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城最中心的白塔名为报恩,也源自一个儿子报答母亲恩情的真实故事。 报恩塔,我们泸州人又习惯叫它“白塔”。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经过了明弘治年间、清光绪四年和1985年三次维修。报恩塔自西向东,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高约33.2米,塔身呈八边形,有107级塔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在我心目中,我是非常喜欢这座雄伟白塔的,不仅因为它的美,还因为这座白塔至今仍流传着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 传说南宋年间,一个名叫冯楫的孩子,长大后苦读诗书,终于考上功名,在泸州当上了安抚史。自小,他父亲就已经去世,母亲双目失明,因生活所迫,一路行乞来到了泸州,碰巧遇见了安抚史冯楫。并告诉他自己生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一生一死,生者臂上有长痕。冯楫立刻认出了母亲,当即跪拜在母亲面前。此后,冯楫日日给母亲请安,并上香祈祷,直至母亲双目重见光明。后来,为了纪念母亲,冯楫便修建了这座报恩塔。 后人也常常来到泸州瞻仰这座报恩塔,在传说这个感人故事的同时,也时时提醒自己尊老敬老爱老,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师长。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付出真心和真情,才能达尝所愿,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0 9:20: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