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西昌论坛
›
关于70、80后学生户口“农转非”的问题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664
|
评论:
8
关于70、80后学生户口“农转非”的问题
关于70、80后学生户口“农转非”的问题
[复制链接]
点眼喷绘写真
点眼喷绘写真
当前离线
积分
19
发表于 2011-12-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关于
70
、
80
后学生户口“农转非”的问题
“
1
.自1994年开始,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享受
“
包分配
”
的政策,此后直至2003年,国家政策均要求大中专生必须将户口迁至学校,否则就不能上学,所以对于我们农村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强制性的
“
农转非
”
。
2
.但2003年后,国家政策却规定大中专生入学时户口迁移随自愿原则,大部分农村新生都没有
“
农转非
”
。
3.
以上两点导致的结果是,1994年前毕业的人能享受到包分配的政策,2003年后入学的人不必强制的
“
农转非
”
,这样像我们1994-2003年入学的人极不公平,感觉是被政策剥夺了应得的利益。
4.
在2005年9月,台州市路桥区政府就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据了解,早在2002年,台州的临海和温岭率先畅通大中专毕业生
“
非转农
”
手续。
同时,根据浙江省公安厅[2000]46号《关于进一步解决有关户口问题的通知》第五条对个别在城镇确无生活基础,而人实际居住在农村,且当地乡镇、行政村同意接收、办理后不会产生连锁反应的,经本人申请、辖区派出所调查核实,县(市、区)公安机关可批准其在农村落户。另外,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2002年2月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第七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和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5.
由于
“
非农
”
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我感觉到了严重的歧视。每年村里发点福利,由于没有我们的份,所以感觉自己是
“
黑市人
”
很自卑,而且其他人的言语和行为总能让我感到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因为同样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别人有,而我却没,我竟然被当做是外面的人!!!比如说村里要做农村医疗保险,村上规定农业户口可以免费,而我们这些
“
非农
”
却只因为这个原因要自己出钱。虽然钱不多,只有几十元钱,但却让我感到了严重的歧视。我可不愿意这种情形再继续下去了。还有,我感觉我已经丧失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已经好几年没人通知我参加类似的事了,村里人都觉得我们这些非农户口的是不能参与农村事务的,所以他们认为我不具有被选举权,他们不通知我参加选举也让我感到选举权的丧失。另外,根据政策,像我这样的非农的住房权也被限制。因为县里的政策是非农户口的不允许在农村批宅基地,也许有人会说,可以到城市里买房呀。但现在的房价这么高,根本不是人住的,至少不是给我们这样的人住的。
6.
另外,既然我是
“
非农
”
户口,那为什么我也能享受
“
农村合作医疗
”
?也许是政府在一些方面承认我是农民,又在另一些方面不承认我是农民吧。
7.
具我所知,除了我们这种由于读书而导致的
“
强制农转非
”
外,还有一些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
“
农转非
”
,而他们这些
“
农转非
”
可以说是
“
主动农转非
”
,或
“
自愿农转非
”
。如:当时一些村民为了小孩上学或其他一些原因,通过在县城买房子或其他一些途径,自愿或主动把户口迁到城市里,从而变成了居民户口。但他们这些人是主动的,并且是自愿的,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由于当时政策的硬性规定而被
“
强制农转非
”
。
8.
如果政府解决了这一问题,出台和台州市类似的《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这样即便会使一些统计数据出现暂时的
“
倒退
”
,但我认为这是必需的,也是由于当时
“
读书要把户口迁到学校
”
这一规定而引起的
“
后遗症
”
,或者说是对我们这批没享受到
“
包分配
”
的
“
补偿
”
。因为2003年后入学的学子已经得到了
“
户口迁移随自愿原则
”
,即不必被强制
“
农转非
”
的
“
补偿
”
。而且,如果数据上的暂时
“
倒退
”
能换来这部分人的民心,我想也应该是值得的。
9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1994-2003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的户口至今挂靠在县人才交流中心(4000多人),还有6000多人挂靠在根本不存在的大河居委会、东河居委会及各乡镇集体户口。他们都是70后和80后,因为户口问题,他们结婚、子女就学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
而且,近几年来,由于受村集体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村民甚至有了
“
嫁女不嫁口袋户,媳妇不娶口袋户
”
的思想。最后,我们无辜的孩子也跟着我们成了黑户,自此后祖祖辈辈得是“黑市人口”这是怎样的悲哀!还有我们中有一部分人的孩子都快到了上学年龄,这些孩子的户口、这些孩子今后的教育问题,不得不让我们焦虑。
9.
我觉得,如果我们这部分人
“
非转农
”
,并不会造成利益的冲突,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原集体的成员,是由于上学读书,大中专学生入校随迁户口,只是学校人口管理的一项变通的、临时的措施。它不同于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我们大中专学生的户口去向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毕业以后,我们的户口还是要迁出学校的。所以我认为不会造成利益的冲突,否则台州也就不会出台这个政策了。
”
望有关部门给予帮助!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点眼喷绘写真
点眼喷绘写真
当前离线
积分
19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6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所有受害者的站出来,自1994年——2003年有多少户口是“农转非”最后就转成“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假农民了。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宿愿
宿愿
当前离线
积分
3398
发表于 2011-12-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从开始就是吃商品粮的,那时候,农民挑大粪洒汉水辛苦种田,粮食贱卖给城市吃商品粮的,农民悲极,好景不长吃了十几年商品粮,就没有了了商品粮这个概念,于是乎,后来农民卖田卖地大把分钞票,昔日城市吃商品粮的悲级, 昔日土地不值钱的时候,你们农转非了,现在要回来分田地,今昔的农民可没有那么好说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相信,老天爷是公正的,啊门;P:lol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点眼喷绘写真
点眼喷绘写真
当前离线
积分
19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7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宿愿
的帖子
要知道当时读书,是政府强迫性必须转出,而不是自愿转出,2003年以后才规定:大中专学生户口可以随意愿。
所以,像我们这类,户口被强迫性转出,现在无法迁回的人,你说说是不是有点不公平。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石田
石田
当前离线
积分
20363
发表于 2011-12-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考出来的学生应该还是优秀学生吧,但因为政策的原因而成为受害者,政府确实应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宿愿
宿愿
当前离线
积分
3398
发表于 2011-1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老W在MG之音多年的连篇絫牍的提示下,为那些在文革中历经苦难的幸存者,40年代,五十年代人,恢复了名誉,补发了工资,这些一生历经苦难,受尽屈辱的风蚀残年的老一辈无C阶级歌命家,在泥土埋到嘴巴的时候,有了一张饭票,至此在原则上本人不在发言。 年轻人些慢慢的熬巴,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宿愿
宿愿
当前离线
积分
3398
发表于 2011-12-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70 80年代,你想办一个农转非,即使你能够给县大爷送一个212,也是不容易搞定的,那个时代,一个县一年才二个名额,你有钱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美誉,38红旗手,优秀工作者,你才可以农转非, 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啊,:lol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Μ?νο?
Μ?νο?
当前离线
积分
415
发表于 2011-12-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拿分闪人`````````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Μ?νο?
Μ?νο?
当前离线
积分
415
发表于 2011-12-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拿分闪人`````````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宜宾论坛
中国川剧
南充论坛
成都论坛
鉴宝收藏
广安论坛
凉山论坛
麻辣杂谈
梓潼论坛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