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82|评论: 12

中小学撤点并校莫搞“一刀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0:11 | |阅读模式
中小学撤点并校莫搞“一刀切”
    12月1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山城重庆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东花、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副市长吴刚、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邓丽等领导以及各地妇联、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刘利民指出,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以免造成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使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因此失学。(据2011年12月2日中国网)
    读了这条新闻,笔者不禁要为刘利民强调的“不能随意撤并学校”叫好。如今许多地方大搞“一刀切”,而不结合当地实际,随意撤并学校的事太多了。比如笔者所在的农村,大多数乡镇只保留了一所中心学校,其余的村小及教学点全被撤了。许多孩子上学往往要跑十几、二三十里路……岂不知,这种撤点并校虽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这种撤点并校政策缺乏必要的弹性,尤其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其弊端不少:
    一是加重了农民负担。虽然如今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温饱解决了,义务阶段的学费也不收了,但一些边远山区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致富无门,往往单靠种些粮食养猪养鸡弄点零花钱很难富起来,最多也只是解决了个温饱问题。尤其一遇到天灾人祸,很快就又陷入了贫困之中。尽管这几年(义务阶段)不收学杂费了,对群众来说减轻了一点负担,可让他们孩子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小学,虽然实行了寄宿制,但还要人陪读,学生生活和学校管理成本陡增,这部分负担大部分被转嫁到了学生家长身上,许多家长不堪重负,叫苦连天:一个月下来没四、五百元的开支是不行的。这样,一年下来也得五、六千元。这点钱对那些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人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但对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太难了。要知道,这是在贫困山区在落后的农村,还是上个小学一、二年级就得付出的代价!如果一直这样上下去,得有一个人专门挣钱供养学生恐怕还不够。否则,就只有放弃上学了。好在现在一个家庭最多只有两个孩子,为了下一代不再当农民,为了摆脱贫困面貌,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读书。
    二是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由于孩子太小上学太难,一些偏远贫困山村,一些教学点、村小被撤并后,学生只能出村上学。加之交通不便,有的孩子每天甚至要步行往返几十里路,虽然这样锻炼了孩子的吃苦精神,但会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还有,许多适龄儿童因路途遥远,家长无法专门接送,无奈推迟入学时间。这样,孩子的学习时间缩短了,学习成绩上不去,将来到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也会产生不小的压力。另外,虽然大多数地方都实行了寄宿制,但孩子从小离开了家,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家庭的爱,亲人关系淡薄,心理上肯定有负面作用。加之没钱,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孩子会产生自卑等心理。
    三是有些孩子被迫辍学而造成新的文盲,甚至走向堕落。由于学习费用增加,路途遥远,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孩子的成绩肯定跟不上。这样,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倦情绪,恰恰家庭也没有经济来源供养,加之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大学毕业生就业找不到工作,上大学的还不如一个外出打工的农民挣的钱多等等现象,于是一些孩子就不想去上学了。这样下去,会造成新的文盲。更痛心的是,一些学生为了钱,被不法分子诱入魔窟——被迫卖淫。
    四是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村小、教学点被撤后,校舍闲置,维护保障工作无人负责,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因为这些地方有的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属于国有资产,学校不能轻易卖掉。有的属于集体财产,许多村还希望重新把学校办起来,因此不想处理掉财产,只有闲着,慢慢等待改变政策。另外,把教师都集中到一个学校去了,许多人无事可干,少了进取之心,这样也浪费了资源。
    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叫停“强行撤并农村中小学”的政策。针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国家已经叫停了。这无疑是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们的福音,但要使这项利民良策得到不折不扣地实施,还得有关部门认真督促检查。目前许多地方仍在强行撤并农村中小学,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但没有办法,有的地方还出现了集体上访。其实出现这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当地领导身上。领导为了出政绩,而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着想,认为学校规模建的越大,就越好管理,就越能出成绩。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害的,必须加以纠正。
    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该恢复的学校必须恢复。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边远山区的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扎根讲台,以往多是靠代课老师勉强支撑,现在许多人仍不愿意到边远艰苦的地方去。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然后在待遇、职称晋升、评优等上要给予适当倾斜。对那些工作认真、教书教的好的代课老师要给予“转正”,对那些不愿意到艰苦地方去的人,要给予批评教育,对个别素质太差的,应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另外,还可以采取轮流支教锻炼、招聘新教师等方式到边远学校去。其次要保护好学校资产,积极改善村小教学条件和环境,适当给予经济上的支持等,让那些地方留的住人。
    三是由国家、地方财政分担高额的寄宿制等费用。这是最主要的。因为只要有人出钱了,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了。不能因为减免了学杂费,而另外变相地收取其他高额费用。如果硬要都搞寄宿制,应该由政府出钱,而不能增加老百姓的费用。尤其对那些比较困难的家庭孩子的费用,应该给予全部减免。对于那些中途辍学的,应该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返校继续读书。对那些有心理负担的孩子,学校和老师应该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多关心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校不但是个可以学到知识的地方,还是个十分温暖的大家庭。
    总之,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文/秦汉雄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55 |
:):P

发表于 2011-12-6 11:09 |
说得太好了。我们老家是在高山上,是彝汉杂居的大自然村,有人口九百多,距乡政府有两三个小时的路程。2005年修了砖混结构的教室和老师的住房。两年后上级一声令下撤并,现在七、八岁的孩子要到乡中心校读书,非常不便,己出现失学、辍学的现像。

发表于 2011-12-8 22:56 |
加快民族地区教育要在师资水平、学习时间、教育资源分布上协调确实难度不小,确实上学困难的村寨,可以考虑让确实想从事教育的年轻人蹲点驻村开展教学。
发表于 2012-1-13 17:32 |
好贴子哦,大家不顶说不过去

发表于 2012-1-13 22:37 |
村小教师咋过日子?村小教师的困难有谁知啊?城镇教师做家教【教自己的学生一月一生300元]挣了多少钱啊


发表于 2012-1-14 12:59 |
是不该搞一刀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5:01 |
:):)

发表于 2012-1-16 22:31 |
中国很多事情都搞一刀切,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很多工作下任务,下面编工作.
我建议贫困地区教育政府如果嫌麻烦,就把相应的经费拨给热心于教育的年轻人,让他们用自己的质量生存,用他们的生存换取质量,这些贫困地区的家长可以选择,这些孩子可以得到实惠

发表于 2012-1-17 11:15 |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儿童失学、辍学谁之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36 |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8:42 |
:(:(

发表于 2012-1-18 08:46 |
记得“普九”之时,每个乡,每个行政村,都得有学校,那时政府举债建校,为的就是各个地方的孩子都有学上,特别是山区的。至今为止,有些地方政府举的“普九”之债尚未还清。
现在又大量拆校并校,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