捐款增至2万元,大家希望能像众多好心人为孩子作出的努力一样,帮孩子闯过此次难关。

  一名刚刚给李璐输注了抢救药物的年轻护士轻声对记者说:“这是一个渴望‘有钱’的孩子。只要看见有人扔饮料瓶,或是发现地上的啤酒瓶盖子,她就会赶紧跑过去捡起来。时间长了,她悄悄捡的这些东西已装满一个塑料袋。后来她母亲看见后想扔掉,璐璐哭着说‘可以卖钱钱。我要钱钱,我要医病!’”

  一个盼望“活着”的孩子:为求生 她忍痛没哭一声

  住院,钱用完,出院;凑钱,又住院,钱用完,又出院……从2005年1月被诊断“白血病”开始到现在,这样的事,孩子经历了十几次。对于小璐璐来说,“钱”到底意味着什么?

  昨晚闻知噩耗后,记者再次赶到了病房。

  “乖璐璐啊,那么痛,你连哭都没有哭一声,你越坚强,妈妈的心就越痛!你睁眼看看妈妈吧!”李璐的妈妈王泽玲伏在女儿小小的身躯上,亲吻着璐璐苍白的小脸,哭得声嘶力竭。小璐璐静静地闭着眼睛,穿着医生周阿姨给她买的粉红色小毛衣,绣花紫色裤子,嘴角微微上翘,像熟睡的小天使。医生、护士、病友们围在璐璐身边,大家都无声地流着泪。除了王泽玲无助的哭声,站满人的走廊里,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泽玲边哭边念叨着今生今世无法割舍的两件事。由于没钱,每一次孩子不舒服都得先拖着,实在拖不下去才把孩子往医院送。这一次孩子遭遇严重感染,创伤面之多,惨不忍睹,孩子在忍受着剧痛。但她一次也没有哭过。“她如果像别的孩子一样,痛了就哭,我会好受一些!可娃娃最后给我说的一句话竟是,我不哭,阿姨在给我打针针,我就要好了。”这次病重后,从来不奢望玩耍的璐璐突然向王泽玲提出一个要求:想要一个气球。犹豫了很久,王泽玲还是没有舍得花一元钱给女儿买个气球。

  一直站在旁边流泪的一个患儿家长,指着李璐生前所住病房前那段走廊对记者说:“只要稍微感觉好些,璐璐就要起床,一个人顺着这里朝前走……”

  ·好消息·

  20万元到账 有望救助11个孩子

  “陈宇,2万元;刘佳淇,1万元;龚锦文,2万元;瞿若蓁,2万元;胡轩,2万元;郑俊逸,2万元;谢涛,2万元;詹榆,2万元;董鹏程,2万元;汪波,1万元;李璐,2万元。”这份昨日下午6时许确定的捐款名单,由于李璐突然去世,发生了改变。按照已经签订的《协议书》,有2万元捐款将用于其他贫困重病儿童的救治。

  昨日下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记者再次见到了那张被列入“沉沉生死簿”的9名孩子,及得到过部分捐助但再次陷入困境的2个孩子——4岁的李璐和3岁的汪波。

  虽然小李璐的离世令人悲伤,但其他10个孩子的确有了生的希望。据医生介绍,这10个孩子,病情都不算严重,到目前为止得到的治疗也比较正规及时,效果很好,相信在社会的关爱下,这些孩子们都能够获得新生。

  ·记者手记·

  生命不能等待!

  李璐小朋友的突然去世,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在今天的版面上,原先准备的话题是轻松的、温暖的,甚至有趣的。其中有获助的孩子们在现场发生“战争”的,孩子们见到镜头,有的哭、有的笑、有的闹,而家长们却一个个不停抹眼泪……

  可是,“李璐走了”这句话,让我们的心情跌入冰点,再没有心情去描述细节。

  很愧疚,没能真的帮过这个孩子。虽然从去年8月开始,大家就清醒地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眼神绝望的白血病女孩名叫李璐。

  更让人清醒的是, 除了这个李璐,还有十个、一百个贫困重病儿童同样挣扎在死亡线上!

  生命不能等待,请关注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孩子们!请有能力有爱心的人们,参与这项爱心工程,让我们一起来帮助更多的“李璐”,没有什么比挽救儿童的生命更重要。

  (记者 傅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8月底带倩倩住进儿童医院时,我曾看到过那张傅艳为小璐璐拍摄的照片,印象深刻,但当时不知道孩子叫什么名字。我知道璐璐的事是在去年11月左右,曾到医院去想要看看孩子,不巧的是当时孩子被父母带回宜宾老家了。由于那段时间忙于倩倩的事,只能经常和璐璐的妈妈通过电话保持联系。后来认识了一直在资助并照料璐璐的台商邱先生和他的助手,得知璐璐得到的关注不太多,只有邱先生、周医生等少数几个人在尽可能关照和资助,很是为这个孩子着急,但也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尽量帮忙寻找一些救助渠道。就在两周前,邱先生的助手李小姐还告诉我孩子的近况比较平稳,前天下午突然得知孩子去世的消息,真是令人伤感。

虽然在孩子生前没能见她一面,但一直对她有一种莫名的牵挂:这孩子的小名和我的外甥女一样;而且她给我的感觉,就如同倩倩的一个小姐妹:她的模样和倩倩很像,比倩倩只大半岁,两人都姓李,都是十分的聪明伶俐、喜欢唱歌跳舞,又都是早早地就尝到了人间的冷暖、懂事得让人感到心酸...

今天上午,我到医院看望了小璐璐的父母和主治医生周医生。令人难过的是,据医生介绍,璐璐的病本来已有不小的希望可以治好,因为前不久费用又一次告罄,父母再次把她带回了宜宾老家。本想设法筹点钱再来继续治疗,可是就在这段时间,孩子出现了严重感染,没能及时回到医院,错过了治疗的时机...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和璐璐的父母及周医生商量,是否有可能将璐璐与佘艳、倩倩、思怡安葬在一处,他们也觉得如果能这样,应该是个不错的安排。金沙陵园的管理方也打算把这片墓地留给有着相似命运的孩子们。本周四我们安葬倩倩和思怡那天,将会商讨一下这件事。

发表于 2006-3-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幸的事太多了,希望这种不幸不要再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多月前,璐璐的妈妈在发布在儿童希望论坛的求助信(http://bbs.childrenshope.org.cn/dispbbs.asp?boardid=49&replyid=96502&id=10404&page=1&skin=0&Star=1)中写道:

懂事的女儿在外出时,眼睛也会四处张望看看能不能捡上一些纸和瓶子,因为她知道那些垃圾卖了钱就可以给自己治病...乖巧的女儿,虽然还不到四岁,可每次见到一家人为她的治疗费愁眉掉眼泪时,总是为我们擦去泪水并安慰到:“妈妈你们不哭,要象我一样勇敢,我得病会好的,好了以后我要去读书,长大以后我还要当医生给好多人看病。”聪明的女儿在2岁多的时候就能记住我们教他的200多个字,有时她还能教不识字的奶奶认字,唱歌跳舞更是喜欢,她的聪明和懂事、体贴、怎么不让人心痛......

璐璐去世的当天晚上,邱先生的助手李小姐详细记录了孩子弥留之际的情形,令人潸然泪下:

李露(璐)3月8日在华西附二院化疗出院后感冒未好转,因家庭特别困难,所以在当地的县医院治疗感冒,没想到此次感染越发严重,于是赶紧又回到华西附二院治疗,感染速度极快,于昨晚九点过离开人世了,很可惜,昨天已有单位计划下周一捐款2万元钱给他,还有理工大学广播艺术学院的爱心凝血小组的大学生们也在动员献血,一位好心的先生听到广播后迅速赶来医院为李露献血,好几家媒体也纷纷赶来采访向社会呼吁求救;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李露很痛苦,感染至肛门溃烂疼痛,他痛苦地挣扎着,医生陆续给他注射镇痛剂也不能缓解疼痛,看在眼里的妈妈、奶奶痛哭不已,在生命的最后她还是痛苦地挣扎着,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后露露使足全身的力气伸出小手摸摸妈妈的脸(向妈妈道别),就这样离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为她,200大学生集体打工 可惜!血癌小女孩还是去了

您的位置:天府早报 > 今日成都(a05版)2006年03月25日 星期六
http://morning.scol.com.cn/2006/03/25/200603258115344439337.htm------------------------------------------------------------------------------

4岁零2个月的宜宾小女孩李璐昨(24)日经历了她患病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为了挽救她,医生给欠费的璐璐用了最好的药,一位已资助她1年多时间的台湾商人再次送来救命钱。更让人感动的,为保证璐璐能长期治疗,200多名大学生决定,在每个周末打工给璐璐挣医药费。

  突然休克病情危急
  昨日中午,华西附二院璐璐的病床前,守着4名学生和台湾商人邱东德。大四学生姚远说,他们是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爱心凝血”小组的代表,专程赶来看望病重的璐璐。
  头戴小红帽的璐璐躺在病床上,床前挂着好几瓶液体,分别从她身上的不同部位输入。璐璐皱着眉头,睡得很不安稳。
  早上7时许,璐璐休克过去,经全力抢救才慢慢苏醒过来。据主治医生周医生介绍,这是她患病1年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她体内的白血细胞仅300个左右,十分危险。
  医生呼吁急需血源
  周医生介绍,正常人的外输血的血小板在10万以上,而她现在只有4000,随时可能出现致命的颅内出血。现在李璐急需输入单采血小板,而无偿献血采出来的血小板要8个人的量才够她一个人用。“李璐是B型血,她的病情使我们必须长期反复给她输入血小板,昨天输入了全市最后1袋血小板,只能维持1天到两天。”周医生表示,由于采集血小板必须是新鲜的血液,因此血库里的血不能进行采集,这就使得血小板的供应十分有限。“现在急需B型的鲜血源来献血小板!希望大家为了这个小女孩无偿献血。”
  台商学生爱心接力
  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得知此事后也与医院积极互动,200名志愿者为李璐四处募捐,“璐璐太可怜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救她!”姚远说,“爱心凝血”小组的所有成员打算利用周末的时间打工,用做家教、家政等方式为璐璐筹钱。
  而璐璐病危的事也让一直资助她的台商邱东德先生着了急。昨日,正准备飞回美国的邱先生,第7次来到医院看望小李璐。邱先生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说:“李璐现在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不管是献出你的血、血小板,还是任何的一些帮助,对她来说都是救命的,请大家多多帮忙!”
  早报记者杨琴李洹莹摄影李国东
  □最新进展
  昨晚近10时,记者接到消息,李璐已于9时30分不幸去世。得知消息后,姚远等人十分悲痛,但他表示,他们义务打工的计划不变,所得善款将用于成立一个基金,继续帮助其他的病人。

发表于 2006-3-2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真的很不舒服啊,钱钱钱,什么时候我们的医院能有这样的应急系统,先公益治疗嘛,明明肯定可以治疗好,非要等到人家回去筹钱再来,医院能不能多点人性,少些私利。讨厌这样的医院。更讨厌现在搞的什么医院产业,社会保障系统不能只靠善款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2万救命钱赶到 乖璐璐先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2万救命钱赶到 乖璐璐先走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