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19|评论: 25

[趣闻·杂谈] 邓四平:醉忆故乡醪糟香

[复制链接]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1-12-1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买酒谷!”故乡川北的醪糟吃时不醉人,吃后人自醉!古色古香的故乡以芳香醉人的醪糟让人回味。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工艺考究,制作精美。  普通型的醪糟,用陶罐盛装,盖子上蒙一张大红的亮油纸,红绸带绕一匝,牢牢捆紧,密封,极似电影《红高粱》里写有大红“酒”字的酒坛。也有用透明的玻璃瓶盛装的,那瓶就像憨态可掬的弥勒佛一般,雍容大度,里面盛装的醪糟,软软的,酥酥的,白花花的,漂漾着,清晰可见。礼品型的醪糟价格较高,是用青花的陶瓷坛或者陶瓷缸盛装的,瓷坛上画着呈祥的龙凤或者花草,古色古香而又不失素朴大方,让人疑心那极是景德镇名贵的瓷。打开坛罐,其里又确实盛装的只是芳香的醪糟,舀一勺,香甜、凉爽、解渴、提神、芬芳、酥软,满屋飘香。醪糟最常见的吃法,是掺少量井水煮沸了,磕上一两个鸡蛋或捏上几个糯米汤圆放在锅里小煮片刻,起锅舀出。
  家乡的醪糟,因其曲药配方的独特,加之盆地气候,新出缸的醪糟吃起来芳香糯软,入口化渣,又香又甜,甜而不腻,爽口怡心,意犹无穷,让人念念不忘至极。小时候,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跟到父母身后去当“撵脚狗”,一到亲戚家,洗帕热水脸,沏杯薄荷茶,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了,香香的,烫烫的,热气腾腾,烟雾袅袅。拜望之人家先用醪糟待客,既显示对客人之尊重有加,又彰显女主人家之贤惠。醪糟可以充饥,甜水可以解渴,驱尽一路风寒,卸下一身疲惫,尽显亲情温馨和珍贵。
  那时候,贤慧的母亲常常是自己动手酿造醪糟:先将糯米,又叫酒米,用水泡胀,放进锅里蒸熟,用烧开后放凉的白开水或者清凉甘醇的井水发散,洒上曲药,细细拌匀,然后盛入家中的一个大洗脸盆内,撒上糠壳压紧密封,甚至加盖棉絮等厚物捂盖,有时候干脆就塞进被窝,一天一夜之后,满屋清香四溢,仿佛八月桂花遍地香,于是宣告大功告成。酿好的醪糟装进瓷坛,盖上盖儿,放进厨房大青石水缸里,吃上十天半月,坛内的醪糟竟也依然鲜美如初,一点儿也不会酸,一点儿也不会坏,效果和现在的冰箱差不多,神奇之至。若意图酿酒,那就得多用曲药了,这样酿出的醪糟味太冲,不大好吃,但出酒率高,醪糟里的汁水,就是米酒,度数不高,温和,香醇,有点像现在的啤酒。
  后来,读《水浒》过景阳岗打虎的武松,连吃十八碗酒,我想其实应该就是这种醪糟中酿出的米酒,如果真是现在酒厂里烤出的60度的烧酒老白干,喝下去,别说打虎,先不自身醉死那才叫怪?
  小时候,我便常去偷吃那盛在家中大瓷坛中的醪糟中的米酒,有时候贪心喝得多了,脸醉得红红的关公一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很多时候,竟倒在自家米仓下的柜子旁呼呼地睡着了。一觉醒来,竟然不知何方。
  那时候,家乡小镇的街上,每逢当场天,便有一个兴隆场到永兴场赶场的买酒曲的老婆婆,那婆婆头发花白,走路蹒跚,挎个小竹篮,走街串巷地叫卖酿醪糟的酒曲,那曲药四四方方的,雪白雪白,就像现在打麻将用的骰子,用纸包好,一包三粒,一角钱一包,酿出的醪糟,吃起来又香又甜,又糯又软,入口化渣,一点儿也不腻人,味道真是好极了。
  时光荏苒,当年那走街串巷卖酒曲慈祥的婆婆和贤慧的母亲均已不在人世了,如今,我再也吃不成她们酿制的醪糟了,怅然若失之中,但那醪糟的清香、甘醇、美味和有趣却早已融入了我的记忆之中,生命之中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发帖告知。
谢谢2011年12月18日南充晚报记忆栏目对拙文的刊发,谢谢南充晚报的美女编辑蔺姝羽妹妹。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12-1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东西慢慢的在消失掉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t225 发表于 2011-12-18 1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东西慢慢的在消失掉

正因为消失,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留下点点滴滴些许文字进行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任重而道远。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贤慧的母亲常常是自己动手酿造醪糟:先将糯米,又叫酒米,用水泡胀,放进锅里蒸熟,用烧开后放凉的白开水或者清凉甘醇的井水发散,洒上曲药,细细拌匀,然后盛入家中的一个大洗脸盆内,撒上糠壳压紧密封,甚至加盖棉絮等厚物捂盖,有时候干脆就塞进被窝,一天一夜之后,满屋清香四溢,仿佛八月桂花遍地香,于是宣告大功告成。酿好的醪糟装进瓷坛,盖上盖儿,放进厨房大青石水缸里,吃上十天半月,坛内的醪糟竟也依然鲜美如初,一点儿也不会酸,一点儿也不会坏,效果和现在的冰箱差不多,神奇之至。若意图酿酒,那就得多用曲药了,这样酿出的醪糟味太冲,不大好吃,但出酒率高,醪糟里的汁水,就是米酒,度数不高,温和,香醇,有点像现在的啤酒。
  后来,读《水浒》过景阳岗打虎的武松,连吃十八碗酒,我想其实应该就是这种醪糟中酿出的米酒,如果真是现在酒厂里烤出的60度的烧酒老白干,喝下去,别说打虎,先不自身醉死那才叫怪?
  小时候,我便常去偷吃那盛在家中大瓷坛中的醪糟中的米酒,有时候贪心喝得多了,脸醉得红红的关公一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很多时候,竟倒在自家米仓下的柜子旁呼呼地睡着了。一觉醒来,竟然不知何方。
  那时候,家乡小镇的街上,每逢当场天,便有一个兴隆场到永兴场赶场的买酒曲的老婆婆,那婆婆头发花白,走路蹒跚,挎个小竹篮,走街串巷地叫卖酿醪糟的酒曲,那曲药四四方方的,雪白雪白,就像现在打麻将用的骰子,用纸包好,一包三粒,一角钱一包,酿出的醪糟,吃起来又香又甜,又糯又软,入口化渣,一点儿也不腻人,味道真是好极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家乡小镇的街上,每逢当场天,便有一个兴隆场到永兴场赶场的买酒曲的老婆婆,那婆婆头发花白,走路蹒跚,挎个小竹篮,走街串巷地叫卖酿醪糟的酒曲,那曲药四四方方的,雪白雪白,就像现在打麻将用的骰子,用纸包好,一包三粒,一角钱一包,酿出的醪糟,吃起来又香又甜,又糯又软,入口化渣,一点儿也不腻人,味道真是好极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读《水浒》过景阳岗打虎的武松,连吃十八碗酒,我想其实应该就是这种醪糟中酿出的米酒,如果真是现在酒厂里烤出的60度的烧酒老白干,喝下去,别说打虎,先不自身醉死那才叫怪?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故乡情结,永远走不出的乡愁
顶顶贴:lol支持支持

发表于 2011-12-1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吃醪糟鸡蛋,醪糟汤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在空中的鱼 发表于 2011-12-18 1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故乡情结,永远走不出的乡愁

团结协作,共建和谐蓬安。:handshake
小鱼同学你的诗也写得比以前好许多了,诚表祝贺。:handshake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夏的荷花 发表于 2011-12-18 19: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喜欢吃醪糟鸡蛋,醪糟汤圆

        谢谢荷花妹子顶帖。

        小时候,记得80年代初期的时候,永兴公社的干部们常常到我家父母的裁缝铺来检查指导工作,我家父母一般都要热情地进行接待,一般就是给每个来检查工作的领导先烧一碗醪糟开水,醪糟开水碗里两个鸡蛋,吃完醪糟开水,再煮一碗面条,因此,公社领导常常到我家来检查指导工作,来的时候多了,每次父母下命令搞接待的时候,我家负责下厨房的哥哥都会像店小二一样的喊道:“老汉,我们晓得,晓得,又是醪开,下面,两个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荏苒,当年那走街串巷卖酒曲慈祥的婆婆和贤慧的母亲均已不在人世了,如今,我再也吃不成她们酿制的醪糟了,怅然若失之中,但那醪糟的清香、甘醇、美味和有趣却早已融入了我的记忆之中,生命之中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负责下厨房的哥哥都会像店小二一样的喊道:“老汉,我们晓得,晓得,又是醪开,下面,两个蛋!”

发表于 2011-12-1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平兄大作很不错!作为一个身在他乡的蓬安人,看到吾兄大作,不由得想起美丽的家乡!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1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lin2005 发表于 2011-12-19 18: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平兄大作很不错!作为一个身在他乡的蓬安人,看到吾兄大作,不由得想起美丽的家乡!

  不是大作。实属雕虫小技,上不得大雅之堂的。琐屑记事而已。
  谢谢老乡关注。:handshake

发表于 2011-12-2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一个很会做醪糟母亲啊!不仅是醪糟,如果有邻居家来了贵重的客人,一定是要找她老人家去帮厨的。!哪怕她目不识丁,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仅有的一点物质,在她们的巧手里,变成美味给我们留下终身的怀念!

  再平凡的母亲也是伟大的!

  故乡是美好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一刀 发表于 2011-12-20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有一个很会做醪糟母亲啊!不仅是醪糟,如果有邻居家来了贵重的客人,一定是要找她老人家去帮厨的。 ...

  父爱如山,母爱无边。
  故乡是最伟大慈祥的母亲,永不老去。

  谢谢温柔一刀朋友光临。:handshake

发表于 2011-12-2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能回忆起母亲的醪糟对烦恼的人们是一份难得的温情.谢谢楼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